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民
【摘 要】幼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與身心發(fā)展具有關鍵作用,能夠為幼兒進入到小學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幼兒教育也應該創(chuàng)新理念與方法,促進教育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親子共讀劇本活動的實施,既能夠幫助幼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增進了親子之間的交流互動。應該為親子共讀營造良好的條件,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通過分析幼兒園親子共讀劇本的基本原則,探索幼兒園提高親子共讀劇本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共讀劇本;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9-0047-02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能夠開闊眼界與心胸,提升思維認知能力。幼兒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養(yǎng)成的良好閱讀習慣,將會對其將來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其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關鍵。在幼兒園當中,除了由教師引導幼兒開展基本的閱讀活動外,還應該舉辦豐富的親子共讀劇本活動,使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增強自主閱讀能力。幼兒的年齡較小,無法真正實現(xiàn)自主閱讀,因此家長的引導就顯得十分重要。相較于傳統(tǒng)的繪本而言,劇本的故事性更加突出,能夠使幼兒在故事情節(jié)當中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幼兒園與家長形成強大的合力,為幼兒的成長保駕護航。
一、幼兒園親子共讀的誤區(qū)
(一)以閱讀數(shù)量為評判標準
有很多家長認為親子共讀就是孩子正式學習的開始,本著孩子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很多家長將它作為孩子與其他孩子競爭的第一步。因此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家長之間互相攀比的問題,通過將書籍一本一本的讓孩子讀,提高孩子的閱讀量,以滿足家長的共讀標準。在親子共讀時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適合閱讀大量的書籍,不管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是否能跟得上大量閱讀的速度,只是一味地貪圖閱讀數(shù)量的增加,而忽略了親子共讀的真正意義。一些家長在進行親子共讀時將它作為自己的任務來完成,在完成過程中不追求親子共讀對孩子的真正影響,不去詢問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書籍內容,只是單純地追求閱讀數(shù)量的增加,這種不追求實效的方法使親子閱讀失去了價值。
(二)以識字數(shù)量為主要目的
家長在進行親子共讀時幫助孩子提高識字的數(shù)量,這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可以認識很多的文字,可以促進孩子思維的發(fā)展。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在相互交流時,會分享自己的孩子認識多少個字,大家普遍認為孩子認識字的數(shù)量越多,就代表孩子越聰明,家長也以孩子認識字的數(shù)量多為傲。事實上,閱讀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閱讀是孩子通過對文字、圖片和色彩的初步認識,對其進行理解,并且接收到一定的信息的過程。閱讀的過程并不是識字的過程,專家研究表明孩子的閱讀要從圖畫開始,這樣的閱讀更為合理,也更符合孩子發(fā)展的特點。過早地對孩子開展識字教育會剝奪孩子閱讀的樂趣,讓孩子單純地識字不利于孩子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孩子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顧此失彼,無法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三)共讀形式單一
很多家長認為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自己只是單純地將文字進行復述,把孩子不能理解的文字以通俗的方式講給他們聽即可,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只是閱讀的被動接受者。在進行親子共讀時,很多家長采用的共讀形式較為單一,通常通過一味的講解來進行,事實上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雙方的互動也非常重要,與孩子進行互動可以幫助孩子對閱讀的內容形成更好的理解。在進行親子互動時,家長不僅要通過嘴說,還要通過身體演示,通過行為的展示讓孩子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通過對家長動作的觀察,可以引發(fā)孩子對閱讀內容的思考,進而不斷地提升孩子在親子共讀時的求知欲,從而使孩子可以自主地參與到親子共讀中。而共讀形式單一,沒有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則不利于提高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也不利于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親子閱讀中。
(四)共讀方式隨意
親子共讀是一項長期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孩子的閱讀習慣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培養(yǎng)的,事實上很多家長在進行親子共讀時只是挑自己空閑的時間,或者一時興起拉上孩子進行親子共讀,而親子共讀的時間和形式根據(jù)家長的情緒和時間來安排,就會使共讀的方式較為隨意,這樣不利于孩子對共讀產(chǎn)生興趣,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共讀的過程中,父母要盡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多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在共讀中進行親子互動來培養(yǎng)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并在共讀中積累與孩子相處的經(jīng)驗,從而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
二、幼兒園開展親子共讀劇本活動的基本原則
