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香弟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深入,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發(fā)生了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代素質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者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從構建教學模式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诖?,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教育;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6-0107-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andards in China,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educators has also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quality education. Therefore, educators need to change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ls. Only through innovation ca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how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and proposes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Senior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當代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面臨諸多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繼續(xù)改變,而教師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這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觀察力,并及時變革教學,使教學方式與新課程改革工作能夠共同進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新課改背景下改革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推動我國小學數(shù)學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方式,為提升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轉變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關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學習中,一改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
在我國素質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觀念也逐漸發(fā)生了轉變,教育者意識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存在諸多的弊端,必須堅持教學改革的道路,才能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然而對于新課程改革的意義,部分教師卻未能充足理解,導致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方法不夠科學合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未能達到課程改革的需求,因而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跟風現(xiàn)象十分嚴重。
為明確教學改革目標,合理規(guī)劃教學重心,教師應當對傳統(tǒng)教學中模式的單一進行轉變,貫徹落實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要求,在實踐中踐行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當作教學活動的主體,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由,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長。教師的教學改革工作要基于學生的實際需求,而并非主觀方面的臆想,教師要從實踐中獲取真理,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引領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考,培養(yǎng)學生面對問題時的積極心態(tài)。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與學生充分溝通。提升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十分必要,在教學改革之路上,當代教育者需要解決問題仍有許多,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則是克服這些問題的良策。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面臨一定的升學壓力,當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以后,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逐漸提升,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會明顯進步,為學生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方法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
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教學設計息息相關,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并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式,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進程。
在當下教育階段中,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屬于義務階段的教學,其課程的教學符合義務教育的特點,教師要積極貫徹“知識與技能”共存的教育原則,在教學中融入創(chuàng)新性元素,對課堂教學的設計予以優(yōu)化。如在“多邊形面積”的學習中,教師可預先設計教學問題,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如教師可先讓學生圍繞五邊形面積進行討論,有的學生利用分割法,將五邊形分為五個三角形進行求和;有的學生在五邊形的外部構建一個緊密貼合的正方形,再將多余的區(qū)域面積減去,即得出五邊形的面積。學生的想法是存在差異的,而這種“集思廣益”的討論分析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加深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對教學過程進行適當?shù)募毣?,制作出具有明確導向性的教學方案,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落實教學計劃。
(二)引入生活化教學元素
學生對生活化的教學元素會更為敏感,通過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對熟悉的生活情境往往更加親近,并讓學生自覺接納知識,參與到學習之中。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善于發(fā)掘數(shù)學知識中關于生活化的部分,讓學生能夠在數(shù)學學習中感受到生活化元素。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為學生常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在情景中引出數(shù)學知識,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如在“小數(shù)”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在其中引入生活中的“錢幣換算”,如“一元一角”稱之為“1.1元”“一元五角”稱之為“1.5元”,除這部分的生活化案例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動手測量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如鉛筆的長度是12.5厘米,文具盒的長度是19.5厘米,書本的寬度是14.9厘米等,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了解生活化知識的引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是與生活相互關聯(lián)的,學習數(shù)學知識并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通過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能夠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
(三)應用自主性學習模式
為改變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入自主性學習模式,如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建立數(shù)學模型、解決數(shù)學問題、建構知識體系等。小學數(shù)學的部分知識存在較強的抽象性,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不斷交流與反省,在整體的學習過程中,加強自身的思考與體驗,進而對自身的數(shù)學能力增長起到促進作用。
若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引入自主性學習模式,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也會不斷提升,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如在“小數(shù)除法”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整數(shù)除法,教師可在教學之前,先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如在“1.2÷3”中,小數(shù)點的變化規(guī)律是怎樣的,由于“12÷3=4”,而“1.2×10=12”,很顯然“1.2÷3=0.4”,則可以由學生自主總結出小數(shù)除法的基本規(guī)律。
三、結語
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需要教師進行詳細的設計,在當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中,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然而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仍要以實際的教學需求為主,設計出符合當代教育要求的課堂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李義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
[2]宋國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7(08).
[3]王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方法探析[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9(07).
[4]丁玉龍.游戲化教學模式下北師大版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好玩”板塊教學方法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
[5]陳紅玲.貼近學生生活 激發(fā)學習興趣——淺談小學中高年級數(shù)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