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學前舞蹈教育游戲化教學展開深入研究,先闡述了其原則,然后重點介紹了幾點有效的教學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選擇幼兒舞蹈教材、加強生活化處理的滲透、加強游戲化教學情景的構建、優(yōu)化評價方式等,彰顯出游戲化教學的實施價值,實現(xiàn)與學前舞蹈教育的緊密融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前舞蹈教育;游戲化教學;完善措施
對于學前舞蹈教學游戲化來說,主要是指在學前舞蹈教學中,要加強游戲化教學的融合,借助游戲化形式,促進學前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游戲化,既要求在舞蹈教學中得到融合,而且也要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中進行體現(xiàn)。舞蹈教學的開展,對于教師而言,要對幼兒學習進行引導,保證幼兒對藝術美形成正確的認識,深化舞蹈教學的精髓。游戲化舞蹈教學的開展,可以不斷提高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將幼兒的思維空間拓展開來,在團隊合作中收獲感動和快樂,為幼兒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一、學前舞蹈教育游戲化教學的原則分析
(一)彰顯出幼兒的主體性地位
在學前舞蹈教學中,要將幼兒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出來,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fā),為教學提供依據(jù),確保舞蹈教學內容具有良好的趣味性,激發(fā)出幼兒的舞蹈學習興趣,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對幼兒舞蹈學習熱情進行積極調動,從而確保幼兒舞蹈學習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
(二)明確幼兒舞蹈教育原則
一些幼兒園教師認為舞蹈教學,旨在為幼兒未來進行跑、跳等活動奠定基礎,將幼兒的肢體能力提升上來,在幼兒舞蹈教學中,不僅可以將幼兒的身體素質提升上來,而且還可以使幼兒感受到舞蹈藝術的內涵【1】,使幼兒充分認識到舞蹈的藝術魅力,從而為幼兒的藝術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
(三)落實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
幼兒的特殊性比較明顯,所以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舞蹈教學方式,旨在將舞蹈教學的趣味性發(fā)揮出來,使幼兒高度熱愛舞蹈,萌發(fā)高漲的舞蹈學習熱情和潛能。
二、學前舞蹈教育游戲化教學的完善措施
(一)合理選擇幼兒舞蹈教材
在學前舞蹈教學中,要合理化選擇舞蹈教材,將舞蹈教材中的趣味部分挖掘出來,進一步展示出舞蹈教學的魅力所在。在選擇舞蹈教材方面,要確保直觀性和童真性原則的落實,針對舞蹈教材中的趣味環(huán)節(jié),要加強游戲化處理。比如教師的教學方面,一些動作有著一定的意義,如教師將食指放在嘴上,代表要求幼兒要保持安靜,再如教師做鼓掌的動作,代表贊揚或認可幼兒。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動作,以此來展示出教材中的一些教學內容,確保舞蹈語言表達力的不斷提升,確保幼兒高度理解和認知。
比如在學習《小燕子》時,教師可以借助不同動作,以此來對歌曲中的不同內容予以展示,教師張開兩個手臂,上下擺動,這是小燕子的象征。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這些動作進行模仿,通過幼兒自身的模仿,可以激發(fā)出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表達出歌曲的內容【2】,彰顯出幼兒濃厚的學習熱情。
(二)加強生活化處理的滲透
一般來說,藝術和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生活中,衍生出了較多的舞蹈動作,所以教師要引導幼兒注重觀察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幼兒生活與舞蹈動作結合在一起,構建趣味性的舞蹈教學氛圍,在生活化場景中,使幼兒感受到舞蹈帶來的快樂。
比如:教師在《采蘑菇的小姑娘》中,可以組織幼兒深入戶外,加深幼兒對采摘生活的體驗和感知,保障幼兒充分了解采摘蘑菇的動作,從而專業(yè)投入到動作學習中。
此外,還要加強各種材料的靈活運用。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合理使用各種材料,比如教師可以對礦泉水瓶和盆子等材料進行利用,幼兒自身要結合舞蹈動作,打擊樂器,將幼兒對舞蹈學習熱情提升上來。再如在扭秧歌的相關動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幼兒腰上系上絲綢,引導幼兒同步進行動作的學習,和舞動絲綢,使幼兒感受扭秧歌舞蹈中的快樂。
(三)加強游戲化教學情景的構建
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要加強游戲化場景的構建,使幼兒在游戲中有效學習舞蹈動作,集中整合舞蹈動作和游戲,使之成為統(tǒng)一整體,激發(fā)出幼兒對舞蹈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我的身體》舞蹈時,在歌詞中,可以對舞蹈動作的低頭、踢腿等動作進行了解,要想確保幼兒對動作進行高度掌握,教師要對歌詞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為組織幼兒游戲創(chuàng)造條件,幼兒要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一一說出身體的各個部位,然后對順序進行打亂,借助搶答的形式再進行敘說。基于此,不僅可以為幼兒舞蹈動作的學習帶來便捷,而且還有助于舞蹈學習效率的提升。
(四)優(yōu)化評價方式
在游戲化教學中,游戲化評價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傳統(tǒng)評價方式,其差異性較為顯著,如評價形式更具有多樣性特點,而且評價內容更加全面。首先,要基于不同評價視角正確看待游戲活動,比如加強競賽形式的應用,以此來對幼兒的舞蹈藝術水平加以評價,借助接龍形式,對幼兒是否正確理解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在具體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內容出發(fā),對傳統(tǒng)游戲玩法進行借鑒和參考,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游戲規(guī)則,加強自然情境的創(chuàng)設【3】,并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分析,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擊鼓傳花形式也是不錯的評價方式,如教師要進行悉心指導,使幼兒主動對自己的動作進行評價,或者采取幼兒相互評價方式,此外親子課堂中,家長的積極參與,也是重要的評價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游戲的評價方式內容,要確保高度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fā),如創(chuàng)造能力和肢體語言的理解能力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舞蹈教育中,要想保證幼兒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要注重游戲化教學的合理應用,對幼兒舞蹈學習熱情進行激發(fā),將舞蹈教材中的趣味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出來,并將實際生活場景和舞蹈教學結合在一起,賦予舞蹈教學生活化氣息,以此來確保幼兒舞蹈學習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使舞蹈教學和游戲化教學成為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
參考文獻
[1]?楊濤.基于幼兒舞蹈教育現(xiàn)狀對幼兒學前專業(yè)舞蹈教學的改革探究[J].中外企業(yè)家,2020(12):203.
[2]?夏芯童.談舞蹈的美育功能——對幼兒舞蹈教育的認識[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63.
[3]?王嘉歆婳.游戲化策略在幼兒音樂舞蹈教學中運用的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20(06):133+138.
[4]?張汝琳.幼兒舞蹈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具體實施路徑[J].北方音樂,2019,39(20):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