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yī)院(458030)楊東靜
乳腺癌是臨床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日趨年輕化,已成為年輕女性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疾病本身對于患者有一定心理沖擊,加上手術治療,患者易產生不良情緒,進而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影響患者免疫功能。本文選取了我院101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給予Watson關懷理論,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甲乳外科101例乳腺癌手術患者擲幣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年齡30~59(45.25±3.45)歲;改良根治術16例,乳房區(qū)段切除術16例,單純乳房切除術18例。實驗組51例,年齡30~59(45.25±3.45)歲;改良根治術17例,乳房區(qū)段切除術16例,單純乳房切除術18例。納入標準:經確診為乳腺癌[1];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免疫系統(tǒng)疾病;放療化療者。兩組基礎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干預,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Watson關懷理論,具體措施:成立關懷小組,護士長為組長,1名營養(yǎng)師,4名心理咨詢師,3名健康管理師,3名具有舞蹈基礎護士。營養(yǎng)師于宣傳欄更新健康指導,對患者術后不同營養(yǎng)需求及飲食禁忌建立個性化食譜。心理咨詢師輪流值班,設立心理咨詢站對有需求患者行心理干預,成立微信平臺,患者可隨時公開咨詢或私信,心理咨詢師接收后進行逐一回復。每日在活動室原本功能鍛煉基礎上增加舞蹈鍛煉,由有舞蹈基礎護士帶領患者行康復操和舞蹈練習,與家屬一同練習舞蹈,并成立俱樂部,兩周舉行一次健康講堂大會。
1.3 觀察指標 于干預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2mL,檢測患者血液中T細胞群含量水平,指標為CD4陽性細胞(CD4+)、CD8陽性細胞(CD8+)、自然殺傷細胞(NK)。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CD3+、CD4+、CD4+/CD8+、NK指標低于實驗組,CD8+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Watson博士最先提出于干預工作中給予患者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將醫(yī)務人員主動關懷與患者意識和意愿在干預行動中體現(xiàn)出態(tài)度和價值歸納形成為人文關懷模式,旨在協(xié)助患者恢復社會、身體、精神狀態(tài)。
本文探討了Watson關懷理論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數(shù)據(jù)如下,對照組CD3+、CD4+、CD4+/CD8+、NK指標低于實驗組,CD8+高于實驗組(P<0.05),與蔡依彤[2]等人研究一致。Watson關懷理論將干預工作落實于環(huán)境、服務、技術中,通過面對面交流、微信平臺等活動,將醫(yī)務人員、患者、家屬凝聚于一體,滿足患者身心需求,指導家屬給予患者生活、技術上更多的支持、理解與關愛,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求生信念,改善患者情緒功能。
人體免疫系統(tǒng)可有效識別機體內不斷突變或發(fā)生癌變細胞,免疫功能與免疫監(jiān)視水平成正反饋,免疫下降時癌細胞迅速生長轉移,增強時則受到抑制,或被清除,不良情緒可致患者出現(xiàn)慢性神經行為壓力,促使機體乳腺癌與慢性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相反,慢性炎癥與乳腺癌也可誘導、加重患者心理應激障礙,導致機體免疫監(jiān)視、識別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影響乳腺癌復發(fā)與轉移。通過對患者心理干預、舞蹈運動等,于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情緒,維持或提高其機體免疫能力,對患者治療與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應用Watson關懷理論可有效提高或維持其機體免疫功能,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附表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對比(%/)
附表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對比(%/)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CD3+ CD4+ CD8+ CD4+/CD8+ NK對照組(n=50) 干預前 52.12±3.86 29.02±9.01 30.12±10.02 1.01±0.49 19.01±6.49干預后 60.16±10.16* 31.00±9.01* 28.10±5.01* 1.11±0.40* 18.15±6.01*實驗組(n=51) 干預前 52.10±3.81 29.01±9.00 30.15±10.02 1.02±0.48 19.00±6.46干預后 65.15±12.00*# 38.49±7.86*# 25.01±3.89*# 1.65±0.56*# 24.2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