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黨支部緊緊圍繞上級黨委的總體工作思路,深化思想工作,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不斷結合工作實際,立足學科優(yōu)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思想為指導,本季度因新冠疫情原因大量采用線上會議方式,不斷推進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
關鍵詞:初心使命;研究生;基層黨建;路徑
一、抓組織建設,凝聚黨支部的戰(zhàn)斗力
1.整理好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的電子版資料,分類入檔
對于入黨積極分子加強好對他們的培訓與考察,讓他們積極與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對于預備黨員,記錄好轉正日期,保證預備黨員都能如期轉正;對于新黨員,繼續(xù)加強黨員的理論學習及支部的思想建設工作。
2.電子版思想匯報及時收取整理工作
在支部工作中,經常聽到入黨積極分子討論到他們向黨組織遞交的思想匯報是否認真地閱讀,希望支部就思想匯報中提出的思考和想法給予解答和交流。根據入黨積極分子提出的建議,本支部建立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反饋小組,定期閱讀思想匯報,即使在疫情期間,也做好一對一地線上組織培養(yǎng)工作,并針對提出的問題與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交流、溝通。
3.做好黨員發(fā)展工作,把好發(fā)展黨員關口
建立和擴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積極開展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教育,做好積極分子的日常工作,要求入黨積極分子按季度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學習和工作情況,支部做到肯定他們的成績的同時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4.具有鮮明專業(yè)特色的“科研黨建融合型”基層黨支部
入黨積極分子全部加入學院黨建工作站,為學院黨建工作出力獻策。博碩生黨員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重點突出學院特色,突出研究生群體特色,利用地方紅色資源,將三者有效結合。每年依據時政熱點,緊跟黨的政策方針,組建多只具有時代特色的大學生紅色理論宣講團,打造研究生支部黨建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徑。
二、抓學習教育,營造樹黨風揚正氣的氛圍
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引導黨員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建立健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長效機制。[1]
1.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
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引導黨員及時關注全國“兩會”的召開,及時學習“兩會”工作報告等。用好“學習強國”“江蘇先鋒”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組織黨員線上觀看《十九大黨章知識精粹》系列微動漫、《孤島三十二年》等視頻。圍繞學校黨政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引導黨員為加強本單位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促進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科學編制“十四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結合各自實際在學校內涵建設工作中積極發(fā)揮作用,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安排全體黨員展開線上理論學習討論會,認真學習最新的理論成果,就有關本黨支部建設情況以及時政、社會問題展開討論,并上報理論學習成果或者意見建議,學習成果以論文或思想匯報的電子版形式上交。
2.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學校有關要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通過適當方式,組織引導黨員及時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決貫徹執(zhí)行中央和省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校黨委《關于充分發(fā)揮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的戰(zhàn)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具體行動,把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鼓勵支持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和線上志愿宣講活動,積極發(fā)揮作用。強化使命擔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團結帶領廣大師生員工為全國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雙勝利多作貢獻,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的戰(zhàn)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3.積極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認真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引導黨員學習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銘記黨的奮斗歷程,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2]支部成員參與組織“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特別主題團日活動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宣講團開講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晚會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日活動、“崢嶸七十載 勇追中國夢”主題黨日活動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講團集體備課會。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黨支部凝聚力越來越強,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更加明顯。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堅持虛功實做、久久為功,在深化、轉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細微處下功夫,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
三、抓責任落實,認真開展“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
雖目前因疫情原因無法組織全部黨員同志參與線下組織生活,但支部積極利用騰訊會議等網絡會議平臺,對于每次會議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嚴格強化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營造積極學習氛圍,帶動大家科研熱情,生活互助,理想相扶,進一步構建和諧、友愛、互助的支部生態(tài)圈。
支部委員會:每月召開黨支部委員會議,疫情期間采取騰訊會議等線上溝通渠道,負責處理好黨支部的日常工作,認真完成黨組織布置的任務,討論、研究重大事項,并圍繞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對下月黨支部活動作出安排,組織黨員同志線上集中及時學習中央最新政策方針,會議精神及相關重要講話。
支部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支部大會,本季度的黨員大會還未召開,考慮到部分黨員已經回校,但大多數黨員同志仍在家學習辦公,計劃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每名黨員都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找出努力的方向。且各黨員在會上將重點培養(yǎng)對象的名單、發(fā)展計劃及其在培養(yǎng)過程的表現及時提交支部會議討論。通過匯總,支部也能及時了解入黨積極分子的動態(tài),聽取各黨小組組長的意見,并及時安排下個月的活動。
黨小組會議:依據研究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特點,立足實際建設與管理研究生黨支部,根據研究生的專業(yè)等特點靈活地設置支部內黨小組,科學地制定工作條例,定期抽查和考核,保障支部工作順利開展和換屆傳承,提高研究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每月各黨小組召開黨小組會議,組織各小組黨員以及積極分子加強黨的理論學習,關注社會時事,對社會、政治熱點話題展開討論,提高研究生黨員關注國家、關注民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同時讓入黨積極分子能了解黨組織的活動和思想動態(tài),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向優(yōu)秀的黨員同志學習,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并要求黨小組組長認真記錄會議流程及內容,會議記錄本書寫要求整潔規(guī)范,以便回顧總結。
黨課:開展黨課教育是黨組織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對黨員教育最經常、最基本的一種形式。支部一直不定期組織黨員進行黨課的學習,先后開展以“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青春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中國外交及安全回顧與思考”“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等為主題的黨課學習,并在課后做好學習成果的收集工作。目前疫情形勢得到基本控制,支部邀請院黨委書記、退休黨史專家、形式與政策主任幾位主講教師圍繞當前形勢,對黨員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先進性教育和形勢任務教育,不斷強化黨員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養(yǎng)。結語:開展全面線上黨建工作不僅僅是疫情時期黨建工作的無奈之舉,而是不可避免的黨建模式變革。黨建工作者應從這段時期的線上工作中汲取經驗,抓住機遇,對今后如何借助網絡軟件和各類資源實現網上黨課以及如何提高黨性素養(yǎng)進行持續(xù)性的反思和探索。作為“數字原住民”的新一代學習者具有較強的信息檢索能力,他們不通過教師就能接觸到廣而雜的各領域知識,如果黨建工作仍照搬傳統模式和內容,不僅會導致與青年黨員同志的距離越來越遠,更有甚者會因黨課內容呆板而削弱組織威嚴,降低黨員的政治認同。總之,黨建工作要想進駐網絡空間,必須有對黨建觀念和模式進行信息化改革的意識和決心。希望此次疫情迫使黨建工作向信息化改革前進的步伐引起更多黨建工作者對于在線黨建模式的關注,在接下來的黨建工作中繼續(xù)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共同促進中國共產黨黨建工作的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9日(第2版)
[2] 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2-3
作者簡介:
趙楓咪(1996年-),女,漢族,江蘇靖江人,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基地特聘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基金項目:
本文系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歷次學習活動研究》研究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