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玉, 李艷芳, 張改琴*, 張有為
(1.江蘇省徐州市腫瘤醫(yī)院, 江蘇 徐州 2210052.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內科, 江蘇 徐州 221009)
肺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首位,且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而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的人數(shù)超過80%,且50%左右的NSCLC患者在就診時已進展為ⅢB或ⅢC期,已失去最佳的手術時機[2]。NSCLC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是遺傳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已知的環(huán)境危險因素有吸煙、空氣污染、職業(yè)暴露等[3]。目前,臨床上對本病的治療主要采取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手段,然而大多數(shù)晚期NSCLC患者化療的有效率很低,最高只有20%~40%[4]。尋找一種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療手段已成為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近年來分子靶向治療作為一種新的腫瘤治療手段越來越受到醫(yī)生和患者的青睞,該藥通過精準定位到致癌部位而發(fā)揮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5,6]。鹽酸安羅替尼作為分子靶向治療的一種新藥,其安全性和有效率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收集來我院就診的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6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均采用鹽酸安羅替尼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其臨床效果,得出結論,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研究收集從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臨床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66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齡31~78歲,平均為(56.3±8.5)歲,有吸煙史的患者43例,肺鱗癌患者28例,肺腺癌患者38例,病例分期為ⅢB期的患者30例,Ⅳ期患者36例。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且臨床分期為ⅢB和ⅢC期的患者;②年齡>18歲;③按照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會組制定的體力狀況PS評分0~1分的患者;④有可測量的病灶,且預計生存時間>3月者;⑤入組患者為二線治療以上,包括EGFR或ALK陽性接受過靶向藥物治療的;⑥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⑦隨訪至疾病進展或不能耐受。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肺癌以外的其他原發(fā)性腫瘤的患者;②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患有神經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④腫瘤已侵犯重要血管或后續(xù)治療期間有可能發(fā)生大出血的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⑥合并有深靜脈血栓或肺動脈栓塞者;⑦合并有其它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或影響本研究進行的疾病的患者。
1.3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均采用鹽酸安羅替尼進行治療,服用方案為:1次/d,初始劑量為12mg/次,早餐前口服,連續(xù)服用14d,停藥7d,21d為一個周期。若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毒性反應,則將安羅替尼的劑量降為10mg/d或者8mg/d。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由江蘇省正大天晴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提供,批準文號為:H20180004,規(guī)格為12mg/粒、10mg/?;?mg/粒。每六周進行一次療效評定。
1.4觀察指標:①對鹽酸安羅替尼對本病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其中療效的評定標準為:用患者治療第六周后復查CT結果進行評價,若患者的所有目標腫瘤病灶均消失則為完全緩解(CR),若患者腫瘤病灶的直徑縮小≥30%為部分緩解(PR),若患者腫瘤病灶的直徑縮小未達到PR水平,或直徑增加未達到PD水平則為穩(wěn)定(SD),若腫瘤直徑增加≥20%或出現(xiàn)新的病灶為進展(PD)。其中完全消失和部分緩解率的總和為客觀緩解率,用ORR表示,即ORR=(CR+PR)/總例數(shù),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為疾病控制率,用DCR表示,即DCR=(CR+PR+SD)/總例數(shù)。②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其中生存質量的評價采用FACT-L4.0量表[7]進行評價,該量表主要包括了患者的情緒、日常生活、社會/家庭生活、活動能力及它他因素等方面的內容,得分越高,生存質量越好。③對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進行分析,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腹瀉、乏力、咯血等方面。
表1 鹽酸安羅替尼對NSCLC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n(%)
表2 治療前后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價
鹽酸安羅替尼對本病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66例患者中PR的患者為23例,占34.8%,SD的患者36例,占54.5%,PD的患者7例,占10.6%,鹽酸安羅替尼對本病的客觀緩解率為34.8%,而疾病控制率為89.4%,詳見表1;治療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得分、情緒控制得分、活動得分、社會/家庭生活得分和其它得分均高于治療前,其治療后的總得分(181.39±14.73)高于治療前(160.73±12.16),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66例患者中高血壓的發(fā)生率最高,9例(占13.6%),其次是手足綜合征和甲狀腺功能異常,分別為8例(占12.1%)和7例(占10.6%),乏力和口腔黏膜炎各為6例(占9.1%),發(fā)生率最低的為蛋白尿,2例(占3.0%)。在所有研究對象中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患者6例,占9.1%,其中高血壓、手足綜合征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各2例,詳見表3;不良反應的處理:9例高血壓患者有8例服用ACEI藥、ARB藥或鈣離子拮抗劑等降壓藥物治療,其中5例血壓降至正常,3例血壓控制在140~159mm/90~99mmHg,未出現(xiàn)高血壓急癥或危象。對于手足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安羅替尼減至10mg/次,其余未進行特殊處理。
表3 鹽酸安羅替尼對NSCLC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延長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使更多的本病患者有機會接受三線以上的治療,特別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陽性患者及ALK和ROS1陽性患者的治療明顯改善了患者的臨床預后和生存質量,但對基因未發(fā)生突變的陰性患者臨床療效仍較低,且臨床上還出現(xiàn)了靶向藥物耐藥的現(xiàn)象,臨床上也缺乏統(tǒng)一的治療方案,各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差異較大[8]。因此,研發(fā)新的靶向治療藥物便成為該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安羅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一種新型的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夠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1、2和3,α和β,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受體-1、2、3和4,C-kit等多個靶點起到強效抑制作用,進而起到抑制腫瘤血管的生長和腫瘤生長的作用[9,10]。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11],安羅替尼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為多線化療失敗及耐藥后的難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法。還有研究報道[12],安羅替尼組的中位生存期(9.6月)高于安慰劑組(6.3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5.4月)高于安慰劑組(1.4月),與安慰劑組比較,安羅替尼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在總結相關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擬定本研究方案,進一步觀察真實世界中鹽酸安羅替尼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旨在為本病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鹽酸安羅替尼對本病的客觀緩解率為34.8%,疾病控制率為89.4%,且治療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情緒控制、活動、社會/家庭生活和其它得分均高于治療前,總得分也高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安羅替尼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紤]可能與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有關:①鹽酸安羅替尼通過有針對性的對血管形成和細胞增殖相關的激酶產生抑制作用,而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13];②采用分子靶向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避免了因化療等手段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進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鹽酸安羅替尼對NSCLC患者治療后高血壓的發(fā)生率最高,其次是手足綜合征和甲狀腺功能異常,其余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且有2例患者出現(xiàn)重度高血壓,經治療后均已好轉。因此,在采用鹽酸安羅替尼對本病患者治療時,要對發(fā)生率比較高的高血壓、手足綜合征等進行預防和注意,以免發(fā)生嚴重的后果。本研究還存在一些缺陷,如樣本量較小,未設對照組等,有待以后進一步完善研究。
綜上所述,安羅替尼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可為二、三線治療失敗及難治性患者提供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