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 范紅霞
摘 ?要:對于生豬肺臟病變的相關研究,目前在國內外發(fā)展研究中逐漸增多,但是對于屠宰生豬肺臟病變的研究還在進行延伸,為了對屠宰生豬肺臟檢疫進行相關性檢疫工作,在實驗中對湛江地區(qū)大量屠宰生豬肺臟病變進行觀察研究,對病變部位通過切片染色觀察。對屠宰生豬肺臟的病變數(shù)量和類型進行對比,對分析生豬肺臟病變起到輔助性作用,更為生豬屠宰檢疫工作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生豬;肺臟;病變
1豬肺臟的解剖結構
健康生豬的肺粉紅色,質輕而軟,富有彈性,分為左右兩肺。通常右肺比較大。肺門是支氣管、肺動脈、肺靜脈和神經(jīng)等出入肺臟的地方。這些通道組織被結締組織包圍在一起稱為肺根。左右肺都有三個面:肋面接觸胸腔側壁,有肋骨壓跡。縱隔面接觸縱隔,有心臟、食管,血管壓跡。膈面和橫膈膜接觸。肺臟的分葉:豬的肺臟左三右四共分七葉。左肺三葉:尖葉、心葉、隔葉;右肺四葉:尖葉、心葉、膈葉和內側的副葉。肺臟表面的漿膜是肺胸膜,肺胸膜的結締組織將肺臟分成若干錐體形小葉,底部朝向表面,頂部朝向肺門。
2.屠宰生豬肺臟病變的觀察
生豬的養(yǎng)殖階段,呼吸系統(tǒng)是比較容易發(fā)生疾病的系統(tǒng),特別是肺臟和胸膜,在近幾年來,因呼吸道問題導致的疾病讓養(yǎng)殖戶越發(fā)的頭疼,從而給農(nóng)戶帶來很大的損失。而在生豬屠宰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許多肺臟的病變,由于傳染性疾病很多都會通過肺部的病變表現(xiàn)出來,所以作為檢疫人員能否快速的通過觀察肺臟的病理特征,做出相應的檢疫處理至關重要。
2.1材料與方法
2.1.1儀器和試劑
輪轉式切片機:德國萊卡公司;顯微鏡:Nikon公司。
采樣工具:采樣袋、手術剪刀、鑷子、解剖刀、酒精燈、酒精棉、一次性無菌橡膠手套等。無水乙醇;氯化鈉;甲醛;二甲苯;生物切片石蠟;蘇木精;伊紅;中性樹膠。
2.1.2樣品采集記錄
在2013-5至2014-5期間,對某地區(qū)兩所生豬屠宰場屠宰的30個生豬畜群共計6000頭生豬進行采樣,其中4000頭生豬來自1號屠宰場的20個畜群,2000頭生豬來自2號屠宰場的10個畜群的。所有生豬均完成標準免疫程序,且體重大于120kg,年齡約7—8月齡。共采集有效的肺臟樣品5850份。在屠宰場檢疫崗位上,采集1×1cm的不同病變肺臟組織塊。快速將組織用紗布包好固定于10%中性甲醛液(5—10倍于組織體積),用于組織切片以及病理學觀察。
2.2病理剖檢
2.2.1懸掛觀察檢驗
從氣管環(huán)之間掛起肺臟器官,觀察肺的表面色澤、形態(tài)、大小有無異常,觸摸兩肺實質,檢查有無結節(jié)或硬變。
2.2.2剖檢左右支氣管淋巴結
用檢驗鉤鉤住靠近主動脈弓的左支氣管部分,稍向左拉,右手用刀切開動脈弓和氣管間的脂肪組織直到左支氣管分叉處,剖檢左支氣管淋巴結;在用檢驗鉤鉤住右肺尖葉,向左側拉,使其翻轉,在肺的尖葉和氣管之間緊靠氣管切開并檢查。有時還要剖檢縱隔淋巴結。
2.2.3對生豬進行平案檢查
先將肺放在檢驗臺上,肺臟的隔面向上,左肺在檢驗人員左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主動脈靠近支氣管部分,其余三指托住左肺隔面,然后稍向外翻,就可以按懸掛檢驗方法剖檢左支氣管淋巴結。然后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右肺尖葉的基部,其余手指和手掌托住肺心葉隔面,提起肺臟并向內翻轉,就可以使得尖葉,右肺隔葉基部和支氣管分叉處露出。
