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472000)朱松梅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106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依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各53例。觀察組男26例,女27例,年齡8~13歲,平均(9.96±0.98)歲,病程20~72h,平均(45.59±12.79)h。對照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7~13歲,平均(10.06±1.47)歲,病程18~76h,平均(46.02±14.01)h。對比兩組性別、病程、年齡等基礎(chǔ)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且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經(jīng)檢查符合兒科學會呼吸學組喘息性支氣管患兒診斷標準[1],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承諾書。
1.2 方法 兩組均保持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營養(yǎng)均衡,多飲用開水;兩組均予以化痰、止咳、吸氧等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靜脈輸液干預:①選擇血管,患兒配合度低,因此選擇盡量選易看護、固定部位血管。護士可依據(jù)患兒肢體大小選擇小紙盒固定輸液處。②心理干預,大部分患兒對輸液有抵觸心理,為保證靜脈輸液順利進行,護士應(yīng)給予患兒安慰,語氣親切,態(tài)度平和,增加交流互動;也可借助小零食、小玩具誘導患兒,提高其配合程度。③輸液干預,護士應(yīng)選用小號穿刺針,快、穩(wěn)、準完成穿刺,提高家屬滿意度。部分家屬無意間觸碰針頭,穿刺部位滲漏,要對患兒二次穿刺。故輸液過程中應(yīng)定時巡視,檢查患兒輸液情況,及時糾正家屬錯誤看護行為,減少滲漏情況發(fā)生。研究組在常規(guī)靜脈輸液干預基礎(chǔ)上采用簡易填色游戲:①制作圖片,參考相關(guān)文獻,并依據(jù)患兒心理特征收集圖畫,如12~14歲患兒以漫畫圖為主、10~11歲患兒以動畫圖為主、6~9歲患兒以卡通圖為主,印制出來,圖頁內(nèi)有彩色示例并留空白,便于患兒填色。②具體實施,靜脈輸液前向患兒家屬講解游戲方法及目的,獲得家屬支持配合;輸液穿刺結(jié)束,確認輸液暢通,護士以表揚形式鼓勵患兒自主選擇其最喜愛圖片,指導其用彩色蠟筆涂色,輸液順利完成者,將其完成的填色圖片張貼于病房宣傳欄,以示表揚。
附表 兩組患兒依從性比較(,分)
附表 兩組患兒依從性比較(,分)
組別(n=53) 躁動不安 哭喊大叫 掙扎抗拒 面部表情 言詞 總分研究組 1.96±0.49 2.29±0.70 2.01±0.49 2.49±0.75 2.78±0.21 11.53±2.19對照組 3.13±0.43 3.61±0.19 3.26±0.37 3.03±0.48 3.16±0.42 16.19±1.65 t 13.066 13.249 14.821 4.415 5.891 12.37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自行編制患兒依從性評價表,測評患兒輸液治療依從程度。具體包括躁動不安、哭喊大叫、掙扎抗拒、面部表情、言詞等,共5條,每條最高4分,無為0分,偶爾為1分,有時為2分,經(jīng)常為3分,總是為4分,總分與依從性呈負相關(guān);統(tǒng)計對比兩組干預工作滿意度,自制干預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量表,由家屬對干預人員工作質(zhì)量及態(tài)度等進行評估,非常滿意:≥80分,滿意:70~79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3.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依從性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干預工作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干預工作滿意度(96.23%)高于對照組(71.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研究表明,簡易填色游戲簡單易操作且具趣味性,有助于轉(zhuǎn)移患兒注意力,穩(wěn)定患兒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進而有助于避免穿刺部位異常情況發(fā)生,促進輸液順利進行[2]。本研究給予簡易填色游戲,通過鮮艷的色彩刺激,有助于緩解患兒恐懼緊張心理,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通過填色制圖過程,患兒全身心投入,放松心理,有助于減少其對病痛感知,緩解其煩躁情緒,進而有助于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配合度。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依從性、干預工作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簡易填色游戲應(yīng)用于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靜脈輸液,能提高患兒依從性及家屬對干預工作認可度。
綜上所述,簡易填色游戲應(yīng)用于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靜脈輸液,能提高家屬對干預工作滿意度及患兒依從性,進而有助于改善干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