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琴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因為語文的背誦任務多,抄寫任務也是非常繁重的,因此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最不受歡迎的學科科目應該就是語文了。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用一定的教學方法來改變小學生對于語文這一門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努力認真,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學生偏科的情況,因此教師就需要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度。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討論的應用進行討論與總結(jié),并提出相關(guān)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小組討論的應用探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深化文章思想理解;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積極性總是不高,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教師的授課方式太過于傳統(tǒng),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沒有任何新奇的體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就可以將小組討論應用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這樣做可以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第一,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他們進行語文問題的討論,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活動中來,第二,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提高了語言表達的水平,而且因為學生對于知識內(nèi)容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與理解,因此在記憶的過程中就會變得比較高效了。所以教師為了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就可以將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應用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
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因為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確實不高,同時又因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這樣就會降低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會阻止教師推進教學進度,與別的班級中語文進度的學習落下一大截,這對于學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就需要應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存在感,讓學生在討論語文知識點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同時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也要依據(jù)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小組之間學生發(fā)生矛盾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教師可以將小組討論應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課堂中的學習。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荷葉圓圓》這一課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先朗讀一下文章的內(nèi)容,然后與自己的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有哪些生字詞是自己不會的,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每一個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不同,所以這一位學生不認識的生字詞說不定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就剛好認識,這樣就可以減少學生查字典的時間,這樣節(jié)省出來的時間就能更好地應用在對于文章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中。同時教師將討論式教學應用在課堂中,就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課堂的活動,這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加深了對文章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
二、深化文章思想理解
在小學生的心中最不喜歡的一門科目應該就是語文了,因為語文的學習需要進行大量的背誦記憶,同時還伴隨著很多抄寫工作。學生本來可以在下課之后愉快地玩耍,但是如果下一節(jié)課是語文的話,就只能留在班級里復習課文的背誦,不然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提問的時候,如果學生不能背誦下來,那么面臨的就是無窮無盡的抄寫,因此學生心中對于語文的學習其實是非??咕艿?。但是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只能硬著頭皮去學,所以語文教師就需要應用一切辦法來改變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印象。教師可以將小組討論應用在課堂中,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深化對于文章思想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文具的家》這一課時,因為學生對于文具是非常熟悉的,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用到。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生需要用鉛筆寫字,因此準備的文具還有鉆筆刀、橡皮等;而到了小學三年級的學習中,小學生就需要運用鋼筆來進行語文作文的書寫了,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買墨水了。所以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篇文章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先詢問一下學生自己常用的文具都有哪些,然后讓小組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于文章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將使用完的文具及時地放在文具盒里,這樣在下次使用的時候才能快速地找到。
三、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在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因為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因此在教師提問問題的時候也沒有學生愿意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因此就需要教師將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應用在課堂中,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這是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起教師提問來說,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效率會提高不少,因此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就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彩虹》這一課時,因為彩虹是剛下過雨之后,由于太陽光的折射而形成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先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guān)彩虹的圖片,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用彩虹這個詞造一個句子,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總而言之,教師在將小組討論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時,為了能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個比較合理科學的分組。教師可以將性格比較靦腆的學生與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讓學生都能參與到班級的討論中來,還能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將小組討論應用在教學課堂中,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靳西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討論的策略[J].學周刊,2016(03).
[2]鄭秀文.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