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教學任務,關系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息息相關。本文主要說明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內涵,闡述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一系列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實施策略,從小組活動、生活場景的構建、問題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等方面切入研究,以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關鍵詞】思維能力;初中英語;發(fā)展策略;重要作用
英語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化他們的思維能力。近年來,初中英語教師不斷探索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以改變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給予學生更加舒適的學習感受,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性思維能力,使學生懂得歸納和總結文化知識,能自主分析出教材上存在的問題,探索出問題背后的文化內涵。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內涵及其重要性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內涵
思維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及對社會的適應性,是學生思考和學習的基礎。思維能力主要是學生對文化知識的一種思考能力。學生要思考文化知識背后的文化內涵,懂得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將抽象的知識運用思維導圖形象化地表現(xiàn)出來,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樹,深入剖析文章內容與寫作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此外,與小組成員積極合作進行學習,發(fā)表自己創(chuàng)新性的意見和見解,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進而強化自身的思維能力,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這能滿足當前英語課堂教學的需求。一方面,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滿足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標準要求,符合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不僅講授了一系列教材上的語法知識和文章知識,而且培養(yǎng)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英語能力,讓學生將大腦、手、口、耳聯(lián)系起來,思考文章所表達的主要觀點,探索文章中存在的各個問題。另一方面,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符合他們智力發(fā)展的方向,促進他們智力水平的提高,讓學生活躍思維,歸納和演繹教材上的知識內容,積極思考文章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感受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無限樂趣。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創(chuàng)設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小組活動可以給予學生更多合作的機會,調動他們思考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與小組成員合作中學習文化知識,分析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方向。初中英語教師要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創(chuàng)設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真正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讓學生在小組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從不同角度思考文章的內容,在與同學交流中思考他人的觀點,進而促使學生全方位地掌握教材中文章的內容,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Neighbours”這一篇文章的內容時,可以將學生分派到不同的小組進行學習,為小組預留下“Know the neighbours”的學習任務。學生在小組中與同組成員交流對“neighbours”的看法,從“personality,appearance,characteristics,habits”等方面描述“neighbours”。有的學生會說:“My neighbour is a male.He has a good temper and often teaches me the truth of life.”而有的學生會說:“My neighbour is my aunt.She is very hospitable.She often comes to my family to send some special food.”其他學生也從不同的方面描述了自己的“neighbours”。最后,小組成員總結大家所提出的描述鄰居的方法,思考描述鄰居時使用的句型,探索大家對鄰居的整體感受,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描述觀點,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
(二)巧妙地設計課堂問題,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問題可以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增強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為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夯實基礎。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問題化教學情境,巧妙地設計課堂的問題,以問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從問題出發(fā),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以問題為出發(fā)點找尋各個段落之間存在的邏輯性,分析各個章節(jié)的中心思想,進而強化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My day”這一篇教材文章的內容時,可以設計以下問題:“What can you do with your day?”“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day?”“How do you plan your day?”等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思考文章的內容,整理出文章中一天可以做到的事情,從文章內容思考自我的時間安排,合理計劃自己的時間表,形成良好的邏輯性思維能力。
(三)設計實踐教學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理論與實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初中英語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教材為基礎設計實踐化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到社會中探索英語文化,活躍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思考與應用,促使學生到社會中使用英語語言,進而促進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提高,增加他們對英語實踐活動的感受。
(四)模擬課文中的生活場景,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教材內容離不開生活,很多文章都以生活作為教學背景,以增加學生對文化知識的熟悉感,強化他們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能力,進而強化他們的分析性思維能力。初中英語教師應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模擬課文中的生活場景,將學生帶入生活場景中,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明確角色所表達的內心思想,感受文章中角色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分析出各個角色的特點,具體地表現(xiàn)出整篇文章的生活對話,進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例如,教師在講授“Shopping”這篇教材文章的內容時,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商場購物的生活場景,合理分派學生扮演的角色,讓學生分別扮演老板、導購員、收銀員、顧客等角色,學習文章中這些角色的對話語言。如有的學生扮演商場中的顧客,常常會使用以下語言:“How much is this dress?”“How many catties of cabbage did I buy?”等。學生運用流利的英語表述自己的需求,與商場中的導購員進行友好地交流,思考顧客的語言表達內容,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
(五)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強化學生系統(tǒng)化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筆記的記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文章的內容,促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建立起系統(tǒng)化的知識樹。初中英語教師要改革課堂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新型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思維導圖的用法,讓學生思考如何從一個中心點出發(fā),逐步建立起各個層系和分支,將前后的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找尋到各個段落之間的關系,明確語法之間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例如,教師在講解“Know yourself”這一篇文章的內容時,可以教授給學生思維導圖的記錄方法,讓學生思考思維導圖的構建形式,以“you”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問題,下屬分支分別包括了性格、特點、外貌、處事原則、缺點等方面,在這些分支下分別列舉出準確的描述內容,便于記憶文章的內容,將復雜的知識內容變得簡單化,進而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已經成為初中英語教師思考的主要問題。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改變課堂教學的模式,探索多種多樣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問題教學增加學生自我思考的機會,讓學生找尋到自我學習的優(yōu)良方法,掌握教材文章的主旨內容,針對文章內容提出更多創(chuàng)新性的看法和見解,進而強化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佳蓉.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4).
[2]王春方.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6(07).
[3]梁紹文.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軟件,2016(11).
[4]張華妹.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新課程.中學,2016(06).
[5]黃福林.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思考[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