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榮,雷維敏,芮立濤,江東
(浙江東邦藥業(yè)有限公司,浙江 臨海 317016)
頭孢妥侖匹酯(Cefditoren pivoxil)是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由日本明治制果株式會社首創(chuàng)。1994年4月在日本上市,2001年4月在中國上市,商品名為美愛克(Meiact),用于治療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1]。經(jīng)研究表明,頭孢妥侖匹酯對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化膿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五大主要致病菌引起的社區(qū)獲得性呼吸道感染治療顯著[2-4]。該藥物作用機制為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具有抗菌譜廣、療效顯著、安全穩(wěn)定、口服吸收好等特點,臨床應用廣泛[5]。
對于藥物的研究和開發(fā)過程中,其質(zhì)量是衡量藥物品質(zhì)的一個重要標準,藥物的質(zhì)量首先決定于藥物自身的療效和毒副作用。而藥物中存在的雜質(zhì)直接影響到藥物的療效并可能導致毒副作用的產(chǎn)生,因此必須控制。其中有相關資料[6-7]公布頭孢妥侖匹酯中已知雜質(zhì),主要包括:頭孢妥侖鈉、頭孢妥侖開環(huán)物、頭孢他美酯、頭孢妥侖匹酯δ3異構(gòu)體、頭孢妥侖匹酯甲氧基甲基化合物、頭孢妥侖匹酯E型異構(gòu)體、頭孢妥侖二匹酯、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頭孢妥侖匹酯二聚體以及頭孢妥侖匹酯開環(huán)二聚體。因此為了更好地分析頭孢妥侖匹酯的雜質(zhì),設計合成出高純度的已知雜質(zhì)是很有意義的。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作為其中的重要已知雜質(zhì),但目前關于它的合成及結(jié)構(gòu)確證報道很少。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8-10],設計出了一條合成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工藝路線,具體路線如圖1所示。
該工藝路線:首先以頭孢妥侖匹酯為起始原料,與特戊酰氯進行酰胺化反應得到產(chǎn)物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該工藝得到的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收率及純度較高,且原料易得。
實驗儀器:Agilent Cary 100紫外可見光譜儀、Agilent Cary 630 FT-IR紅外光譜儀、6200 series TOF/6500 series質(zhì)譜儀、Bruker 500M核磁共振儀、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以及AR1140電子天平等。
主要原料:頭孢妥侖匹酯(浙江東邦藥業(yè)有限公司),特戊酰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它溶劑與試劑均來源于上海國藥集團。
在常溫下,向一個潔凈的反應瓶中加入500mL丙酮,再加入35g(0.056mol,1eq)頭孢妥侖匹酯,攪拌溶解。將物料逐漸降溫,并控制溫度在5~10℃下,加入特戊酰氯10.9g(0.090mol,1.6eq),攪拌均勻。再控制溫度在5~10℃下,緩慢滴加9.7g(0.096mol,1.7eq)三乙胺。加畢,控溫5~15℃攪拌反應5h(展開劑為甲苯:乙酸乙酯:甲醇(體積比)=4:3:1,TLC跟蹤監(jiān)測反應)。反應結(jié)束后,物料控溫20℃以下進行減壓濃縮,濃縮至無餾分滴出。往濃縮殘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400mL,攪拌10min,溶解澄清。再往乙酸乙酯料液中加入1.5%稀鹽酸溶液220mL,控溫10~15℃,攪拌洗滌5min,靜置分液30min。分液時棄掉水層,收集有機層。再往有機層中加入200mL飽和食鹽水,控溫10~15℃,攪拌洗滌5min,靜置分液30min。分液時棄掉水層,收集有機層。將有機層料液進行減壓濃縮,至料液體積約為120mL。停止?jié)饪s,然后將料液進行緩慢降溫至-5~0℃,保溫析晶2h。析晶結(jié)束后,過濾,得到的濕品置于真空干燥箱內(nèi),并控溫25~30℃干燥。烘干后,得到34.6g產(chǎn)物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摩爾收率約為87.8%,HPLC檢測(條件是色譜柱:YMCPack ODS-AM C18150mm×4.6mm/5μm;檢測波長:254nm;柱溫:25℃)純度為98.2%。
圖1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合成路線
將通過1.2步驟得到的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進行結(jié)構(gòu)確認分析,分析如下。
由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紫外吸收光譜數(shù)據(jù)可見(見表1)。
ε= A/(c×b)
表1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紫外吸收光譜數(shù)據(jù)
