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律
摘要:在高中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學和語文、英語、數(shù)學等學科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其最明顯的特點是鼓勵學生在心情放松的前提下進行體育學習。由于籃球是大部分高中生比較熱愛的一個體育項目,所以,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由此能夠促進籃球教學的全面發(fā)展,盡可能地增強課堂教學質(zhì)量。接下來,筆者首先探討了快樂體育的宗旨,指出高中體育籃球教學與快樂體育的內(nèi)在關系,然后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高中體育;籃球;快樂體育;途徑
引言:由于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高中教育愈來愈重視素質(zhì)教育,尤其是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中,明確提出“立德樹人”的教育發(fā)展要求。并在高中體育籃球課堂中,強調(diào)需要全面融入以人為本、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夠使課堂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快樂體育注重“快樂”二字,以愛為切入點,使學生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進行體育課堂學習,并非是以敷衍、隨便、馬虎的態(tài)度來學習。那么,在體育課上,學生能夠像玩游戲一般的感受到愉悅與輕松,促使其通過籃球 運動獲取進步與發(fā)展。
一、快樂體育的宗旨
快樂體育一開始是在1980年經(jīng)日本的體育學者創(chuàng)建而出的。針對快樂體育的概念來說,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的德國形成,其具體是指:使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活動,能夠感受到心理愉悅感,且獲得成就感,并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育精神。也就是說,快樂體育更注重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站在學生的發(fā)展角度來看,興趣與動機是構(gòu)造學生人格特征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構(gòu)成要素。當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構(gòu)成中,能夠促使自身的性格健全、心理成熟等[1]??鞓敷w育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對學生實施愛國教育與引導,使學生在逐漸形成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將體育鍛煉當作一個快樂的事情,由此使其轉(zhuǎn)化成學生的精神口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高中體育籃球教學與快樂體育的內(nèi)在關系
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籃球是一個備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也是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一個必修課程。在籃球運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運球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集體意識等。學生能夠通過籃球訓練達到緩解心理壓力的目的,由于高中學習任務范總,大部分學生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通過籃球運動有利于發(fā)泄學生的不良情緒,由此能夠使學生獲得快樂。
由此來看,籃球教學屬于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籃球能夠受到大部分學生的喜愛,不過對于我國的籃球?qū)I(yè)水平來說,與世界平均水平有一定的落差。所以,高中數(shù)學教師一定要充分地認識這一現(xiàn)狀,分析高中籃球教學中存在的短板與缺陷,逐步引入快樂體育理念,引導學生對籃球項目產(chǎn)生訓練欲望,以便于能夠獲得一個全面的發(fā)展。
三、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的途徑
(一)教學內(nèi)容需要和實際需求相吻合
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需要向?qū)W生介紹籃球項目的運動特點、打球技巧等,鼓勵學生站在整體層面去認識籃球、了解籃球,同時學習打球的方法,由此逐步增強自己的球技。不管是哪一位學生,當真正地掌握籃球的訓練技巧之后,方可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由此才能進進一步地探索與分析,這也是實現(xiàn)快樂體育的一個必要過程。對此,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選擇與實際需求相吻合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來說,則是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及學情等相吻合。由于在體育教學中,每個班級都有男女之別,盡管大部分男生比較喜愛籃球運動,不過并非每一位女生對籃球感興趣,甚至一些女生對籃球是一竅不通,甚至不懂得一些最基礎的知識。所以,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難度適中,與全體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吻合。
另外,對于體育籃球教材內(nèi)容來說,還需要與學校的硬件設施相吻合。其表現(xiàn)一般包括:教材的確定和學校創(chuàng)建的體育場地有著直接的相關性,教師需要結(jié)合室內(nèi)外場地的特點去選擇針對性的教材內(nèi)容。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去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籃球,促使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不斷提升,由此能夠激活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快樂欲望。
(二)課堂教學要發(fā)揮因材施教的作用
在高中體育籃球課堂中,全體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由于大家的基礎不同,例如:男女學生對籃球知識的了解有差異,另外,男女生在打球方面掌握的技巧也完全不同。對此,若要全面融入快樂體育理念,那么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說,一定要發(fā)揮因材施教的作用,具體來說,則需要編制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不但要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個性化要求,而且還需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針對性的指導與教育。例如,在高中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男生、女生的體質(zhì)特點對其實施分開教學,當學習運球技巧時,教師對女學生的要求要調(diào)低一些,幫助她們學會換手、急停等一些基礎運球方法即可。不過對于男生來說,則完全不同,教師不僅要教會他們一些基礎的運球技巧,而且還需要指導他們掌握“胯下運球、反手運球、背后運球”等技巧,由此能夠最大化地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其在學習籃球項目時更有熱情與欲望。假若在課堂上,教師并未因材施教,卻是把全體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授課,那么就不能迎合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需求。例如:一些比較簡單的技能或知識對于大部分男學生來說,卻是無趣的;而一些難度大的技能與知識對于女學生來說,往往是理解不了的,這自然不能推動他們的全面發(fā)展[2]。
