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全超
這是阿麗的第9次咨詢。前面更多探討她和先生的親密關系問題。今天,她帶來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話題:想知道自己的決定是不是錯誤的,還有沒有必要堅持自己的決定?
阿麗最近主動換了一份工作,一份與之前經(jīng)歷完全不同的工作。她由一名國企的行政人員,變成了一名培訓公司的授課老師。除了負責團體的課程之外,她負責對公司的VIP客戶進行一對一的授課、答疑。
教學是阿麗特別喜歡的工作,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讓阿麗意外的是,工作中碰到了新問題,這讓阿麗感覺很挫敗,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阿麗嘆了口氣說:“我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擅長這份工作,最近連續(xù)出了好幾個錯誤?!?/p>
“什么錯誤呢?讓你感覺這么糟糕?!蔽易穯枴?/p>
原來,她最近在做一對一教學服務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非常缺乏耐心,對學員的態(tài)度也不好。而這樣的事情最近一個月已經(jīng)發(fā)生了兩次。
“這會給你帶來什么可怕的后果嗎?”我想知道她擔憂的結果和實際的影響分別是什么,以及哪方面更讓她焦慮。
阿麗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倒沒有。這更多是我的感覺或者想法吧。因為事后那個學員還反饋說,我講得很詳細,他覺得很受用?!?/p>
我微笑著看著阿麗,拋出自己的困惑:“那為什么你會有這么強的反應呢?甚至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阿麗也表示很困惑。為此,我們一起探索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阿麗回憶說:“我就跟學員講解知識點,學員突然提到他自己沒有行動力。我就跟他一起討論如何有行動力。結束后我繼續(xù)講后面的知識點,這時候他又問關于行動力的事情。我就感覺不爽了:一方面感覺這根本沒什么效率啊,很煩;另一方面,我會懷疑是自己沒講清楚?!?/p>
我試探性地問道:“這樣的場景會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呢?”
阿麗想到了自己的爸爸。父母很早離婚,姐姐跟了媽媽,而阿麗跟著爸爸?!拔野职挚偸歉抑v很多的東西,直到把他想講的說完,把我說服,才肯罷休。就像學員總是繞回到他自己的問題。這就意味著今天的教學效果達不成,學員會不滿意。而我也白準備了,這條路不適合我。我會有很深的無力感。
“以前感覺自己總是被否定。比如下班回到家,會有自己接下來的一個時間安排。見到爸爸,他會一直不停地講他煩心的事情。我打斷他,他會暫停,過了一會他會繼續(xù)講,一定要講完。我的心情也變得不好,我感覺這一天完全被他毀掉了?!?/p>
我回應說:“是啊,你的時間和安排都被打亂了。但是你卻不能為自己做什么?!?/p>
講到這里,阿麗突然沉默,她的眼眶瞬間溢滿了眼淚。阿麗哽咽地說:“是的,我什么也做不了。我活著只是為了滿足別人!”
阿麗描述,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很享受講課的感覺。而當初作出這個決定,也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
原來,從高中開始,阿麗就在媽媽的要求下學習理科,原因是未來可選擇的專業(yè)比較多。但是阿麗志不在此,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看文學雜志和小說。大學填報志愿的時候,媽媽替阿麗選了金融專業(yè),原因是未來好找工作,賺錢多。對此阿麗也沒多大反感,因為她自己也不知道喜歡什么。本科、研究生畢業(yè),阿麗進入了一家不錯的國企,薪水也很高。一切都是令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但是阿麗感覺并不快樂。要說對這份工作很討厭,倒也不是,每天工作量不大,就是處理一些常規(guī)的事務。只是,總是感覺缺了點什么。
就這樣過了兩年,阿麗遭遇了一次車禍,在面對生命垂危的時候,她忽然意識到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從那以后,阿麗拾起了自己以前的文學夢,開始讀書和寫東西。而且,她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講課很喜歡,也比較有天賦。她試著做了一些相關的兼職,進步很快。又過了一年,她終于做出了換工作的決定。
現(xiàn)在,她在為自己而活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會對自己有所懷疑。更為重要的是,她在學員的身上體驗到爸爸那種“無形的控制”所帶來的壓迫和無力反抗的感覺。
當領悟到這些,阿麗憤怒、自責和沮喪的情緒緩解了不少。但是,回到現(xiàn)實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改變嗎?
有很多方面可以跟阿麗進行工作,但是當下應著眼于降低阿麗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我希望引導她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而關鍵的節(jié)點在于理解自己有著過高的期待。
我詢問阿麗:“你對于一對一跟學員的交流有什么期待?”
阿麗立刻回答說:“當然是希望自己能夠有所進步和提升了?!睘閷W員提供一對一教學服務,而目的則是希望自己獲得進步,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而阿麗為什么如此注重個人的成長和獲得感呢?
我追問說:“這個期待是怎么形成的?”
阿麗低下頭,陷入了思考,過了一分鐘,她抬起頭跟我分享:“我一直以來都是要求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和提升,充實自己。如果只是賺錢,沒有收獲,我會覺得不充實、不快樂;而且對方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呀。”
阿麗對于學習和進步有著相對極端化的認知,所以無形中給自己設立了非常高的目標,這為后面的挫折埋下了伏筆;另外,阿麗把自己的想法和期待投射到了學員身上,認為他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當自己無法達成預期,除了自責,也會認為對方會批評她。
根本上而言,阿麗看待工作方面的問題,過分基于個人的視角。她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于外面的人和事更多地基于自己的想象。而這個想象往往又是以她和爸爸的互動經(jīng)驗為基礎,比如必須做事非常認真,必須盡可能滿足他人,必須時刻壓抑自己,必須不斷成長,等等。這些脫離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自然會導致她遇到各種挫敗。
而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與外部的人和事發(fā)生真正的連接。這第一步,就是明確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并且看到自己期待的不合理之處。
這次的咨詢中,阿麗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自己的期待是什么。這種結果非常正常,真正有幫助的其實是厘清和確定期待的過程。在后面的幾次咨詢中,她不再把和學員的溝通當作一次任務來完成,不再只關注和在意結果本身。開始關注學員作為獨立、鮮活的個體,他們豐富的內心、困惑的情緒、面對的困難,以及他們一點一滴的微小改善,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為赤誠的連接與碰撞。這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學習和進步,更是一種生命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