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交往的工具,對于幼兒來講,其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高,內心的情感難以找到適合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十分重要。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心理動態(tài)、成長以及發(fā)展的需求等方面的因素,為幼兒設置適宜的語言教學方案,強化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文章分析了目前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策略,以便強化語言教育的效率。
關鍵詞:幼兒園;策略;語言表達能力;幼兒
幼兒的普遍年齡在三歲到六歲之間,這個階段是思維認知、情感表達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幼兒園必須要重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強化幼兒的思維能力,引導幼兒使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情感,啟迪幼兒的智慧,并深入挖掘幼兒的語言潛力,促進幼兒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一、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現(xiàn)狀
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對于幼兒來說,思維能力還不夠完善,對事物的認識比較片面,語言表達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在素質教育下,幼兒園教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幼兒園也認識到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活動,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性不強,語言教學缺少良好的情境,大多數(shù)教師將精力放在對幼兒技能和知識的教學中,忽視了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幼兒的自主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比較少,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時部分幼兒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大多數(shù)情況下讓幼兒進行重復的模仿和練習,導致幼兒對語言學習喪失了積極性,難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加上部分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狀態(tài)不夠了解,因此設置的部分語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求,沒有結合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此外,教師為幼兒提供的語言發(fā)展材料比較單一,沒有將幼兒的實際生活與語言教學相結合,導致語言教學的效率不高,阻礙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二、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拓展教學內容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語言學習素材,并創(chuàng)新以往語言教學中重復和單一模仿的教學方式,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營造出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讓語言學習能夠開放化與趣味化。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語言教學的目標,從幼兒的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出發(fā),科學、有序地開展語言教學。比如:很多幼兒對故事、動畫片等有極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的主題,先播放一段動畫片,讓幼兒進行觀看,然后提出問題:哪位小朋友能夠為大家講述動畫片中的故事?這時幼兒就會踴躍的復述動畫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充分的發(fā)揮想象力,續(xù)編動畫片的故事,為其他小朋友講解動畫片接下來會怎樣發(fā)展,并談談每個動畫人物的性格特征等,這樣幼兒就會獲得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同時也轉變了以往教學中,重復性的教學模式,語言教學的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與豐富性。
(二)加強交流,積極引導
幼兒時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幼兒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與幼兒交流,并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使用精準的語言表達方式,為幼兒做好示范,引導幼兒在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新詞匯,掌握新句型,進而充分的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想法,糾正幼兒不良的語言表達習慣,給予幼兒更多的展示空間。同時教師在語言教學中,還應該將幼兒的日常生活有效的結合,從實際的生活、學習中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兒歌、繪本閱讀、主題活動等方式,讓幼兒感受語言的魅力,如:教師可以設置“尋找春天”的主題活動,先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讓幼兒講述自己眼中的春天和對春天的感受等,并帶領幼兒學習《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從歌詞“春天在哪里呀?……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中感受描繪春天時所使用的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可以讓幼兒扮演出歌曲中的小動物,通過互動和交流的方式,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說教層面中,還需要從實踐以及生活的實際中,引導幼兒感知語言的魅力和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而讓幼兒能夠掌握更多的語言技巧。
(三)借助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游戲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好玩也是幼兒的天性,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這一特征,通過利用豐富的游戲活動,讓幼兒能夠在游戲中思考和探索,并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形成語言教學、行為教學以及思想教學的有機統(tǒng)一。比如:教師可以開展詞語接龍游戲、猜謎游戲和知識搶答游戲等,活躍語言教學的氣氛,調動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也需要有效的借助家庭教育的資源,為幼兒設置語言學習相關的家庭作業(yè),讓幼兒為家長講故事,通過家長和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豐富幼兒的語言架構,扎實幼兒的語言基礎。此外,教師還應該對幼兒的語言表達給予全面的評價,對使用詞語恰當、語氣、情感表達準確的幼兒給予獎勵,樹立學習榜樣和標桿,同時教師還要對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更多的幫助,讓其能夠樹立自信心,勇于表達、積極交流,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效率,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三、 結束語
語言教學在幼兒園教學體系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要明確語言教育的意義,從幼兒的成長以及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為幼兒設計出多元化的語言教學方案。在語言教學中營造出良好的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同時還應該積極與幼兒交流,糾正幼兒錯誤的語言表達方式,引導幼兒準確的表達情感。此外,教師還應該融合游戲、實踐活動等方式,將語言教學常態(tài)化,循序漸進的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掌握更多的語言交流技巧。
參考文獻:
[1]房佳宏.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教育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4):135.
[2]陳敏.新時期關于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6):15-16.
[3]汪淑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9,35(3):102-103.
[4]沈潤青.核心經(jīng)驗視閾下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新常態(tài)探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7):58-61.
作者簡介:
胡秀華,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上杭縣白砂集鎮(zhèn)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