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燕
【摘要】? 在核心素養(yǎng)下,以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為研究點,通過采用精心設置閱讀教學技巧、強化師生互動、選讀精讀速讀結合三個方面的提高策略,以全面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積累的能力、閱讀的習慣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對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農村小學 低年級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095-02
0
2019年9月,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會的舉行,對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和表現以及落實路徑等進行了闡述。即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所具備的,能夠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關鍵能力和高貴品格,是一種關于學生知識和情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步入新時代,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尋找學生所具備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為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等提供支柱。因此,文章在核心素養(yǎng)下,以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為研究點,對如何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積累的能力、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等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滿足核心素養(yǎng)下社會對于學生提出的各項需求。
一、精心設置閱讀教學技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農村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的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因此,為了能夠幫助低年級小學生快速的掌握閱讀內容,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過程中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設置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在讓學生中激發(fā)起閱讀的興趣后,能夠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儲備。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中國美食》這節(jié)內容時,農村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小學生了解到閱讀的主要內容:“全文以中國人的家常美食為載體,對菜肴和主食等進行的概括”,讓我們通過閱讀看看里面有沒有我們經常吃的、自己愛吃的美食,并且還能夠掌握中國美食制作的方法,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于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的學習興趣。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讓小學生們觀看到新年來臨時爸爸媽媽在廚房張羅各種美食圖片或者視頻。然后在進行自由交流,讓學生猜猜媽媽會做什么拿手的美食。其次,學生們在交流之后,書寫課題,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然后讓學生在自由讀文的過程中對課本中介紹的美食進行羅列,并閱讀這些美食名稱。學生們借助拼音或者插圖等進行重點的閱讀,從而不僅需要讀準字音,還需要保障詞語的連續(xù)性。最后,同桌之間進行互動,對于出現的錯誤讀音等及時的更正。然后開展師生配合讀,教師出示菜肴名稱后,對每一樣制作美食的方法進行講解,在開展讀寫結合基礎上,讓每一位學生對自己喜歡的菜進行自由的交流,然而在運用短視頻的方法,將制作方法錄制成一個小片子、并利用課余的時間與家長共同完成。由此可見,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儲備,還能夠提高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對文字的理解,特別是對煎、炒、煮、蒸等烹飪方法的掌握,理解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
二、強化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
農村語文課堂中閱讀教學過程中一般主要采取教師引導閱讀的方法,這種閱讀的方法并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提高閱讀的興趣。相反這種傳統的灌輸式閱讀方法略顯乏味,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出現走神的現象,想要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就顯得更加困難。因此在閱讀課堂中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節(jié)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和懂得奉獻,養(yǎng)成樂于奉獻的精神,成為主動關心別人的孩子,以講故事的形式調動教學的氛圍,并設置多元的學習形式,使閱讀內容更加生動和有趣,提高閱讀的質量。首先,激趣導入。以問答的形式讓學生在熟讀之后,運用講故事的方法對雷鋒叔叔做的每一件好事敘述出來,這些故事是否值得我們學習。其次,自讀文章后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生僻字,運用闖關大比拼的方式,讓學生對出示的字詞進行認讀。然后運用獎勵小紅花的方式,看誰掌握和猜對的字詞最多。然后,教師對文章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相互討論“哪里需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在哪里?!敝斜磉_的含義?!拔覀儜搹哪睦镎业嚼卒h叔叔?”“我們身邊是否有雷鋒叔叔呢?”最后,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讓學生對雷鋒叔叔的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在閱讀中擔當小記者的角色,有感情的將雷鋒叔叔的事跡講給自己的父母,這對培養(yǎng)他們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培養(yǎng)他們樂于奉獻的精神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選讀精讀速讀結合,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核心素養(yǎng)中提出的只有讓學生愛上讀書,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才能提升閱讀的效果,才能主動的進行閱讀。但是由于一些農村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只是利用課上的五分鐘或者課下的復習時間對文章進行粗略的閱讀,使得閱讀的效果并不顯著,長此以往學生并不愿意主動的進行閱讀。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一)選讀
選讀更多的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需求選讀一些與文章相關的內容、片段和文章,從而達到一種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在網上查找相關的閱讀資料,對自己感興趣的片段進行運用,并運用自己的語言,在課堂中講述自己了解的關于太空的事情。然后,學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描寫關于宇航員吃飯、喝水、走路、刷牙的趣事。這種方式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更多的語文知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的能力。
(二)精讀
精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為重要的手段。學生通過對重點段落、逐字逐句的開展熟讀文章。通過由表及里,逐字的理解到每一句含義。針對于一些文章,它的語言趣味性強,情節(jié)生動。教師借助這些作品,指導學生進行精讀,幫助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中去,從而調動多種感官,做到視覺與感官的相互統一,讓學生邊讀邊想,逐步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時也能夠掌握精讀技巧,在對重點字詞和重點語句進行的分析后,能夠增強對文章的記憶。例如:在學習《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節(jié)內容時的,“鄧爺爺精心挑選了一顆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入.....他覺得樹苗不是很直。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通過這些動作的描寫,“挖、選、移、扶”等動詞了解到鄧爺爺植樹的過程。學生通過邊想邊讀鄧爺爺植樹的場景,能夠體會到一個已經高達80多歲老人植樹的不易和做事過程中的認真和嚴謹,讓學生了解到,植樹綠化要一代代傳承下去的重大使命,保護祖國需要我們每一個的參與。
(三)速讀
速度方法主要是指學生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掌握自己文章的重點內容。“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等詞語都是對速讀能力的提倡。通過運用速讀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相關的信息。其中速讀方法就是通過在閱讀過程中,對眼中看到的文字或者圖片等能夠通過大腦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再現,進而產生相應的反應后,能夠快速的捕捉到想要的信息。例如:教師采取一些訓練,讓學生養(yǎng)成速讀的習慣。教師通過卡片速讀的方式,迅速讀出詞語卡片中字數,當卡片出現時能夠聚集學生的焦點,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的猜詞語上。久而久之,這種訓練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字詞,為之后的閱讀提供了重要保障。
由此可見,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從課堂入手,在閱讀教學中通過課堂引導,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個性特征等,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小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更多生僻字,讀通文意后,能夠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全面提升語文閱讀的能力。以上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農村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探索核心素養(yǎng)下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提升的重要舉措。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提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素養(yǎng)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2274)】
[ 參? 考? 文? 獻 ]
[1]孫秀娟.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語言訓練點的策略[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619-621.
[2]王連梅.讓閱讀凈化心靈——談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中的德育滲透[J].名師在線,2020(10):89-90.
[3]方建昌.低年級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甘肅教育,2020(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