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啦啦操傳入我國雖然有二十余年,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各學校的歡迎,但是在中小學的開展和普及率并不高。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分析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的價值,主要談論了啦啦操運動在健康、審美、育人和文化等方面的價值,以及基于這些教學價值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的教育實施策略,針對性地制定啦啦宣傳教育和教學方案,讓更多的中小學生能喜愛這項運動,并愿自覺參與,為推動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中小學?啦啦操?教學價值
20世紀,現(xiàn)代啦啦操在美國逐漸興起,并發(fā)展成為一項新興的時尚體育運動。我國1997年引入啦啦操,借助于CBA賽場的開始和中場休息時表演的形式進入觀眾視野。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雖然有了自己的競賽規(guī)程和組織體系,部分高校也均開設了啦啦操相關課程,但普及程度仍存在滯后性,部分地區(qū)、中小學啦啦操發(fā)展相對滯后。啦啦操對于部分中小學教師和學生來說還比較新鮮,由于認識程度不夠而制約了啦啦操的育人價值。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可以從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等方面讓啦啦操被更多學生認識、喜歡,從而促進啦啦操的教學價值得以實現(xiàn)。
一、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的價值
1.促進身心健康價值
中小學階段正是青少年發(fā)育成長的黃金時期和關鍵時期,身體和心理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變化和成長,因此學校教育、環(huán)境,甚至每一門學科的教育都對青少年有不同的影響。啦啦操是集音樂、體操、舞蹈、技巧、跳躍等動作一體的新興體育運動,它也是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體現(xiàn),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能彌補中小學素質教育中學校體育的短板和不足,從體質和心理健康兩方面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首先在體質健康方面,啦啦操結合舞蹈、技巧、跳躍等動作,對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經常參與啦啦操運動,能有效地促進肌肉力量增強、骨骼生長發(fā)育,提高心肺功能,同時還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其次,在心理健康方面,啦啦操運動要求參與者無論是在進行練習還是表演時,都要保持自然而純真的微笑,因此被譽為“歡笑運動”。這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狀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不僅深深影響參與者本身,也感染著周圍的觀眾和朋友,能有效地幫助其消除工作、學習的壓力和沮喪、煩悶、失落等不良情緒,從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2.提升藝術審美價值
啦啦操融合了舞蹈、音樂、體操和服裝道具等元素,音樂或動感、或輕快,服裝或民族、或時尚,舞蹈風格有爵士、街舞等,道具有花球、彩旗等,這幾種元素的融合,在感官上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通過練習啦啦操,首先身姿體態(tài)就很健美,男生挺拔健碩,女生優(yōu)美有型,表演中的每個跳躍、每個托舉動作都能感受到力與美的結合。其次,在音樂的伴奏下,肢體動作與多種元素的融合,呈現(xiàn)的是積極向上的精神,營造的是青春洋溢的氛圍,帶給參與者的是無論表演還是生活都透露著自信向上健康美和藝術氣息,帶給觀眾的則是一種美的享受與體驗。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能給學生提供體驗美、審視美的機會,讓其在啦啦操運動美的熏染下提高審美能力,形成正確審美取向。
3.培養(yǎng)團隊意識價值
啦啦操作為集體運動項目,團隊協(xié)作是必不可少的,每次表演的成功離不開整體的協(xié)調一致和齊心協(xié)力,因為啦啦操運動的關鍵因素是安全和時間,其中最關鍵的是安全,每一次成功的拋接、托舉都需要隊員的默契、信任與配合。在一定的時間里,實現(xiàn)動作、音樂整齊劃一的配合,完成一套完美的啦啦操表演亦是離不開團隊協(xié)作。除此之外,獨生子女居多的環(huán)境和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讓不少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因此,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有助于學生之間構建和諧的團隊友誼和氛圍,樹立正確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和諧的團隊合作中促進自我修養(yǎng)的發(fā)展與完善,實現(xiàn)自我人格的全面發(fā)展,進而為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4.豐富校園文化價值
校園文化是多層次、立體化的有機整體,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往往體現(xiàn)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群體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發(fā)展的重要催化劑,對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和校園精神面貌的凸顯具有重要影響。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體育運動,自發(fā)展以來,其創(chuàng)意的動作編排、動感十足的韻律和活力四射的表演所營造的熱情洋溢的氛圍,在不斷地傳遞著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和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對于學校來說是一種極好的教育素材和精神財富。因此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是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推動校園文化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拓展校園體育文化的構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的教育實施策略
