馮建
【摘要】在新課改制度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更重視對學生綜合化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重視學生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的能力。并且從初中化學基礎實現(xiàn)了到高中正式步入化學大門的過渡,因此盡管與初中化學知識有著許多聯(lián)系但對許多學生而言難度也明顯加大,學起來更加困難。這就需要教師針對目前高中階段化學的主要問題重視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新設計,本文以高中化學教學內(nèi)容《鐵鹽及化合物》為例對具體教學設計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 ? 鐵鹽及化合物 ? 教學情境創(chuàng)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172-01
鐵鹽以及金屬化合物知識是學生在進入高一之后學習的內(nèi)容。對于剛開始接觸高一化學的學生而言,因為在初中有學過與鐵元素有關的化學知識作為鋪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相對學習起來會較為輕松。但因為其中涉及到對鐵元素更深入的學習,因此許多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和實驗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
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的學習長期受到應試觀念影響,習慣于接受教師現(xiàn)成的知識傳輸而缺乏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并且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處于淺層應試目的,并未形成自身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難以形成長久的記憶,對于高中生的未來的長遠發(fā)展十分不利。同時部分高中化學教師未能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育理念,不能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對于教材也缺乏更深入與全面的理解,導致教學主要局限于課堂和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再加上過于注重理論而忽視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無法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不強,導致學生的化學能力朝畸形方向發(fā)展。
二、《鐵鹽及化合物》教學情景創(chuàng)新設計
針對以上主要問題,對于《鐵鹽及化合物》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新設計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轉變觀念,運用新型理念與手段
教師不要依賴于固有的教學習慣或教學手段,比如上課只用教材與板書,只用簡單的PPT課件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展示,或者只進行枯燥的知識講解。讓學生的化學課堂變得多彩、輕松,學生心理壓力減小也會更愿意學好化學知識。
在具體的教學方法與理念的運用上,可在基于常規(guī)的實驗法、講授法、觀察法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創(chuàng)新。因為鐵鹽部分主要是Fe2+亞鐵鹽和Fe3+鐵鹽的內(nèi)容,教師在理論知識教學部分,可遵循“先學后教”的理念。首先在課堂上做一場簡單的兩種鹽顯色反應的小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說出自己看到的鐵鹽與亞鐵鹽的顏色變化過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然后教師引入對兩種鹽的名詞、特征的介紹,并對兩種鹽的不同顏色反應進行解釋來展開接下來的主要教學。在下課前,教師可利用課前實驗對學生的吸引,許諾下次課學生可親自試驗有關兩種鐵鹽的實驗,比如顯色反應實驗,氧化與還原實驗等。學生有了期待感,也為下次實驗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重視多樣化手段運用
《鐵鹽及化合物》部分涉及較多關于鐵元素、鐵鹽、鐵的化合物的化學知識。如果只依靠教材,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都受限,再加上中間設計相應的化學反應需要借助實驗等途徑來理解消化知識。在理論學習中,教師就將鐵鹽和鐵的其他化合物分成兩部分進行講解。借助先進的教學課件,用圖文、動圖結合的形式讓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豐滿形象起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比如鐵(Fe)與重要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果只依賴于教材的用元素符號和箭頭表示的轉化圖,首先學生看見一大堆內(nèi)容就會覺得頭大,并且還需要逐個分析互相之間的轉化關系,心理上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畏懼。那么教師就可事先用課件將其中存在的八組轉化關系分別拆分開,并各自配上相應的轉化效果圖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圖解,化繁為簡學生就能逐步理解并掌握。在最后再引導學生以“鐵(Fe)”為核心,運用藝術化的關系鏈接(比如用曲線、簡筆畫的“手指”代替教材中的直線箭頭)構建其與重要化合物之間轉化關系的思維導圖,便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對八組轉化關系的掌握。
(三)借助實驗提高認識,培養(yǎng)能力與態(tài)度
要學好化學離不開自己親手實驗。實驗本身也是高中化學中的重要部分。教師要利用好實驗素材,積極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一切可能。一方面能讓學生將課堂中的理論化學知識結合實踐加以驗證,通過親手操作獲得更深刻的認識甚至啟發(fā)新思考。另一方面也通過學生的親身實驗培養(yǎng)了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因為需要對儀器、步驟等進行規(guī)范使用和嚴格遵循,也能很好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人生態(tài)度和嚴謹認真、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而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結合科學的理念與教學方法,比如上問題及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分層教學、問題導學等方法與實驗教學的融入,能讓學生更加喜歡化學實驗課堂,并得到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
結語
高中化學中《鐵鹽及化合物》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相比初中鐵元素的內(nèi)容要復雜得多,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結合新型教學手段和理念運用多樣化的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情景,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并能借助理論與實踐雙重途徑更好地掌握本部分的教學知識,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培養(yǎng)更強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玉瓊,李才讓.探析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科技資訊,2020,18(16):128-129.
[2]成安.高中化學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五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9(S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