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秀
摘要: 差異教學即以學生個體差異作為教學依據,通過科學的方法設定教學目標以及課后練習,利用更加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成績,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我國初中地理的改革和教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差異教學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和價值,本文首先對差異化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學思路中的意義進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差異化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學思路中的應用策略,意在探討差異化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差異化教學;初中地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12-0260-01
所謂差異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智力水平、認知能力、學習背景、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采用科學方法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根據各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進行個性化的教學福大,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與評價,充分發(fā)揮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1]。
1差異化教學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學思路中應用的意義
地理是初中較為重要的學科之一,也對學生未來高中地理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提高地理水平,已經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未來個人競爭力的重要體現[2]。目前,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遵循“有教無類”的思想,認為只要教師努力,就能夠讓全體學生進步。但在實現過程中,學生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大不相同,整齊劃一的教學方法,無法使每個同學都達到一樣的教學效果,過分追求共同進步,可能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差異化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興趣導向以及天賦差別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教學活動。通過這種教學活動,教師能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自覺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特殊才能,是學生成長為專業(yè)型人才。
2初中地理課堂中實施差異教學的方法
2.1了解差異,分層教學
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因為個人能力等原因產生不同的學習結果。對于學習能力較差但學習態(tài)度認真的學生,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重點講解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多種途徑開展,并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而改變教學方案,盡快使學生融入到地理學習的氛圍中,增加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按照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成績,將學生氛圍三個層次,A層學生為自主學習能力較強,渴望通過努力完成對只是探索任務;B層學生具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能夠及時跟進教師的講課進度,同時能夠將個人對問題的理解融入其中,以此完善對地理知識的學習;C層次學生基礎較差,雖然努力學習,但由于方法不同產生了學習阻礙。教師進行學生能力分層有,可直接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案。A層學生需要根據教師引導完成深層次的只是探究;B層學生需要提高自主解決能力,獨立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C層學生應嘗試改變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預習下節(jié)課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識。各層次的學生需要互幫互助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果。
2.2制定差異化目標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教師制定多樣化的學習目標,確保學生能在接受正規(guī)的地理知識教育的得同時,能夠充分表達個人對問題的想法和觀點,縮小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解決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化問題。
制定統一的目標,能夠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果實,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識記、理解以及簡單的運用,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為基本目標;教學內容的分析和復雜運用,側重一定的綜合性和提高性為中層目標;教學內容的復雜分析和綜合運用,側重創(chuàng)造性學習、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提高為頂層目標。而C層次的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知識,達成基礎目標的前提下,更進一步的學習深層次的課程,盡可能達到中層目標;B層次的學生首先要達成基礎目標,然后達成中層目標;而A層次的學生不僅要達成基礎目標和中層目標,還需要達成頂層目標,同時應主動幫助其他兩層的學生完成疑難問題的解答,在沒有教師引導的前提下,為其他學生講解知識點,提高全體同學的地里成績。
2.3制定差異化課后習題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差異化,因此,在教師對于學生進行了層次劃分之后,為了保證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階段性的提高,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需要摒棄傳統的方法,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的布置作業(yè)。課后習題的布置主要能夠鞏固已有的知識,同時能夠拓展深層次的地理內容,其次,在制定課后習題時,習題的難度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能夠使學生深入淺出的掌握地理知識,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負擔。為避免出現抄襲現象,教師需要對各層次學生提供的習題進行檢查,制定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課后習題。
例如:A層次的學生在課后,需要對各階段的地理知識進行總結,同時在下節(jié)課上對醫(yī)學到的知識內容進行羅列,幫助B、C層次的學生構建知識點記憶框架。B組學生在課后要對基本地理知識內容進行填充,能夠準確區(qū)分哥哥地區(qū)之間的地理文化差異,預習下節(jié)課;C層次的學生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反復記憶,病提煉其中的地理知識點,記好筆記。制定差異化的課后習題,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還能夠尊重學生的興趣選擇,確保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
總之,差異化教學法一定會成為未來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雖然目前很多學校都已經進行差異化教學法,但大多數都都流于形式,沒有掌握差異化教學法的精髓[3]。差異化教學要求教師要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作出精確的診斷,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策略,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全方位適應學生差異需要。差異化教學法需要教師站在更高的層次審視地理教學,不斷的對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和升華,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虹.差異化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000(015):69.
[2]簡景福.差異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90(06):109-110.
[3]呂名.差異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