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霽
【摘 要】課程改革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唱歌,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而體驗學習能讓師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進行知識與情感交流,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音樂知識?;诖?,本文對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體驗學習;認識與實踐
音樂是一門藝術(shù)學科,是非常受小學生喜愛的一門課程。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唱歌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陶冶自身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而體驗學習為小學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作品中感悟作品表達的感情,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收獲知識,快樂學習。
一、體驗學習在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體驗學習是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將體驗學習應用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音樂作品中蘊含著藝術(shù)與美麗,而教師可以通過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凈化與升華。體驗學習能給予學生思維有益的影響,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體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調(diào)動學生的認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與音樂作品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驗音樂的魅力。
二、小學音樂教育中“體驗學習”的具體實踐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對音樂的體驗
在小學音樂教育應用“體驗學習”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起學生學習的探究欲望,讓其積極地探索事物、思考問題,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1]。教師要從教學需要出發(f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需要,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情感,讓學生自主探索,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音樂的動機。
例如,在教學《小燕子》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布谷》,在與他人合唱“布谷”聲中,培養(yǎng)其歌唱的興趣,提高審美情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教師可以播放歌曲《小燕子》,和學生一起體會春天的意境。然后,教師可以描繪春天: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燕子報喜,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樣子,充滿生機與活力。春天多美麗?。÷?,什么鳥在唱歌?教師可以模仿布谷鳥的叫聲。教師說:請同學們說說你們所見過的春天,也學學布谷鳥的叫聲,看誰學得最像。學生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聯(lián)想,把自己帶入春天的情境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對比體驗,感受不同音樂的意境
小學音樂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教師可以選取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討論,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以此讓學生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更深刻。
例如,在教學《海上風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泛汀逗I巷L暴》。教師可以先播放《?!返囊魳?,并提問:同學們,你們聽到一個怎樣的大海呢?學生會回答:我們感受到在美麗的月光下碧波相逐、平靜的海面。然后,教師播放《海上風暴》,并提問: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一個怎樣的大海?和剛才的大海相比有什么不同?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學生通過聆聽分辨大海的不同,感受不同情緒,能有效增強對音樂的感知力,加深對音樂的印象。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品味不同音樂所表達的意境,使學生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魅力[2]。
三、強化體驗,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nèi)化
體驗學習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且活躍,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之后,要幫助學生吸收、內(nèi)化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提升學生音樂學習能力,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學會對知識的遷移應用。
例如,在教學《兩只老虎》時,學生對這首歌曲非常熟悉,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編創(chuàng)游戲,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內(nèi)化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用回聲的游戲引入輪唱教學;用跳格子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輪唱。教師可以與學生各自拿一只布老虎,在已鋪好的歌詞上表演跳格子,邊跳邊唱出自己的歌詞。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加強與同學之間合作的能力,使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演唱[3]。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運用多種形式鞏固歌曲,鞏固知識,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
四、引導學生加強創(chuàng)編體驗
體驗教學法需要教師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與學生一起探討,引導學生學習音樂,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使用樂器的過程中理解感悟音樂。教師要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魅力,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賣報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歌曲。教師可以提問:小毛頭是怎樣賣報紙的?誰來學學她的樣子。她和別的小報童不一樣,用什么方式來吸引別人來買她的報紙?然后,可以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為樂器組、舞蹈組、演唱組進行集體表演,讓學生手里拿著報紙邊跳邊唱表演歌曲[4]。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對音樂有更好的理解,能感受到小毛頭的思想感情,使其由淺層次學習轉(zhuǎn)變?yōu)樯疃葘W習。教師通過創(chuàng)編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表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五、引導學生加強沉浸體驗
優(yōu)美的歌聲會讓人陶醉在歌曲中,音樂可以調(diào)節(jié)人的情緒[5]。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科學合理地運用體驗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沉浸在音樂作品中,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感悟與理解,從而獲得真正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學《一對好朋友》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鋪墊主題。教師可以把教室裝飾成動物王國的活動場景,然后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教唱歌曲《一對好朋友》,開發(fā)學生的感知,讓學生體驗音樂美感。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的歌聲和愉快的活動中,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之間的友誼,有利于提高其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6]。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是一個不斷體驗的過程,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應用體驗學習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課堂實踐活動,可以親身感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體驗到音樂美感,在音樂作品中吸收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斷提升音樂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萍.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分析[J].藝術(shù)評鑒,2018(24).
[2]蔡磊君.淺談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探討[J].求知導刊,2018(32).
[3]何嬋.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分析[J].北方音樂,2016(22).
[4]何英梅.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分析[J].北方音樂,2016(22).
[5]龐振婕.對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J].新校園(上旬刊),2016(06).
[6]王華.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分析[J].藝術(shù)評鑒,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