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敏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在測繪領域也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當前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動產測繪所需各類基礎性測繪資料的管理與更新,成為我國當前不動產管理的重大難題。特別是近些年來,土地資源的利用價值逐漸攀升,對不動產測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有效提升不動產測繪的工作效率與精度,3S(RS,GPS,GIS)技術在不動產測繪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了不動產測繪的主要技術手段,極大的提升了不動產測繪的精度與效率,對整個行業(yè)而言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3S技術;不動產測繪;應用
【中圖分類號】F301.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7-0127-01
隨著不動產測繪工作條件的不斷變化,對其中3S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相關課題展開深入研究與探討,以期用以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與實踐,并取得理想效果。基于此,本文從分析相關內容著手本課題的研究。
1 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
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主要是依靠計算機的軟件以及硬件的各項功能,這是GIS存在的必要條件,并且綜合運用信息科學以及地理學的各項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對空間內涵的地理數(shù)據進行分析研究以及科學管理,這樣就能夠對所需要的信息進行合理規(guī)劃,科學管理以及準確的判斷和研究分析,并能夠給予一定的技術支持。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某種程度上被稱為地圖的延伸,只要是對地理空間數(shù)據進行管理和處置,以及需要用到的地圖的領域都可以通過地理信息系統(tǒng)實現(xiàn)。3S技術在廣泛運用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可以對空間上,地理上分布的數(shù)據進行收集,存儲,管理研究以及分析,并能夠描述地球上所有和地理以及空間有關的數(shù)據,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2 RS遙感技術
20世紀60年代,一門極具綜合性的探測技術應運而生,即遙感技術,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與電子計算機、空間科學以及近代物理等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產物。組成遙感技術的兩大板塊主要為衛(wèi)星和航空遙感,其中作為測繪地形圖的重要手段航空遙感被普遍應用于實際測繪當中,并且衛(wèi)星遙感可以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進而所取得測圖效果同樣十分良好,由遙感技術的簡稱即數(shù)字地面模型已經被普遍應用到實際測繪工作中。根據字面的意思可以將遙感技術解釋為遙遠的感知,在距離很遠自很高的外層空間平臺上可以利用各種電磁波來對儀器進行準確的探測,如紅外線、微波以及可見光等。因此,就某種程度而言,遙感技術的存在延伸了人類的視覺,人類視線所著不到的東西借助該技術都可以準確地探測到。從高空到地球實體的遙感基于地球上物體可以對這電磁波進行有效的吸收,發(fā)制以及反射,然而由于反射和接收物體的不同,故只需要對這些規(guī)律進行充分掌握,便可以在遙感技術的幫助下對物體進行較為清晰的識別。
3 GPS技術
GPS作為新一代衛(wèi)星導航與定位系統(tǒng),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連統(tǒng)的精密三維導航與定位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GPS定位技術的高度自動化及其高精度和應用潛力是傳統(tǒng)定位技術難以比及的。十幾年來,GPS定位技術在應用基礎研究、新領域的開拓、軟硬件開發(fā)等方面取得了迅速發(fā)展。
在國外,GPS普遍應用于隧道工程,如加拿大太平洋鐵路Rogers山口的麥克唐納山隧道、Locaron隧道等。由于引人高精度的GPS觀測,控制網的精度從原先的4PPm,提高到了IPPm,相當于隧道長度為4km時,由地面測量引起的縱橫向貫通誤差為4cm,如果采用三角高程測量,由于受天頂距觀測、折光和大地水準面曲率差影響較大,故不能采用。如果使用流體動力水準測量,又會因潮汐作用以及海流影響的不確定性,該方法精度也受到限制。最后還是采用衛(wèi)星法以厘米級精度測定了兩岸點之間的高差。在國內,自1990年北京地鐵復八線開始至今,GPS已成功地應用于北京地鐵西客站預埋隧道、上海地鐵、廣州地鐵、青島地鐵、晉南云臺山鐵路隧道等大型工程中。如果說GPS剛開始應用于地鐵工程,對其可靠性尚存疑慮,那么GPS在上述工程和其它大型工程中的應用成果已無可置疑地說明,重大工程使用GPS不僅效率高、費用省,而且成果可靠。
4 3S技術在不動產測繪的應用
不動產涵蓋范圍廣泛,比如農田、林地、房產等,都屬于不動產范疇。我國是個以農業(yè)為本的國家,同時又是世界第一人ロ大國,我國的農業(yè)必須自給自足,因此提倡“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現(xiàn)伏化農業(yè)技術迫在眉急。早在1983年國外就有人提出“精細農業(yè)”的概念,并在發(fā)達國家得到很好的開展應用。所謂“精細農業(yè)指的是: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基礎上,特別是在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基礎上,適應現(xiàn)代農業(yè)提高產量,減少投入,節(jié)約資源,保環(huán)境的要求而引發(fā)的一場新的農業(yè)技術革命,代表著信息社會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精細農業(yè)可以有效的解決我國農業(yè)人多地少,資源浪費的問題,解放農業(yè)生產所需的人口,促進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機械化,具有很大的潛力。用于農作物估產和監(jiān)測。作物估產一是估算作物種植面積,二是由單產模型、長勢遙感監(jiān)測來確定估產模式。我國遙感估產的第二階段是1984年由國家氣象局主持的“全國冬小麥NOAA衛(wèi)星遙感綜合估產項目,這是一種大面積農作物估產方法,在對冬小麥的宏觀地理分布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氣候和生物特點,分區(qū)建立綠度修正值,在充分研究了小麥不同生育期的不同綠度值特點之后利用相應的綠度值日來研究不同的估產模式,在微機網絡上實現(xiàn)通訊和產量計算。遙感估產的第三種方法以“八五”攻關項目“重點產糧區(qū)主要農作物遙感估產”為代表,估內容淺及小麥、玉米和水稻,充分利用了M影像的多波段特性和高幾何分辨率”(30m),在農作物套作區(qū)進行了提高面積解譯精度的研究,同時結合利用NOAA數(shù)據,對作物面積、單產和長勢變化等進行了估計。
5 結束語
通過對3S技術在不動產測繪中應用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測繪工作要想取得良好效果,有賴于對3S技術多項影響因素與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充分掌控,有關人應該從不動產測會工作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fā),研究制定最為符合實際的3S技術應用實施方案。
參考文獻
[1] 李斐,王瑞雪,李小梅.3S技術在寧縣地籍測量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水運,2019(8):98-99.
[2] 吳宏宇.3S技術在國土地籍管理中的應用[J].冶金與材料,2019(3):105.
[3] 艾瑞雯.淺析地質測量中的3S技術應用[J].環(huán)球市場,2019(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