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泳芳
【摘要】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后,其學習任務繁重,壓力大、時間緊,教師面臨的教學任務也不斷增加,化學作為高中教育的基礎學科,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師角色、教學策略、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理念都面臨著變革與更新,對于教師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zhàn)。本文主要針對高考改革視角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高效性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考改革 ? 高中化學 ? 課堂教學 ? 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56-01
在我國教育發(fā)展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現(xiàn)了較大的轉變,為了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考作為我國選撥人才的重要方式,其也處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根據(jù)我國教育部出臺的新方案,“3+3”將成為高考新模式,即語文、數(shù)學、英語是必考科目,政治、地理、歷史、生物、化學以及物理是選考科目,在高考改革下,化學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的質量和高效性,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夯實基礎。
一、擴寬教學深度
基于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中,要以高考為指導思想,對選修模塊和必修模塊進行整理,擴寬知識學習的廣度以及深度,并且結合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高考要求,把握好化學知識的深度,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促使其更好的應對高考。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與能量”這一知識點中,教學重點為掌握熱能和化學能的轉化,理解反應熱、放熱反應、吸熱反應等概念,掌握蓋斯定律,可以熟練運用這一定律進行簡單計算。教師在具體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加深對上述概念的理解,可以通過舉例的方式闡述什么是放熱反應、吸熱反應、燃燒熱和反應熱,規(guī)范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碳氧化的過程情境,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要求學生通過思考加深對蓋斯定律的理解。
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掌握了上述內(nèi)容后,教師要及時組織開展鞏固訓練,通過訓練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設計訓練題中,要保證練習題難度適中,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保證題目的層次性,題目呈現(xiàn)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例如在初始練習階段,可以設計關于概念理解的訓練題,如判斷對錯:第一,加熱是吸熱反應的必須條件;第二,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條件。這類題目較為簡單,通過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在學生鞏固相關概念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較強綜合性和開放性的題目,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二、加強方法指導
高中化學知識較為繁瑣,并且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多學生都選擇化學作為高考考試科目,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要注重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化學元素是高中化學學習的基礎性內(nèi)容,同時也是重要內(nèi)容,由于化學元素知識點較為繁瑣,需要學生理解、記憶以及掌握的知識點較多,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加強記憶,教師要將科學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例如在元素性質表記憶中,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知識點總結法,在腦海中進行化學元素歸納,然后自行制作和繪制性質表,以鋁鎂鈉及其化合物為例,在學生學完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后,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對鈉元素、鎂元素以及鋁元素的物理性質進行總結,如鈉元素的顏色、熔點、硬度、密度以及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與鹽溶液反應、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等,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更好的強化記憶,以記憶為基礎進行靈活運用,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當學生用思維導入的方式加深對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記憶后,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記憶和理解其他化學元素,例如碘、氯、溴及其化合物,在構建思維導圖中還可以使用對比記憶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區(qū)別各個元素化合物的特點,起到顯著的學習效果。
三、開展合作學習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其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的心理都較為緊張,尤其對于化學學科來說,其知識點較為繁瑣,需要學生記憶和理解的內(nèi)容較多,為了緩解學生的高考壓力,促使其在輕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下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開展合作學習,“匯聚智慧、共同進步”。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秉承“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的分組原則,在小組內(nèi)部形成“以優(yōu)帶差”的局面,便于學生開展知識探究;其次,在完成分組后,由小組成員選擇出一名組長負責統(tǒng)籌工作,對成員的具體任務進行分工,為小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最后,教師要根據(jù)高考改革對任務內(nèi)容進行科學設計,包括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以及化學概念等,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價值和作用。
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以提出任務:在H2和CuO 的反應后,哪種元素會升高化學價?哪種會降低化學價?在提出這一任務后,將時間交給各個小組進行知識探究,要求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到討論分析中,通過借鑒他人的想法和觀念,不斷構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中,教師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要積極參與到學生討論中,及時給予學生以一定的點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思維。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也面臨著改革,教師要根據(jù)素質教育的精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構建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樹立其學習自信心,以更加從容的心態(tài)面對高考。
【參考文獻】
[1]趙惠芬.關于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淺見[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185-186.
[2]劉韻.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06.
[3]許靜.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水平[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