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平
每年進入秋冬季,王老太太就渾身發(fā)癢,只有不停地抓撓才能夠感覺好點,尤其到了晚上,撓癢已經解決不了問題,她就直接用竹子制成的刷板在身上刮,嚴重影響了她的睡眠和生活質量。
其實,她這種情況在臨床上被稱為老年皮膚瘙癢癥,是與季節(jié)、天氣、冷熱變化和機體代謝的變化有密切關系的皮膚病,其發(fā)病率為10%左右。老年皮膚瘙癢癥的特點是,初起并無皮膚損害,由于經常搔抓,患處可出現(xiàn)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苔蘚樣化或濕疹樣改變,有時可繼發(fā)感染;患者自覺全身瘙癢,但以軀干及下肢最明顯,夜間入睡前瘙癢尤甚,一般為陣發(fā)性,嚴重者為持續(xù)性瘙癢,陣發(fā)性加劇,有時難以忍耐,從而影響情緒和睡眠質量。
老年人秋冬季最易出現(xiàn)皮膚瘙癢,這既是季節(jié)特征,也有可能是疾病征兆。因為隨著人體的衰老,皮膚的保水功能、分泌油脂功能明顯下降,導致皮膚干燥,易引發(fā)瘙癢癥。加之秋冬氣候干燥,也會導致皮膚缺水,進而出現(xiàn)相應的瘙癢癥狀。另外,老年皮膚瘙癢癥還與某些疾病有關,如神經衰弱、甲亢、白血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及肝膽疾患等。所以,老年性皮膚瘙癢既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也是一種癥狀。
既然皮膚瘙癢是由干燥引起的,治療就要用“潤法去之”,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秋冬季節(jié)洗澡不要太頻繁,水溫不要太高,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5分鐘。洗澡時盡可能使用溫和的沐浴產品,洗澡后及時擦干身體,并在3分鐘內涂抹保濕效果好、香精含量少的潤膚產品,如硅油膏、尿囊素、凡士林等,以滋養(yǎng)皮膚。
2.穿衣要適度,穿著過于厚重會導致體內汗液蒸發(fā)過多,而使皮膚含水量減少。內衣最好選擇天然織物,如純棉、蠶絲、棉麻、絲麻等制品,以此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內衣褲洗凈后盡量在太陽下曬干后再穿,不要采用陰干的方式。
3.老年人平時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注意營養(yǎng)均衡,飲食以清淡為主,辛辣食物會讓體內的燥火“越燒越旺”,最好“敬而遠之”。
4.如瘙癢難忍,可按醫(yī)囑外用止癢藥膏,或輕拍患處,防止抓傷皮膚及形成瘙癢-搔抓-更癢的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