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雙
摘 ?要:新時期社會發(fā)展下,文物工作開展面臨諸多方面的挑戰(zhàn),博物館作為文物保護的重要部門,對文物具有一定的保護職責,這還需要結合當前實際問題,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發(fā)揮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與先進設備的優(yōu)勢,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文章通過對博物館文物管理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博物館未來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管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1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是利用先進技術對博物館內的環(huán)境進行調節(jié),進而對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儲存,避免文物在儲存的過程中出現(xiàn)損壞。博物館的管理人員需要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引起重視,對該項工作進行優(yōu)化,促進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推動文化強國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在博物館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在開展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對該項工作的特點有相應的認識。第一,整體性。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博物館的環(huán)境進行有效管理,同時需要對文物本身進行有效的管理,通過推進這兩方面管理工作的開展,逐步實現(xiàn)博物館管理目標。第二,技術性。現(xiàn)階段科學技術呈現(xiàn)迅速發(fā)展的趨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使文物管理工作逐漸向現(xiàn)代化、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在科學技術應用的基礎之上,管理人員的智能化意識逐步提高。
2博物館文物管理過程中文物保護存在的問題
2.1缺乏規(guī)范性的文件處理行為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博物館在文物保護工作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現(xiàn)象,其安全建設與監(jiān)測體系都是從宏觀角度出發(fā)的。且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文物保護工作細節(jié)被忽視的現(xiàn)象。一般來說,也不存在人為破壞文物的現(xiàn)象,一般都是由于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文物損害的現(xiàn)象。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有必要對這種失職的行為做出處理。
2.2文物保護使用的設備技術有待提高
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工作開展需要相應的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支持,但是現(xiàn)階段博物館的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難以達到相應的管理要求,尤其是通風、防潮方面的設備有所欠缺,致使部分文物受到了破壞?,F(xiàn)階段先進科學技術不斷涌現(xiàn),這些科學技術可以推進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與先進科學技術相比,博物館使用的保護設備以及保護技術相對落后。
2.3工作人員專業(yè)素質不夠高
當前部分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專業(yè)素質不能和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完全匹配,更不能高效率的適應新時代文物保護工作要求。首先,部分博物館培訓工作不夠完善到位,偏重于管理技能和方法的培訓,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層面的培訓,缺乏政治、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深層培訓。其次,部分博物館缺乏對工作人員工作熱情、工作責任心的培養(yǎng)提升,博物館的工作環(huán)境較為封閉,容易讓其中的工作人員產生懈怠和厭倦的情緒。
3博物館文物管理中文物保護措施
3.1加強設施建設,進行科學管理
進入科技信息時代以后,博物館文物管理有了新的變化,尤其是在文物保護方面,需要盡快完善各項基礎設施,配置現(xiàn)代化設備,保證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通過充分應用數(shù)字保護管理系統(tǒng),能夠為文物保護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博物館中收集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化,這些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研究價值極高,在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中,需要重點關注場地建設、文物展示建設、館內溫度控制和環(huán)境建設等,這樣才能保證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高效進行。此外,博物館要關注數(shù)字管理系統(tǒng)的建設,通過打造完善的數(shù)據(jù)庫,讓所有文物信息得到及時充分的采集,在現(xiàn)代化技術的支持下有效保護文物的原貌,并借助網絡信息技術使文物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與展示,為今后文物檢索與收集的進行打牢基礎。博物館還要注重對激光掃描技術、三維建模技術等應用,將部分無法公開展示的文物提供給群眾,從而保證文物的安全性,使文物保護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充分發(fā)揮出數(shù)字化技術的作用,博物館才能提升文物保護的效果,確保每個文物都得到實時監(jiān)控,為文物的安全提供有力保護[1]。
3.2科學分配文物保護資金
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需要根據(jù)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配置相應的硬件設施、軟件設施,相關設施的配置需要相應的資金支持。博物館應該根據(jù)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情況對所需資金進行估算,在此基礎之上將資金需求告知政府部門,由政府部門撥放相應的管理資金。在此過程中,博物館也應將資金籌措渠道不斷拓寬,可以與相關的文物保護單位達成共識,由這類單位給博物館提供相應的設備支持或者資金支持,這樣可以保證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擁有充足的資金,從而助力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3.3做好館藏文物的日常保護工作
第一,文物具有多種類型,在保管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分類,根據(jù)文物的類型進行科學保管,并設置相應的保管裝置,以達到科學保管文物的目的。對于字畫而言,如果不需要展出,應將其放在專門的囊箱當中,避免字畫與空氣接觸,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字畫受潮,而且可以防止落灰,使字畫得到有效保護。第二,控制好文物所處的環(huán)境。對于文物所處環(huán)境,管理人員不僅要控制好濕度,還應該控制好溫度,根據(jù)文物的管理需求,配備相應的通風設施、溫控設施,這樣可以使文物處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相應的防蟲防蛀處理,這樣可以降低蟲害對文物的不利影響。第三,結合文物的管理需求、展覽情況等制訂相應的工作規(guī)范,并將工作規(guī)范全面落實,這樣可以對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引導,使工作人員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第四,加強博物館的安保系統(tǒng)。博物館儲藏的文物具有較高的價值,可能會受到不法分子的覬覦。針對這一問題,博物館需要構建相應的安保系統(tǒng)并配備安保人員,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博物館的安保能力逐步提高。此外,博物館中應該安裝相應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該24小時工作,這樣可以對整個博物館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降低火災、盜竊等問題的發(fā)生概率[2]。
3.4鼓勵全民加入文物保護工作
首先,有關部門應該提高對博物館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確保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實際運行,設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并確保該資金的專項使用;要學習新時代的思想觀念,轉變工作方法,協(xié)調各主體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綜合社會、企業(yè)和個體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博物館要學習新型的文物保護管理方法,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市場化運作,完成使用權和經營權的部分轉讓。其次,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不是單獨個體可以完成的,需要社會所有成員的努力,要借助宣傳推廣各種方式,鼓勵全民加入文物保護工作,體現(xiàn)社會所有成員的力量,達成文物保護的終極目標。相關部門和博物館要對群眾力量加以重視,定期組織文物保護知識普及的活動,推動全民建立起文物保護的意識,鼓勵全民共同落實文物保護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文物是一個國家的民族記憶,承載的是一個民族與國家的文化,通過了解文物人們可以了解特定時期的特定歷史記憶以及文物背后的歷史內涵。博物館在保護人類文化遺產與弘揚優(yōu)秀歷史文化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公共文化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職能,這就要求博物館能夠在工作中還需要在資金上、制度上、環(huán)境上、人員上給予更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雷敏.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策略探究[J].卷宗,2017(23):72.
[2] ?安泉州.分析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J].大科技,2018(1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