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要】在高中階段教育中,歷史學科扮演著極為特殊的角色。一方面,與教育傳統(tǒng)大科語、數(shù)、外相比,它不太受學生和家長的重視,被視為興趣類學科;而另一方面,它在實現(xiàn)綜合型高素質(zhì)人才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了使學生能夠統(tǒng)一思想,老師們在努力尋找有利于學生歷史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力求他們積極踴躍地參與到高中歷史學習中。下面本文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的積極作用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高中歷史? 歷史故事教學? ?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119-01
引言:通過對歷史事件發(fā)生前后的細致學習,使學生對古今中外歷史的發(fā)展有著正確和清醒的認識。歷史故事對于高中歷史教學老說猶如一劑興奮劑,激發(fā)了學生對未知事物探索的本能,點燃了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促進了學生歷史觀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應用歷史故事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
從成分構(gòu)成上看,歷史故事是歷史教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的今天,歷史故事對提高學生歷史綜合素養(yǎng)有著重要幫助。歷史本身具有很強的年代感,學習它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好奇心與主觀能動性,這樣才不會覺得枯燥無趣。從效率和效果上看,歷史教學長期以來難以獲得實質(zhì)性突破,關(guān)鍵在于學生根本無法找到聯(lián)系歷史和現(xiàn)今的契合點,沒有辦法做到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的思考和體悟。而這些恰恰是歷史故事貫穿于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
二、對歷史故事的合理運用
歷史故事的選擇很重要,正確的判斷會使教學得到升華,錯誤的判斷則會混淆學生的價值觀,每一個故事都有突出的主題或者思想,但也有其它內(nèi)涵在里面。通常情況下,老師會被要求選取與教材內(nèi)容相類似的歷史故事作為教學的延伸,或者基于課文內(nèi)容的出處,從原著上提取其它歷史事件,進而從思想和情感上去了解和體會人物的特點。在學習《“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課時,老師們都會先介紹一下孔子以及他所主張的思想,很多學生會認為孔圣人的思想境界哪里是自己比得了的,可要是了解了孔子的身世之后,我相信學生就不會那樣去想了。
孔子的父親在65歲那年與一不到20歲的清貧女子野合后才有了自己,而且在自己17歲那年離世,因此也算是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到這里可能有的同學會認為孔子的身世很可憐,其不知孔子的祖上都是達官貴人,因此有理由相信,孔子的父親一定是貴族,用現(xiàn)在的話說,孔子就是富N代。好了,到這里我們來梳理一下幾個關(guān)鍵信息:1. 野合(是指男女沒有成親便有了孩子,在古代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履行生殖義務);2. 單親家庭;3. 富N代。如果換做現(xiàn)在,野合出來的孩子會被人看不起;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容易遭到他們的冷眼相待;富N代多數(shù)都是敗家子,可孔子卻偏偏成為了一代思想家,備受后人敬仰。
正確合理地運用歷史故事于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他們思想上的啟迪也有著重要作用。
三、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一)注意力的集中
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引用歷史故事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在教學方法上,這叫故事導入法,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有幫助。比如在教學《人從哪里來》一課時,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伊甸園的故事”,也許有學生會覺得沒有新鮮感,因為亞當和夏娃誰都知道,但不一定能明白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內(nèi)涵。如上帝為什么會害怕亞當和夏娃偷吃長生樹的果子,而不在乎他們吃智慧樹的果子?上帝創(chuàng)造人類出來真的是因為當時很無聊嗎,還是有其它目的?我們所信奉的上帝真的是宇宙的主宰嗎,還是僅僅比我們高了一個維度(四維生物)而已?當這一連串的問題被拋出后,相信所有學生都會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老師看,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
(二)活躍氣氛
對于那些不喜歡學習歷史的學生來說,45分鐘的時間過于漫長,課程中必然會發(fā)生走神兒、溜號的現(xiàn)象;昏昏欲睡、氣氛凝重,更是給課堂增添了一絲“憂傷”。這時候,老師穿插進一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不僅可以振奮自己的士氣,同時也幫助學生調(diào)整了學習狀態(tài),改善了課堂教學氣氛。適當?shù)闹圃煲恍┬夷?,讓學生帶著疑問開始歷史課的學習。
(三)承上啟下的鋪墊
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鋪墊作用,這給老師教學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比如教學《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臨近尾聲時,老師可以介紹一下以德國情報員身份參戰(zhàn)的阿道夫·希特勒,特別是他撲朔迷離的身世和坎坷的經(jīng)歷,以及仇視猶太人的緣由,因為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所作出的令人發(fā)指的行為。當然,并不是所有情況下都適合用歷史故事來作前后課程的承接,運用時還需要老師仔細斟酌,以免使學生覺得過于生硬。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正確地運用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與價值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靈活的運用歷史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活躍課堂氣氛。通過穿插歷史故事于歷史教學進程中,能進一步豐富教學內(nèi)容,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馬玉平.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巧妙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41.
[2]李雪琴.淺論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