對此,為了讓學生更加輕松地上籃球課,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的過程中,結(jié)合學生的主觀意愿構(gòu)設相應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互相交流與互動,由此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籃球訓練的欲望。
(三)在課堂活動中融入一些游戲元素
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說,如果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對籃球教學不感興趣的話,尤其是女學生,她們不但對籃球項目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甚至對實踐訓練也產(chǎn)生排斥心理。那么,若要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力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融入課堂活動中。那么體育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利用組織、設計一些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運用游戲教學法、分組教學法等對學生的籃球知識學習進行指導,以便于針對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分組教學法的應用來說,教師需要將男女混搭在一起,然后安排小組成員自由傳球,要求每組成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去投籃,那一組投籃數(shù)量最多,那么就是最終的贏家,由此能夠獲得教師的獎勵,而輸?shù)囊唤M則需要接受懲罰。利用這些游戲?qū)W生進行引導,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精神,而且能夠使學生迅速掌握一些傳球方法,激勵者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這樣的游戲中來。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快樂,而且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學生在此期間能夠快樂地掌握籃球的運動技巧,由此能夠?qū)崿F(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再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母雞搬家的教學游戲,將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各組成員都需要將籃球放在大腿內(nèi)側(cè),按照走路的姿勢把籃球從一側(cè)轉(zhuǎn)移到另一側(cè),在換人之后需要重新返回始點,然后繼續(xù)往返。如果中途一些學生的籃球脫落了,則需要用手撿起,將其重新放在膝蓋內(nèi)側(cè),不過卻需要返回原點從心開始。最后比賽的評判標準是:哪一個小組耗用時間最短、球脫落的次數(shù)最少,那么就是贏家。通過這一比賽,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比賽規(guī)則,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素養(yǎng),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促使學生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
(四)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對于高中籃球課堂來說,教師需要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由此為學生能夠擁有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做鋪墊。具體來說,教師不但要對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目的、學習方向等有一個清晰的把握,而且要通過日常的觀察與分析,將一些具備籃球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挖掘出來,對其進行重點培養(yǎng)與引導,例如,教師可以為這些有潛質(zhì)的學生提供一些比賽機會,通過參加不同類型的比賽能夠讓學生更清晰、更具體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由此能夠針對性地改進與優(yōu)化。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與認可,由此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對籃球的喜愛程度不斷提升。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接受相關知識,進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3]。
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的具體表現(xiàn)還包括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由于興趣是學生的啟蒙教師,學生唯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方可不斷探索、不斷突破。所以,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創(chuàng)新、科學、完善的教學方法與學生深入溝通與交流。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明白籃球運動項目具備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那么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彰顯出這一特征,科學配置課堂實際,將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并非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在高中體育籃球課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真正地摸到球,并踴躍地參與籃球比賽或訓練等。方可激活他們內(nèi)心的渴望,由此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使其真正地感到快樂。所以在高中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不斷地挖掘其潛能、激活其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積極、愉悅、快樂地學習籃球。
五、結(jié)束語
快樂體育注重的是學生在學習體育期間能夠獲得快樂的心情,由此能夠在課堂上以參與游戲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在此期間,學生不但能夠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而且能夠?qū)W會活學活用,逐步提高學習效率。而高中體育教師也需要秉承這樣的教學理念,把快樂與課程教學全面融合,由此能夠激勵學生快樂地學習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勇. 如何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7, 000(002):168,170.
[2]鄭廣國. 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的意義簡析[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9, 000(011):93-94.
[3]卯申福. 如何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滲透"快樂體育"理念[J]. 讀與寫(上,下旬), 2017, 014(029):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