1.加強對啦啦操項目的宣傳,推動啦啦操課程的實施
由于大部分師生對啦啦操的認識度不夠,從而限制了啦啦操的推廣與普及,中小學要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首先要加強對啦啦操項目的深度宣傳,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進行宣傳,從而推動啦啦操課程的實施與推廣。橫向上可以通過啦啦操表演、比賽,將啦啦操課程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編入日常體育教學計劃,作為常規(guī)性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等形式,充分發(fā)揮大課間和陽光體育活動的作用,對啦啦操的動作技術、發(fā)展歷史、項目特點等淺層次知識進行宣傳。其次,縱向上可以加深對啦啦操項目中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和價值魅力的宣傳教育,讓學生感受到啦啦操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力量,提高學生參與啦啦操項目的興趣和積極性。再者,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化時代這個大背景,更有針對性地拓展啦啦操項目的宣傳手段和宣傳載體,從而進一步推動啦啦操課程在中小學中的實施,加深學生對該項目的認識和喜愛。
2.優(yōu)化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fā)普遍適應性的校本教材
目前中小學的啦啦操教學體系還很不完善,教學內容單一乏味,教學方法呆板無趣,無論是理論教學內容還是實踐課程內容的建設都不夠完善,所以在啦啦操項目教學的開展中有許多需要注意事項。首先,既要重視啦啦操理論教學內容的建設,如啦啦操的文化背景、內涵、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等,又要重視啦啦操實踐教學內容的建設,如形體、肌肉力量、技術動作、神情等內容都需要反復訓練和實踐。其次,還要將教學內容細化到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道具的使用,服裝、口號和隊旗的設計與選擇等方面。完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只是基礎,還需要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針對中小學不同學段學生的不同特點,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分層教學、分組教學、“一對一”指導和整體教學的有機結合,既鍛煉學生自我學習與創(chuàng)造的獨立意識,又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同時,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電子設備進行示范教學和慢動作錄像,采取綜合性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啦啦操項目教學的實踐。針對中小學的不同學情,在國家開發(fā)專項教材的基礎上,可以以學?;蛘邊^(qū)屬為單位開發(fā)普遍適應本地區(qū)和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結合本地或本校的特色文化和學情特點,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3.注重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的提升,為啦啦操項目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
目前中小學啦啦操教師隊伍的教師極少是專業(yè)的啦啦操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對啦啦操精髓的理解和認知不夠深入,要推動啦啦操項目的健康發(fā)展則需要從教師隊伍的建設抓起。注重教師隊伍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可以通過選派一些有資質和有潛力的教師進行啦啦操的專業(yè)培訓和系統(tǒng)學習,也可以通過聘請專業(yè)的啦啦操教師或教練來校指導和傳授,有條件的學校和地區(qū)可以通過人才交流或引進的方式引進啦啦操教學的專業(yè)人才。當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動啦啦操項目教學的開展。
三、結語
啦啦操雖是一項新興體育項目,因其在促進身心健康、提升審美、育人團結和豐富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價值,在中小學開展該項目教學是必然趨勢。所以,有各中小學應重視啦啦操項目的推廣與教學,讓更多師生深入認識啦啦操,感受啦啦操的價值魅力,并針對性地制訂啦啦宣傳教育和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fā)普遍適應性的校本教材,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素質,讓啦啦操在中小學生中發(fā)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慧莉.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報,2013,47(3):96-100.
[2]丁輝.校園啦啦操運動的推廣價值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6).
[3]齊嬌嬌.啦啦操的體育文化價值研究[J].運動訓練學,2015,5(28).
[4]孟凡花.校園啦啦操教育價值與課程化實施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6,15(4).
[5]許劍,曾秀霞,吳炎軍.高校開展啦啦操項目教學的價值分析[J].學校體育學,2018,8(9).
[6]張鵬.中小學開展啦啦操的必要性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9,9(11).
作者簡介
孫靈芝(1996.2.8—),女,侗族,湖南省長沙市,長沙市望城區(qū)長郡月亮島學校,本科,初級,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