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教學策略的分析,探討性提出了體育課教學中融入德育內容的途徑與方法,使德育內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體育與德育的有機給合,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體育
一、中學體育教育對德育的重要作用
完善的中學教育教學中,德育是靈魂,而體育則是全面發(fā)展的有力保證,具有為德育提供健康而又精力充沛的受教主體的重要作用。體育教育首先包含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次還包含著意志情感教育、挫折教育、體育活動中的拼搏精神和堅強毅力??傊w育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宗旨是為社會培養(yǎng)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全面型人才。從體育教材的性質來看,具有鮮明的德育特點,從體育課“身教勝于言教”的特點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yōu)勢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五大教學目標,除了突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三個方面外,更加具體并強調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見,體育課程同德育、智育是緊密相聯(lián)的,除了擔負著向學生傳授體育與健康知識外,還擔負著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顯然,德育教育已經成為體育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本身就具有廣泛的、較強的思想性和豐富的教育因素,它處處與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質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其特點是寓教育于體育活動中,同其他學科比較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和得天獨厚的條件。體育學科的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它與其他教學活動的區(qū)別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主要通過思想活動來學習和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思想品德教育多以說教為主,多運用講授法、談話法、講座法、讀書指導法等方法。在現(xiàn)代的教育中,多數(shù)文化理論教育的古板性使得學生對其本身就有一種潛意識的排斥,如果再在其中加入同樣沒有激情的德育教育,只會事倍功半。而體育學科的教學則是以教師思想活動為基礎,以身體活動為主要手段來傳授和掌握知識、技術、技能,體育項目本身又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體育教學是將學生品德的教育寓于學生身體活動之中的。它既有講授體育理論知識的室內課,又有傳授體育技能的室外課,多采用練習法、游戲法和矯正法等多種方法進行。學生的各種思想意識、言行、個性、愛好、意志品質等一般不是表現(xiàn)在口頭上,而更多時候是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中表露出來的。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反映出來的言行,因勢利導,及時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既具體又實際,其事半功倍效果是其它學科所不及的。
三、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
(一)結合課堂常規(guī)進行德育教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是體育教學中學生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的措施和要求,它不僅能保證課堂教學秩序和教學活動能順利地進行,同時還能產生作用很大的思想教育效果。它的內容包括:考勤制度、師生問好、著裝規(guī)定、安全教育等方面。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的過程也是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過程。課堂常規(guī)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關鍵要靈活多樣,結合實際,因勢利導,這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結合教學內容和特點進行德育教育中學體育教學的每項內容都有其鮮明獨特的教育性,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進行教育。如進行隊列練習時,強調注意力集中,嚴肅認真,步調一致的教育;通過各類集體項目比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田徑項目注重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精神。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求知欲望,引導和啟發(fā)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滲透。
(三)結合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進行德育教育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是思想活動和個性情感的真實寫照。為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行為表現(xiàn)和心理狀態(tài),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教育和疏導。如在課堂的統(tǒng)一練習內容中,有的積極參與,有的置身事外,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及時進行表揚或教育,熱情地激發(fā),耐心地引導,使個人融入集體,從而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四)結合偶發(fā)事件進行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影響到教學效果和學生德育的突發(fā)事件。體育教學中的突發(fā)事件如果得不到合理及時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如:學生之間產生沖突、集體間有摩擦等。由于突發(fā)事件具有突發(fā)性和暫時性,這就要求教師做教育的有心人,密切關注學生的行動和表現(xiàn),并及時抓住課堂中出現(xiàn)的突發(fā)事件,迅速抓住事件本質,合理地將其解決,不斷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途徑有很多,要想取得良好德育效果就必須選擇一定的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內容體驗法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練習手段,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育項目本身又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如學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實踐中磨練意志品質,在體操的練習中得到美的享受,在體育游戲中愉悅身心。教師應根據(jù)體育教學的特點,有目的地實施德育,使學生在實踐中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
2、競爭策略激勵法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經常采用激勵競爭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語言激勵、體態(tài)暗示等手段來對學生進行鼓勵,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用此法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使其正確地面對競爭與勝負,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又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與此同時,還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必須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
3、情感策略投入法體育教學是教師引和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意志、興趣、能力的心理交流過程。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進行交流,如對動作不協(xié)調的學生多加鼓勵,對生病學生多給溫暖;經常進行師生交心活動,多表揚少批評等手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學生會自覺愉快地接受,甚至還能轉化為學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這種和諧、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學氣氛中,才能起到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作用。
五、結束語中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積極的意識、正確的觀念和堅韌的意志的最佳階段或關鍵時期,是其行為習慣、性格特征、意志品質、思想意識、思維方式的形成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每位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挖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素材,結合實際情況、捕捉有利的時機、采取有效手段,把德育內容融入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使德育教育寓教于樂、寓教于景、情景交融,體現(xiàn)體育教學潛在的價值,實現(xiàn)兩者的有機滲透,使學生的體育與德育相互促進,不斷發(fā)展。因此,作為體育教師,牢固樹立“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愛護和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整個體育教育之中,對學生開展有效、及時的疏導和調節(jié),真正作到寓德育于體育教育之中。
參考文獻
[1]?段炳容. 淺談中學體育課的德育滲透[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張志勇. 體育教學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