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輝
摘 要:自從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學走向了一條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之路,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經(jīng)歷語文知識,感受、思考語文問題,全面培養(yǎng)語文思維,夯實語文綜合實力。而要想實現(xiàn)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之路,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就要學會用兒童的視角組織教學活動,學會用兒童的觀點思考語文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翁,“隨心所欲”地學習、探索知識,真正意義上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換句話說,教師要在兒童視域下探索語文教學。鑒于兒童視域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兒童視域下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兒童視域;閱讀習慣
閱讀是瞭望世界的窗口,閱讀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正如高爾基所言,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故而,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培養(yǎng)兒童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wù)。然而,語文課堂上教師總是用自我的視角組織閱讀教學,解讀閱讀內(nèi)容,導致學生與閱讀文本之間缺乏深度互動,繼而導致學生無法培養(yǎng)閱讀情感,無法形成閱讀動機。面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及時認知兒童視角,學會用兒童的眼光看待閱讀教學,從而實現(xiàn)學生與閱讀文本的真正互動,潛移默化中烘托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兒童視域下如何組織閱讀教學活動,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呢?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我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童真——選擇符合兒童審美的閱讀內(nèi)容
兒童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與其他年齡階層的群體相比,兒童就像一張白紙,充滿了被“繪畫”、被“填充”的渴望,也因為思維簡單、認知空白,他們向往生動真實、簡單有趣、充滿想象力的閱讀。根據(jù)兒童的這一特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充滿“童真”的特點,讓學生來一場真正屬于兒童的閱讀,潛移默化中激活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閱讀習慣。具體來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選擇符合兒童審美的閱讀內(nèi)容,從而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向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例如,低年級的時候,兒童的心智不成熟,一些簡單、有趣的繪本故事更適合當做閱讀素材。所以,我會選擇一些符合兒童審美的繪本,像《兔年的禮物》《少年與果子貍》《三個強盜》等。兒童通過閱讀這些簡單、易懂的繪本積累了語言,初步形成了閱讀能力,同時也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到了中、高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閱讀能力,此時更加渴望情感上的體驗和精神上的享受。我會選擇一些符合兒童年齡,與兒童成長經(jīng)歷相關(guān)的閱讀文本,像《窗邊的小豆豆》《王子與貧兒》《看得見風的男孩》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身心的成長,潛移默化中澆灌閱讀的生命力。由于照顧兒童的童真,學生在符合自身審美的閱讀中逐漸培養(yǎng)了閱讀習慣。
二、童心——實施符合兒童心理的語言互動
小學語文課堂上,閱讀教學很大程度上是一場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即教師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和閱讀感悟啟發(fā)、指引兒童,促使兒童主動閱讀,與文本產(chǎn)生互動,從而形成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然而,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過于抽象和晦澀,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閱讀。面對這一問題,從兒童視域出發(fā),教師應(yīng)該保持一顆童心,用符合兒童心理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促使學生走進閱讀,漸生閱讀習慣。
例如,在閱讀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為了讓學生主動走進閱讀文本,感受閱讀的魅力,我組織了一場富有童心的教學對話。
師:“雷鋒叔叔是一個捉迷藏高手,大家和我一起找找雷鋒叔叔“藏”在哪里了,好不好?”
生:“好!”
師:“孩子們,小溪是這一片的“土地神”,雷鋒的足跡它非常清楚,你們問問小溪,雷鋒叔叔去哪了?”
生:“小溪說:雷鋒叔叔抱著迷路的孩子踏上了泥濘的路?!?/p>
師:“我們再去問問小路,后來雷鋒叔叔去哪里了?”
……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通過富有童心的語言指導與互動,學生自主閱讀了文本,培養(yǎng)了閱讀興趣。所以,充滿童心的語言互動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三、童趣——組織符合兒童需求的閱讀游戲
兒童視域是“以生為本”的有效閱讀教學的前提與基礎(chǔ),因而,要想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教師就必須學會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問題,滿足兒童的閱讀需求。從而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閱讀,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閱讀習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童趣入手,組織一些兒童喜歡的閱讀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閱讀,主動生成閱讀習慣。
例如,在閱讀教學《找春天》時,我組織了與閱讀有關(guān)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走進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比如“填空”游戲,首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形成競爭關(guān)系。其次,給出一些填空題,比如,小草從地下()來,那是春天的()吧?然后,要求各小組以最快的速度閱讀文本,找出答案。最后,給贏的小組頒發(fā)獎品。由于游戲的刺激作用,學生深入文本,積極參與了閱讀,久而久之培養(yǎng)了閱讀素養(yǎng)。因而,充滿童趣的閱讀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必須站在兒童視域下組織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參與閱讀,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武蓓蓓.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策略探討[J].長江叢刊,2018,(19):72.
[2]厚保國.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5):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