(1)組織塊的修整和沖洗:將固定好的肺臟組織用外科手術刀片將組織塊分別切成厚約5mm左右的薄塊,把修整好的肺臟組織塊放到大燒杯中并用紗布包緊瓶口,在紗布中央切開一小口放入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與水龍頭連接來沖洗,時間約12h左右,之后放到各級濃度酒精中進行組織的脫水。
(2)載玻片的處理:1.清洗,將載玻片放于含有洗衣粉的自來水中浸泡2h,用擦鏡紙清洗表面,晾干后在酸缸中浸泡24h。自來水沖洗數(shù)次后,用蒸餾水洗三次,再置于無水乙醇中浸泡24h,最后再用蒸餾水清洗三次,用干凈的紗布擦干即可,2.粘片劑包被,用彎嘴鑷子將擦干凈的載玻片小心垂直放入盛有50倍丙酮稀釋的APES溶液中,停留20s,取出,放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上下提拉,直至提出玻片時蒸餾水從玻片兩邊聚集到中間成一條線流下,然后將載玻片取出放入37℃溫箱晾干即可。
(3)組織塊的脫水和透明:組織塊每前移一次,都先將組織上的殘留液體用干凈的吸水濾紙吸干,以免影響酒精和二甲苯的濃度。根據(jù)肺臟組織的特性,二甲苯透明時間約在7min左右。透明時間太短二甲苯無法完全滲透組織,時間太長容易使組織變脆,切片的時候,容易把組織切碎,無法切出完整的組織形態(tài)結構。
(4)肺臟組織塊的浸蠟與包埋:將已透明好的肺臟組織塊移入熔化的石蠟內,置于58℃的電熱恒溫干燥箱內,并使其溫度保持恒溫,然后將透明好的的肺臟組織塊放入蠟杯。將包埋盒放在已經(jīng)加熱的溫臺上,從溫箱中取出盛放純凈石蠟的蠟杯,倒入包埋盒中,迅速輕輕地將組織平放于紙盒底部,用鑷子把組織排列整齊。等石蠟完全凝固后即可取出蠟塊進行切片。
(5)石蠟切片的制作:切片前先修整蠟塊,切去組織周圍過多的石蠟,留下約3mm寬度。將修整好的蠟塊固定在木塊上,調整石蠟塊與刀口之間的角度與位置,刀片與石蠟切片約成巧度左右。切片厚度為5 m。調整好后勻速轉動把手,進行切片。切出完整的蠟片后用毛筆將其放入溫水浴展片機內展開,取一片蒸餾水清洗過的載玻片,一端放入水中慢慢靠近展好的蠟片使其貼在載玻片上。然后把載玻片放在平盤上編好記號,置于65℃烤片機溫箱中烘干,每個組織塊撈片2——3張,1一1.5h干燥后取出存放于切片盒待染。
(6)將染完色的組織切片從(二甲苯II)中取出,用吸水濾紙或紗布擦去材料周圍多余的二甲苯。在材料中央滴一小滴中性加拿大樹膠,然后,用鑷子加蓋蓋玻片從樹膠的一側傾斜放入蓋玻片,以便避免樹膠中產(chǎn)生氣泡,影響組織鏡檢觀察。切片封好后,放在切片托盤上自然干燥24h后,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
3.結果
3.1肺臟病變統(tǒng)計
對8850頭生豬肺臟樣品進行觀察,記錄,統(tǒng)計,病變肺臟數(shù)量是3215頭,占到總數(shù)的36.3%;類型主要有氣腫,淤血,出血,混合感染(肉變),水腫和不同類型的肺炎等。其中肺炎占病變肺臟的最大比例,比例為42.5%,肺出血次之,比例為35.7%。
3.2剖檢病變
圖A為正常肺臟,顏色正常,邊緣清晰,無壞死,出血。圖B:兩側肺臟尖葉、心葉、隔葉散在分布著多個斑塊狀、大小不一紅的病灶,病灶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分明,外觀呈紅褐色,質地變實。圖C:兩側肺隔葉可見大面積病灶,呈橘紅色,有的呈暗紅色,病灶呈實變狀。圖D:肺臟紫紅色,體積增大,質地變韌,重量增加,肺臟的表面有散在的出血點。圖E:肺腫大,間質增寬,質地實在,有明顯的肝變區(qū),肺胸膜附有纖維素薄膜,呈淡黃色。
4.討論
4.1不同肺臟病變的鑒別