首先,應該遵循游戲性原則??菰锓ξ兜膭”?,往往難以引起幼兒的興趣,因此在親子共讀劇本中應該引入合理的游戲,實現(xiàn)對幼兒閱讀熱情的激發(fā)。游戲內容應該與劇本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游戲當中實現(xiàn)對幼兒的教育。還可以通過自制圖書展示和故事表演等形式,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其次,應該遵循滲透性原則。在親子共讀劇本中應該做到循序漸進,不能為了提升幼兒的識字量和閱讀能力而揠苗助長,要加強對幼兒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豐富其閱讀體驗。
三、幼兒園提高親子共讀劇本有效性的策略
(一)喚醒共讀意識
很多家長對親子共讀劇本的重視程度較低,認為幼兒教育是幼兒園的事情,因此在活動中的參與度也較低。因此,幼兒園應該充分喚醒家長的共讀意識,使其明白共讀劇本在幼兒成長中的現(xiàn)實意義,了解他們在活動實施中的想法,以便實現(xiàn)幼兒園和家庭的良好配合[1]。將幼兒園的辦園特色、教育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等滲透給家長,為其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幼兒教育目標,使其能夠在活動當中積極配合,滿足幼兒的實際閱讀需求。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家長對親子共讀劇本進行認知,提高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共讀劇本活動不能僅僅停留于理論階段,而是應該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消除其在閱讀中的陌生感與疏離感,從而增強實際閱讀的效果。生活化教學的應用,能夠引導幼兒及其家長明白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為幼兒的認知發(fā)展奠定基礎。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分析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及其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積極開發(fā)生活化資源,實現(xiàn)與劇本的有效結合[2]。對于劇本中的生活化片段,要引導幼兒及其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幫助幼兒解答在閱讀過程中的疑惑,使其語言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得到鍛煉。家長也應該積極開發(fā)新的生活素材,在親子共讀劇本中進行有效融合,滿足幼兒的實際閱讀需求。
(三)開展課堂游戲
每一個孩子都對游戲充滿無窮的興趣,只有將課堂游戲和劇本共讀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游戲當中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傳統(tǒng)的親子共讀劇本活動中,由于引導方法過于單一,會導致幼兒失去閱讀的興趣[3]。尤其是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因此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件事當中,課堂游戲的應用,可以提升幼兒的閱讀效率,防止出現(xiàn)走神等問題。游戲使很多劇本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家長可以和孩子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情景再現(xiàn),引導幼兒更加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為其帶來更好的認知體驗。
(四)搭建實踐平臺
良好的閱讀平臺,是保障親子共讀劇本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有利于促進幼兒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因此,幼兒園應該借助節(jié)日活動等,開展不同主題的閱讀活動,為幼兒和家長的互動交流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鼓勵家長共同參與,并對互動過程與效果進行記錄分析,為活動優(yōu)化提供依據(jù)[4]。同時,在信息化時代,還應該搭建網(wǎng)絡共讀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便利。
(五)豐富共讀方式
親子共讀并不僅僅是家長對孩子的陪讀和對閱讀內容的講述,在親子共讀時,可以讓家長講給孩子聽,也可以讓孩子講給家長聽。在進行親子共讀劇本時,可以通過模擬場景以及角色扮演使整個閱讀的過程更加豐富有趣,通過不同的共讀方式讓孩子在共讀的過程中收獲美好,進而讓孩子愛上閱讀。在親子共讀完成后,讓孩子講述閱讀的體會,鼓勵孩子發(fā)揮想象力,挖掘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豐富共讀方式使親子共讀更加有趣,幫助孩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六)共讀貴在堅持
要想使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就要從小培養(yǎng),通過日復一日的堅持讓孩子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并在閱讀中樹立自己的理想,提升自己的品質。通過親子共讀可以讓父母在閱讀過程中做到以身作則,讓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在親子共讀過程中,家長不能夠將個人的情緒或者工作作為借口,使自我管理不夠嚴格,同時忽視對孩子的陪伴。雖然閱讀會犧牲父母的部分時間,但是親子共讀為父母和孩子搭建了一個溝通的橋梁,可以使孩子與父母進行很好的溝通,讓父母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親子共讀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要想讓親子共讀高效,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不斷地堅持,在堅持中共同成長。
四、結語
幼兒園親子共讀劇本活動的開展,應該遵循游戲性和滲透性的基本原則,使幼兒能夠在閱讀當中提升自我,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在實踐當中,可以通過喚醒共讀意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課堂游戲和搭建實踐平臺等途徑,提升共讀劇本活動的開展效果,促進幼兒教育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伏晨霞.親子共讀,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J].小學教學參考,2019,(34):33-34.
[2]毛敏華.幼兒園“早期閱讀+”模式的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9,(Z1):72-75.
[3]水淼,李甦.不同社會經(jīng)濟地位家庭親子共讀特征及其教育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7,(12):49-57.
[4]朱燕飛.淺談幼兒親子共讀的現(xiàn)狀與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