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濤
春天一到,有些人的皮膚會出現例如皮疹、紅腫、瘙癢等一些小狀況,這可能是因為過敏造成的,但對于糖友來說,出現這樣的狀況不可輕視。那么,糖友怎樣才能在這個多事之春,保持皮膚健康呢?
糖友為何容易在春季出現皮膚問題?
由于春季天氣干燥,尤其是北方,皮膚也會變得干燥,保濕功能降低,增加了發(fā)生瘙癢的可能。
當患者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時,皮膚里的含糖量會增高,這就給真菌生長提供了營養(yǎng),因此很容易感染癬病,出現瘙癢、紅腫等癥狀。當糖尿病得到控制后,皮膚問題也會隨之緩解。
糖友皮膚抵抗力本身就比普通人低,易被各種病菌感染。嚴重時會演化為膿皰、體癬、糖尿病足等感染性疾病。
糖尿病多發(fā)神經病變或周圍神經病變,也可能是導致軀干瘙癢的原因之一。
一些糖尿病并發(fā)癥引起的,如腎病或肝臟功能衰竭。
糖友春季易發(fā)的皮膚疾病
1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一般是由于對紫外線過敏所致,隨著陽光照射逐漸增強,紫外線過敏體質的糖友很容易出現皮炎癥狀。由于糖友血糖過高,可能會影響痊愈。所以出門前,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
2銀屑病
糖友易得銀屑病,研究顯示,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銀屑病患病風險高2倍。而且血糖控制不佳的銀屑病患者脫屑、紅斑等癥狀會明顯加重。與光敏性皮炎相反,對于患銀屑病的糖友,春季可適當多照射日光,紫外線對銀屑病的治療有一定幫助。
3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一般分為全身性皮膚瘙癢癥和局限性皮膚瘙癢癥。瘙癢常從一處開始,逐漸擴展到全身,常為陣發(fā)性。一經發(fā)作,常難以忍受,須用力搔抓,有時候還會抓傷皮膚。嚴重者可出現抓痕、血痂、皮膚肥厚和苔蘚樣病變。皮膚瘙癢難忍時,該如何應對呢?
加強皮膚清潔、保濕潤膚護理。避免洗澡過頻、水過熱。一般一周1~3次,避免搓洗,忌用堿性浴皂,水溫37℃~40℃為宜,因過熱的水會使皮膚失去天然水分,導致皮膚干燥,使皮膚喪失對污染及細菌的抵抗能力。
出現皮膚感染時,對于局部感染應保持干燥,可遵醫(yī)囑局部使用藥膏涂抹。
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礎上要多吃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
對于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皮膚瘙癢,應通過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控制好血糖,及早發(fā)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的粗糧及水果,也可遵醫(yī)囑進行維生素B1、B6治療。
糖友患有腎臟或肝臟疾病并引起瘙癢癥狀時,應及時治療原發(fā)疾病。
做個血糖監(jiān)測,辨清過敏還是血糖問題
糖尿病皮膚病變容易“偽裝”成過敏,那么,糖友該如何辨別呢?若僅僅通過皮膚出現的癥狀來區(qū)分,是很難辨別的,因為兩者的表現都可以是皮膚的瘙癢、出皮疹、紅腫等。這時,糖友不妨給自己的血糖做一個檢測,因為若是糖尿病皮膚病變,血糖穩(wěn)定的時候皮膚病的癥狀應該好一點,血糖不穩(wěn)定的時候差一點。另外,如果是糖尿病皮膚病變,癥狀會很“頑固”,服用抗過敏藥也沒有效果,因為血糖高才是根本原因,控制好血糖癥狀才會有所緩解。
預防從控糖+保濕做起
那么,在春季,糖友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性皮膚病變呢?
1要從源頭上抓起,也就是要控制好血糖。血糖控制好了,就會減少皮膚病變的發(fā)作可能。反之,如果在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時候,血糖還不受控制,就很容易讓并發(fā)癥持續(xù)發(fā)展,帶來更嚴重的傷害。
2按時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檢查是否存在一些癥狀不明顯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早預防。
3平常生活中,糖友也應做到在皮膚感到瘙癢時,避免撓抓、摩擦皮膚,以免抓傷皮膚引起潰破和感染。平日要做好皮膚保濕工作,除了洗浴之后的身體保濕之外,可以隨身攜帶一只保濕霜,清洗皮膚后及時涂抹,避免皮膚過于干燥而加重皮損。
4在定期監(jiān)測血糖的同時,糖友還要經常檢查雙腳、腳踝、腳趾之間、下肢這些容易受傷又易忽視的地方,若皮膚一旦出現破損,應及時處理。
5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新鮮蔬果等。
6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鍛煉,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延緩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鍛煉時要保持體液的平衡,每次鍛煉前可喝點水,還要留心不要鍛煉過度引起血糖波動造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