在D圖中,從眼觀上看肺臟呈紫紅色,體積變大,質地變韌,重量增加,胸膜由于緊張而變得閃光,切面的氣管和組織內混有泡沫血液的樣品。說明該病變可能是肺出血或是肺淤血的病變。若是肺淤血,則有可能發(fā)生于左心功能不全,導致肺靜脈血回流左心房時受到阻礙而滯留在肺臟,使得肺臟體積變大呈紫紅色。若是肺出血,則有可能是由寄生蟲、電麻、豬瘟等傳染病這三個原因引起。寄生蟲移行到肺部引起的出血,如:蛔蟲,細頸囊尾蝴,肺絲蟲等。電麻引起的肺出血導致肺臟的尖葉,心葉,隔葉的背側緣被摸下出血新鮮的出血點,并且支氣管淋巴結也會出血。豬瘟等傳染性疾病引起的肺出血表現(xiàn)為肺臟漿膜面出血斑或噴血狀的出血,而且在尖葉,心葉,隔葉有發(fā)生肺炎。
在E圖中,從肉眼看肺臟腫大,間質增寬,質地實在,有明顯的肝變區(qū),肺胸膜附有纖維素薄膜,呈淡黃色。從形態(tài)上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充血期、紅色肝變期、灰色肝變區(qū)、消散期。而該圖中的病變應該是處于紅色肝變區(qū)。若是充血期,肺臟顏色是暗紅色,腫大,硬度適中,在顯微鏡下觀察只有少量紅細胞,肺泡壁也沖血,肺泡內有粉紅色液體。若是灰色肝變區(qū),肺臟顏色已轉為灰紅或灰色,呈顆粒狀外表,切面干燥,在顯微鏡下,肺泡壁的充血程度就較輕微,肺抱內有團狀纖維素,而中性粒細胞和紅細胞已經(jīng)消失,由于充血的減輕和出血消失才導致灰色肝變。若是消散期,此時的肺臟灰黃色,質軟,呈半透明,顯微鏡下,肺泡壁血管己經(jīng)恢復通血,上皮再生,肺泡腔內的纖維素開始溶解,白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解,氣體進入肺泡。
4.2造成病變假象的可能人為因素
4.2.1加工引起出血性變化與病理性出血變化
肺臟嗆血是指在刺殺放血過程中,血液被豬吸進肺臟,發(fā)生在一側或兩側肺的背側緣有時限于肺的尖葉,嗆血區(qū)大小不一,暗紅色,有彈性,切面鮮紅或暗紅,支氣管內有凝血塊。嗆血部位水中不下沉。支氣管淋巴結一般不腫大。電麻出血是由于電麻的電壓過高或者電麻時間過長,引起的全身多個器官出血,其中肺臟比較明顯。在肺臟的胸膜下以及實質中,散在大小不一的鮮紅色出血點。如果同時吸入燙毛池的污水,出血點色澤變暗。而病理性出血則是散在肺的表面,出血點數(shù)量一般不多,但豬瘟出血點大或出血性浸潤,支氣管淋巴結出血,其他臟器也會出血病變。
4.2.2加工引起水腫變化與肺水腫、肺炎性水腫
豬在刺殺放血以后處于瀕死期被投入燙毛池熱水中,湯池中的臟水被吸入或者壓入肺臟稱為嗆水。嗆水多墮積于尖葉或其他肺葉下垂部分,呈淺灰色或黃褐色,透明,濕潤。切開流出多量溫熱渾濁液體,可能混有湯池雜物,支氣管無異常變化。而肺水腫在各個肺葉都能發(fā)生,肺臟膨大,蒼白,同時存在淤血呈暗紅色,被摸光亮濕潤,間質增寬,膠樣浸潤,切面流出泡沫狀液體。支氣管淋巴結充血,水腫。而肺炎常對稱性發(fā)生在尖葉心葉、中間葉和隔葉前緣,主要見于急性氣喘病。肉眼觀察病區(qū)紫色,質地較硬,外觀半透明,膠樣浸潤狀,支氣管淋巴結顯著腫大,切面多汁質地較硬,可有出血。
參考文獻
[1] ?林凌.屠宰生豬肺臟眼觀病變的統(tǒng)計與分析[J].福建畜牧獸醫(yī),2014,(4):11-12.
[2] ?方銳炯,廖振啟.生豬屠宰檢疫中常見淋巴結病變及診斷意義[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24)
[3] ?劉紫金.生豬屠宰肺臟檢疫要點和處理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4,(8):184-184.
[4] ?覃曉菲.高頻振蕩通氣對急性肺損傷新生豬肺功能及病理影響的研究[D].南華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