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成長學習和智力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成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注重口語交際教學。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就將口語交際這一個板塊獨立了出來,并放在了《語文園地》之前。這足以證明教育部門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鑒于此,本文就將談一談基于生活情境談部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
關鍵詞:生活情境;部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
語文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一直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影響著其他科目的學習,還影響著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未來發(fā)展。而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最重要最基本的作用就在于溝通交流。故此,想要讓小學生學好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需要重視口語交際實踐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這樣才可以使語文教學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
在應試教育這個大背景下,不少小學語文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錯誤的認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加強理論文化教學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多采用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如說教式和灌輸式。這種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打消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甚至還會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畏懼感,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許多學生的天性被扼殺,潛力也無法被挖掘出來,學生只會機械的死記硬背,不敢提問,不敢質(zhì)疑,不敢與他人交流來往等等。這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學習成長。故而,教師就要正視目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現(xiàn)狀,要從問題出發(fā),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較弱,一些語文知識點又過于抽象,學生無法快速理解教師的意思,自然也無法跟上語文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習效率會大大降低。同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只一味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不足,也會降低教學效果,不利于良好開展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也無法有效拉近師生以及學生與同學之間的關系,無法有效疏導學生的心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發(fā)展成長。故而,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采用生活化教學,要為學生構建生活情境,這樣才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能促進學生其他各項能力的提升,比如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口語交際能力,而語文教學同時也離不開閱讀和寫作教學??梢哉f,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故此,教師就可以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到口語教學中,落實對學生口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
(一)運用生活情境展開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交際的興趣
口語交際能力主要注重交際二字,即要與別人有效溝通交流。交際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都可以進行溝通交流。在溝通交流這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中實現(xiàn)信息的轉(zhuǎn)化。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心理需求,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加深對教師及同學的認識,增進情感交流,有益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可以讓學生健康學習發(fā)展。因此,教師就可以運用生活情境來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激發(fā)出學生對交際的興趣,讓學生在與同學合作的期間進行磨合,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合作交際能力等。
比如教師在講述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內(nèi)容《家鄉(xiāng)的風俗》時,就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回憶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和地理風貌,以及特色文化等等。教師可以從自身出發(fā),有生活化的語言談一談自己的家鄉(xiāng),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之后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一些同學的家鄉(xiāng)資料,以圖片或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xiàn),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教學情境,帶動學生的情緒,增強學生的代入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這種氛圍中活躍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看法。在學生敘述的時候,教師和其他同學還可以時不時提出疑問,與敘述家鄉(xiāng)風貌的同學進行互動交流。如此一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自然會得到鍛煉提升,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fā),學習熱情也能夠被調(diào)動起來。
(二)利用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不用教師督促,學生也愿意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愿意深入探究語文的奧秘,并對語文學習一直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動力。不論是哪一個階段的學生,都對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尤其是小學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生當前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認知能力,以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來設計生活化的游戲活動,進而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師在開展《一起做游戲》這一部分口語交際內(nèi)容教學的時,就可以將游戲的元素融入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自主發(fā)揮想象,自主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活動。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幾個小組,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動力,讓學生愿意前身心投入到口語交際教學中。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也可以開展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活動。即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組成一組,其中一個學生比劃動作,另一個學生則根據(jù)同學比劃的動作來猜測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當然,這個活動不宜太難,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儲備,不能讓學生猜成語,但是可以讓學生猜動物。如同學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頭上,蹲著往前跳,學生就能馬上猜出這是兔子。之后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為什么會覺得是兔子,這時學生就會用自己的話語去解釋說明兔子的特征。如此一來,學生的表達能力就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三)借用生活情境融合多元評價,增強學生的口語技能
學習是一個整體過程,預習學習復習缺一不可。而評價又是復習的有效手段,可以讓學生在評價中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而有意識的解決問題,完善自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借用生活情境來融入多元化的評價,用以增強學生的口語技能。
比如教師在講述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口語交際《同讀一本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對讀過的書進行評價,可以暢所欲言,隨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是對文章整體內(nèi)容進行評價,或是對文章的人物角色進行評價,亦或是對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評價,還可以是自己對文章的感悟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口語技能就能得到顯著提升。而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給予學生表揚鼓勵,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想要積極推進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可以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并通過生活情境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或是利用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借用生活情境融合進行多元評價等,這樣就可以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口語技能。
參考文獻
[1] ?李水蓮.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新探[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227-228.
[2] ?陳安琪.基于生活情境談部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