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 張靜
摘要:課堂教學重在理論素養(yǎng)之培育,專業(yè)素養(yǎng)之形成還需仰賴高效勞動課的實踐教學予以貫徹。多元化的高校勞動課設置是基于高素質(zhì)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目標之產(chǎn)物,但也造成法律風險的現(xiàn)實復雜性,繼而導致法律框架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失靈。在實現(xiàn)高等教育與消解法律風險的競合之下,探索化解勞動課中的法律風險矛盾成為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勞動課 風險 預防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落實黨中央的決定各高校紛紛設立勞動課,但是由于勞動課的特殊性不免在實施過程中會存在學生傷害的事件,因此會引起學生與學校間法律賠償糾紛,如何認定學校應承擔的責任,如何減少學校承擔與過失不相稱的責任成為一個必須的思考的問題。
談及勞動課,不少人會想到學校衛(wèi)生的大掃除不就是勞動課嗎,為什么還要專門設置勞動課?其實二者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勞動課目的在于讓學生不是簡單地銘記課本上的原理、定理而是學會通過自己的思考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而它鼓勵培養(yǎng)高效解決生活問題的科學思維,輔之以多動手、會動手的基本技能。勞動課的形式極為豐富,它包含實踐、理論、社會接觸三個方面。高校學生雖然不同于未成年人,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但是由于社會經(jīng)驗的缺乏、較弱的情緒管理能力、貪玩或者好奇的心理以及不安全的設施環(huán)境,致使很多情形下,缺乏保護自我的意識最終極易在勞動課的過程中造成對自身的傷害。
因此推行勞動課必然是存在法律風險的,而對于勞動課風險引發(fā)的糾紛成為保障勞動課實行的重要條件?!秾W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發(fā)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與受傷害學生或者學生家長可以通過協(xié)商方式解決;雙方自愿,可以書面請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進行調(diào)解。 成年學生或者未成年學生的監(jiān)護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訴訟。” 民事糾紛除了常見的這三種解決方式外,仲裁也因其特定的優(yōu)勢為人們所青睞,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將仲裁也作為一種糾紛解決途徑。
前文提及勞動課引發(fā)糾紛后的解決機制,那么如果從源頭上規(guī)避這種風險呢?目前為止并沒有一部專門的規(guī)范性文件對高校學生傷害事故進行具體的規(guī)定,這也會使得若在勞動課中出現(xiàn)學生傷害事件將面臨法律責任認定的難題。近年來高校傷害事故頻繁發(fā)生,學生自殺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很多時候即使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家長也會將責任歸于學校,采取不理智的手段鬧事,嚴重地損害了學校的形象。因此教育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有必要完善《辦法》的規(guī)定或出臺專門的高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的規(guī)范性文件,對責任的規(guī)則原則、適用情形、賠償方式、賠償限額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一方面為日后的糾紛尋找解決的依據(jù),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和家長理智謹慎的處理糾紛。
第一、建立家校聯(lián)合管理機制。對于特殊的勞動課,學校可以要求學生事先征得家長的同意,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向家長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身體狀況以及其他不適合勞動課的特殊原因(必要時可以出具相關證明),若是出現(xiàn)不適合參與勞動課的情形則校方應當免除該生的勞動課的任務。家校聯(lián)合管理機制的建立可以增強學生、家長的責任感,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減少家庭悲劇的產(chǎn)生。同時對學校而言,通過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使得決策更為理智和謹慎。另一方面,家校聯(lián)合管理的機制會提高學校為學生服務的積極性,若是學校經(jīng)常因為學生傷害問題而面臨輿論的呵責和沉重的法律賠償必然會對學生的教育服務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這顯然對于即將步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而言是不利的。當然若想落實家校管理的機制,全社會應當破除一種觀念,認為學生交學費給學校,學校就應當對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完全負責。學校作為公益組織,它為學生提供的服務并不是學生學費的等價服務,學生和家庭都應有義務配合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嚴密的學校內(nèi)部的預防管理機制。學校在出臺勞動課的實施辦法的同時,也應當出臺相關的安全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應當具體到每個部門的職責,包括設施的維護部門、勞動課的策劃部門、教師管理部門以及應急部門等。對于專業(yè)勞動課的教師要盡可能的想到學生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以及使用工具的危險程度并且配備預防危險的相關工具。另外學校應當經(jīng)常對老師進行管理培訓,改進老師對學生的管理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技巧,關心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確保勞動課順利有序的進行。
第三、加大宣傳安全教育。調(diào)查結果顯示, 僅有9.24%的學生和3.51%的教師熟悉對意外事故處理的程序。有 20.22%的學生和31.35%的教師根本不了解對安全事故的處理程序。 而勞動課絕大部分是在戶外進行甚至是校外陌生的環(huán)境,學生和老師若是能夠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理辦法,可以減少傷害的發(fā)生。所以勞動安全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工作,學校應當邀請相關專家根據(jù)勞動課的設置內(nèi)容確定學生和教師應當掌握的安全知識制成小冊子下發(fā)。除此之外也應當進行一定安全演練,確保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安全知識達到保護自我和他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