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沙井人民醫(yī)院(518104)李素 張青妹 黃秀英 曾妮 王玉梅
普外科是醫(yī)院接收病人較多的臨床科室之一,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創(chuàng)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功能障礙、腫瘤患者等。手術治療是普外科最常見的治療措施,但手術會對患者肌體組織完整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手術過程中往往在手術部位對患者造成肌體損傷。因此,手術治療的病人均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恢復,由于對手術治療缺乏了解,有些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因此術前、術后護理對普外科患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術的178例患者,根據是否采用PDCA循環(huán)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以2017年12月~2018年6月常規(guī)護理的89例患者為對照組,以2018年7月~2019年2月實施后的89例患者為觀察組。觀察組男48例、女41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5.7±7.4)歲。對照組男49例,女40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4.7±7.1)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對護士的滿意度調查。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參與培訓的39名護士均為我院普外科在職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0~45歲;從事臨床護理工作三年以上。
附表1 實施前后SAS、SDS評分水平對比(例,)
附表1 實施前后SAS、SDS評分水平對比(例,)
組別 例數 SAS SDS術前 管理后 術前 管理后觀察組 89 57.11±7.34 42.21±5.36 67.41±8.99 48.42±5.48對照組 89 57.32±7.24 49.76±6.01 68.27±8.93 55.28±5.75 t-0.156 7.023 0.523 7.726 P-0.397 0.002 0.198 0.000
附表2 護理質量綜合評分對比()
附表2 護理質量綜合評分對比()
組別 例數 環(huán)境管理 護理安全 患者臨床體征監(jiān)控 消毒隔離觀察組 89 13.6±2.4 14.1±2.8 14.1±3.6 13.9±2.3對照組 89 11.5±2.7 12.4±2.5 12.7±3.4 11.8±2.1 t-3.227 3.504 1.569 3.743 P-0.001 0.000 0.002 0.000
1.2 研究方法 兩組在臨床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為護士接受管理培訓前采取普外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由接受管理培訓后的護士實施項目管理流程結合PDCA循環(huán)法護理,管理培訓內容如下:①計劃與啟動(P):以提高護理質量為管理目標對護士進行普外科護理技能強化,針對外科護理規(guī)范對培訓效果予以考核,以及收集和統(tǒng)計患者反饋的意見與建議,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相應改善。②管理實施(D):嚴格按照計劃普外科病房的護理規(guī)范從病人入院到治療出院全過程實施PDCA發(fā)護理管控。③項目的落實(C):按照計劃對普外科護士予以每周考核,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并分析患者提出的意見,識別項目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實施有效的改善措施。④項目處理(A):項目組全面綜合評估普外科護理質量及患者反饋的意見建議,總結項目成效并作為下一階段的實施依據。實施項目管理流程結合PDCA循環(huán)法以1個月為一周期,月底進行總結考評,連續(xù)進行三月。護理質量考核,由科室主任、護士長、資深臨床醫(yī)師組成檢查小組,每周對護理質量進行綜合檢查并現(xiàn)場評分,主要內容為:病房環(huán)境、護理安全管理、消毒隔離措施及患者臨床特征監(jiān)控。
1.3 觀察指標 對比護理管理培訓前后普外科護士考核結果、兩組的滿意度評分、焦慮抑郁評分及護理質量監(jiān)控情況。①考核結果評判:包括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手術配合、服務禮儀四項,每項25分,分數高于90分為優(yōu)秀,分數70~90為合格,低于70為不合格,總合格率=優(yōu)秀率+合格率。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對比實施前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③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心理、生活、情感以及效果等20個問題,患者滿意的題數≥18項為非常滿意,12~17項為一般滿意,<12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一般滿意之和。護理質量綜合評分每項15分,對檢查小組每次檢查的綜合質量評分進行統(tǒng)計,計算平均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培訓前后護士考核結果 實施管理培訓后,39名普外科護士考試結果為優(yōu)秀的比例(71.79%)及總合格率(97.44%)均高于培訓前的48.72%、84.62%(P<0.05)。
2.2 兩組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非常滿意的人數為46例,滿意度為95.34%,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35例、88.76%,兩組滿意度對比,P<0.05。
2.3 患者實施前后SAS與SDS評分 實施前兩組的SAS、SDS評分兩組對比P>0.05,實施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4 管理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綜合評分對比 觀察組病房環(huán)境、護理安全管理、患者臨床體征護理監(jiān)控、消毒隔離措施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由于普外科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較多,因此要求臨床護士的操作技術技能需要具有扎實基礎,同時對患者突發(fā)事件進行積極有效的救助,從而保證手術效果及避免不良預后[1]。目前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使各種外科手術的數量不斷增加,如果術前及術后護理措施不到位,會極大地降低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并拖延患者的術后恢復[2]。而項目管理結合PDCA循環(huán)法作為一類應用廣泛護理管理措施不斷被應用與臨床。
本文結果提示,管理培訓后護理人員考核結果優(yōu)秀的人數及總合格率均顯著優(yōu)于管理前,表明了項目管理結合PDCA循環(huán)法提高了普外科護士的操作技能。同時,觀察組的護理安全、病房環(huán)境、消毒隔離措施及患者臨床特征監(jiān)控評分更優(yōu),提示項目管理流程結合PDCA循環(huán)法管理措施能促進提高普外科的護理質量。此外,本文還說明了實施這些管理后對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有較好的改善作用。筆者分析原因如下:①項目管理結合PDCA明確了護理管理目標并實施定期考核,使每個護士都能自覺地重視本職責任,減少了拖沓、懶散等平時偶爾發(fā)生的不良作風[3]。②對普外科護理技能強化與管理培訓改善了護士的護理技能及其工作態(tài)度,從而減少了臨床上可能發(fā)生的術后意外事件[4]。③實施管理后對普外科護理工作的監(jiān)管力度得到提高,由于定期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與考核,并積極進行內部反饋和評價,找出工作中的錯誤與不足,不斷地提升護士責任意識與護理技能,從而提升了普外科的整體護理質量。
總之,實施項目管理流程與PDCA循環(huán)法可提高普外科護理質量,從而促進普外科手術患者早日康復并減輕術后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