式中:c—溶液的濃度(mol/L);b—吸收池長度(cm)。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有三條紫外吸收帶(273.00 nm,ε = 1.889×104L/(mol·cm);231.00 nm,ε = 2.006×104L/(mol·cm);203.00 nm,ε =2.163×104L/(mol·cm)),均為芳香環(huán)的π→π*躍遷,與分子中芳環(huán)結(jié)構(gòu)相吻合。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紅外吸收光譜數(shù)據(jù)見表2,解析:(1)3268、3197/cm為氨基的N-H不對稱和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1091、1044/cm的吸收峰C-O伸縮振動吸收峰,1792、1755、1685 /cm為羰基的C=O伸縮振動,可知該化合物中存在酰胺,酯等結(jié)構(gòu);(2)1541、1482、1462/cm處較強的吸收峰為雙鍵C=C的伸縮振動,可知分子中含有雙鍵;3)2975、2939、2874/cm為烷烴的C-H伸縮振動吸收峰,1369、1294、1219、1154、1118/cm為烷烴的C-H彎曲振動吸收峰,949/cm為烷烴C-H面外彎曲振動吸收峰,可知分子中存在烷烴。由以上分析結(jié)果可知:紅外吸收光譜表明樣品分子中含有酰胺、酯、雙鍵以及烷烴等特征官能團。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高分辨質(zhì)譜分析如下:其分子式:C30H36N6O8S3,絕對分子量:704.1757。由樣品檢測圖譜可知,正離子模式下,在m/z 705.1862處較強的離子峰對應樣品的[M+H]+信號;負離子模式下,在m/z703.1713處較強的離子峰對應樣品的[M-H]-信號;以上分析結(jié)果與樣品的分子量及分子式相符。
表2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紅外吸收光譜數(shù)據(jù)
對于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核磁共振氫譜(1H-NMR)和碳譜(13C-NMR)數(shù)據(jù)分析,為了更方便地說明其結(jié)構(gòu)中的各原子的位置,對其化學結(jié)構(gòu)式進行標記,如下圖2所示。其中測定結(jié)果及解析見表3與表4。
圖2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化學結(jié)構(gòu)式
表3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1H-NMR數(shù)據(jù)
表4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13C-NMR數(shù)據(jù)
解析:(1)1H-NMR譜(表3)出現(xiàn)的15組質(zhì)子信號,根據(jù)其積分面積比可知該樣品中至少含有35個氫原子(其中N-19位上活潑氫未出),包括1組A雜環(huán)中無耦合的單峰次甲基(δH8.641,s,1H,H-30)以及1組雜環(huán)上取代單峰甲基(δH2.433,s,3H,H-32),2組順式雙鍵上相互耦合的次甲基(δH6.6 7 3-6.650,d,J=11.8Hz,1H,H-25;δH6.375-6.325,d,J=11.8Hz,1H,H-26);2組B雜環(huán)存在同碳耦合裂分的亞甲基信號(δH3.552-3.512,d,J=18.8Hz,1H,H-4a;δH3.321-3.284,d,J=18.8Hz,1H,H-4b)以及1組裂分為雙峰的次甲基(δH5.195-5.185,d,J=4.9Hz,1H,H-6);1組C環(huán)上的H-6和氨基H-9耦合為雙重峰次甲基(δH6.036-6.008,dd,J=8.7,4.9Hz,1H,H-7);1組D環(huán)上單峰次甲基信號(δH7.409,s,1H,H-15)以及1組含氧單峰甲基(δH4.150,s,3H,H-13)、1個存在AB系統(tǒng)耦合的含氧亞甲基(δH5.839-5.829,d,J=5.6Hz,1H,H-34a;δH5.786-5.775,d,J=5.6Hz,1H,H-34b)和2組異丁基質(zhì)子信號(δH1.321,s,9H,H-22/H-23/H-24;δH1.134,s,9H,H-37/H-38/H-39)。以上分析結(jié)果與樣品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分子結(jié)構(gòu)一致;(2)13C-NMR譜(表4)顯示該樣品含有30個碳信號,其中A環(huán)上4個碳信號(δC153.061,C-28;δC152.351,C-30;δC126.061,C-27;δC15.575,C-32),1對雙鍵信號(δC126.668,C-25;δC122.260,C-26);B環(huán)和C環(huán)上6個碳信號(δC163.781,C-8;δC129.857,C-3;δC125.068,C-2;δC59.428,C-7;δC57.403,C-6;δC28.226,C-4);D環(huán)3個碳信號(δC160.388,C-17;δC139.647,C-14;δC116.607,C-15)。此外,還包括2個酰胺羰基碳信號(δC177.389,C-20;δC161.170,C-10)、1個亞胺碳信號(δC145.115,C-11)、2個酯羰基碳信號(δC176.931,C-35;δC160.109,C-33)、1個含氧甲基(δC63.982,C-13)、1個含氧亞甲基(δC80.040,C-34)以及2個異丁基碳信號(δC39.480,C-21;δC38.805,C-36;δC27.042,C-22/C-23/C-24;δC26.859,C-37/C-38/C-39)。以上分析結(jié)果與樣品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分子結(jié)構(gòu)相符。根據(jù)核磁共振氫譜(1H-NMR)、碳譜(13C-NMR)可確證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
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的核磁共振氫譜(1H-NMR)、碳譜(13C-NMR)確證C、H歸屬符合樣品分子結(jié)構(gòu)式,綜合紫外、紅外以及高分辨質(zhì)譜結(jié)果信息,證實了該結(jié)構(gòu)的正確性。
本文將起始原料頭孢妥侖匹酯與特戊酰氯進行酰胺化反應得到產(chǎn)物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該工藝得到的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收率及純度較高,且原料易得。通過結(jié)構(gòu)確證(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高分辨質(zhì)譜以及核磁共振波普)證實了N-特戊酰頭孢妥侖匹酯化學結(jié)構(gòu)式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