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陽春
在“互聯網+”的概念推廣下,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融合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一股新浪潮,許多學校紛紛依托自身的教育資源,構建在線開放課程,推進課程資源共享,增進教育溝通與合作?;诖?,本文從現代教育發(fā)展形勢出發(fā),簡要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團隊建設、課程開發(fā)以及相關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期對高職院校的在線教育發(fā)展有所借鑒。
引言: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發(fā)展計劃的推進,在線開放課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逐漸受到了教育領域的關注。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和網絡學習平臺的迅速興起,有效拓展了教學時空,增強了課程的吸引力,激發(fā)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擴大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受益面,并推動了傳統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在這一發(fā)展形勢下,我國高職院校也紛紛開始了在線開放課程的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是面臨的問題也是多方面的。
1 高職院校的問題
隨著在線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部也制定了推進各級院校落實在線教育課程建設的相關方案,引導學校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打造線上“金課”。但是由于教學資源、教學管理體制等因素的限制,高職院校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卻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缺乏專業(yè)的課程開發(fā)團隊,一些教師在角色轉換中缺乏對在線課程的深入理解,簡單地將在線課程等同于傳統課堂的錄制,因此,在課程講解上難以體現在線課程短小精悍、主題鮮明的特征與優(yōu)勢,同時與教師配合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缺失也是影響課程質量的重要因素;課程建設缺乏系統規(guī)劃,從課程目標的設計一直到課程的評價與反饋都缺乏具體而有效的實踐標準,這不僅影響了在線課程的質量,也影響了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規(guī)劃的有效落實;課程建設缺乏必要的保障,組織保障、平臺保障、資金保障等難以落到實處,導致課程建設緩慢,缺乏必要的平臺支持,降低了課程的影響力。針對此,高職院校應深入分析新時代在線教育發(fā)展趨勢,切實結合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積極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
2 新時代下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思路
2.1 加強團隊建設,支持在線開放課程開發(fā)
2015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將“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的師資和技術人員培訓。依托高校、相關機構、專家組織和在線開放課程公共服務平臺,根據教師、學習者的需求變化和技術發(fā)展,開展課程建設、課程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應用等培訓?!弊鳛楫斍霸诰€課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基于此,高職院校應積極制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并加強團隊建設,以負責監(jiān)督、管理、協作課程開發(fā)中的各項問題。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主要依靠管理團隊、技術團隊、教學團隊以及保障團隊。在管理團隊建設中,學校應加強與專業(yè)教育平臺合作交流,利用已經具備一定經驗的管理團隊制定課程建設項目,指導學校課程開發(fā)的各項工作,并保證平臺的有效運行與課程成果的全面評價。在技術團隊建設中,高職院校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技術人員,加強對本校人力資源的開發(fā),另一方面還應做好招聘工作,選擇在視頻錄制、視頻剪輯、字幕加載、特效制作以及后期處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專業(yè)團隊,并與教學團隊相互配合,完成對在線課程的制作任務。在教學團隊建設中,高職院校需要依托本校師資力量,即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教學能力強,且能夠得到學生廣泛認可的教師成為在線課程的主講教師;根據課程錄制需要,設置助教角色,配合主講教師完成任務;定期展開對主講教師以及助教的培訓,結合在線開放課程特點促使其轉變思路,提高其適應課程錄制過程,同時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潛力,豐富在線課程形式。在保障團隊建設中,高職院校應根據組織機構,以及課程建設的具體需求組建工作小組,確保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能夠獲得政策支持以及資金保障。
2.2 立足校本資源,完善在線開放課程流程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化過程,高職院校為確保在線開放課程的質量,應結合校本資源,設計并完善課程建設過程,以推出在線“金課”,促進課程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在課程建設中,高職院校首先要重視課程目標,確定總體目標為:提高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機制改革,推動專業(yè)課程建設,加快課程資源信息網絡化建設進程,拓展職業(yè)院校教師混合式教學設計思路,積累在線開放課程的結構設計、資源建設、教學實踐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在總體目標的指導下結合具體課程進行細化與完善,提高教學目標的指導意義。其次,完善建設計劃,明確課程建設具體內容。管理團隊應積極推動立項,并結合校本資源優(yōu)勢,設計重點課程建設內容,其主要包括課程名稱、團隊構成、教材版本以及參考資料、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知識重難點、課堂設計環(huán)節(jié)、所需課時、教學評價等,隨著項目的推動,教師根據課時安排,逐步調整課程難度,實現教學內容的進階,一確保學習者能夠依托在線平臺完成系統培養(yǎng)。再次,做好課程選擇,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打造精品課程。當然,課程的選擇不是學校的自說自話,而是在嚴格的評價與審核中形成的,即各院校設計宣傳-教學團隊提出申請-學校進行課程對比與篩選-教務處審定-完善擬定課程,并決定進行在線課程建設。經過這一過程,學校不僅能夠更加清晰地定位自身的教育資源優(yōu)勢,更能夠有效保證對在線開放課程的支持,保證“金課”的品質。接下來,教學團隊與技術團隊合作,應根據課程要求進內容制作。教學團隊應根據課程內容初步擬定制作計劃,即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錄制的主要時間節(jié)點,錄制的地點以及對剪輯內容、特效設計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教學計劃的推動下,教學團隊與技術團隊開始錄制工作,教務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好跟蹤調查,監(jiān)督課程的錄制地點、錄制方式等是否按照呈現的教學計劃落實,以及課程內容是否與教學目標相契合;各環(huán)節(jié)完成對課程內容的審核后上傳教學平臺,形成在線開放課程。最后,展開教學交流。目前在線開放課程在教育領域依然屬于新興事物,高職院校在課程制作中會遇到諸多困難,各個環(huán)節(jié)在配合中必然也存在矛盾,基于此,學校在實踐中應積極推進教學交流工作,促使各部門之間圍繞統一目標相互合作,交換經驗,進而不斷提高課程建設質量。
2.3 加強組織管理,確保在線開放課程質量
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需要組織管理的有效保障。教育部門應發(fā)揮領導責任,組織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評估,組織“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課程質量提出明確標準,并支持各級學校組織管理工作的落實;高職院校應加強組織建設,并主動承擔起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與管理的主體責任,校方應兼顧信息化教育發(fā)展大局與院校的自身發(fā)展,從技術、人才、設備等多方面提供保障,同時結合課程開發(fā)需要,完善管理、激勵和評價機制,在打造在線“金課”的同時,也打造一批專業(yè)的教育、管理團隊;在線平臺應明確主體責任,與高職院校達成協議,做好課程推廣與宣傳,拓寬在線開放課程的影響。
3 結束語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依托“互聯網+”發(fā)展平臺打造優(yōu)質在線開放課程,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品質,推進課程資源開發(fā),實現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目前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其中存在諸多問題,針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團隊建設,打造專業(yè)化的在線教師隊伍;立足校本資源,完善在線開放課程流程;加強組織管理,從而提高在線開放課程整體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