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鴿
摘要:語感對于學生學習各學科的知識有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上。相對于其他學段而言,小學階段是學生由無意識的記憶轉化為有意識記憶的重要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黃金時期,學生應具備利用語感來直接學習知識的能力,進而把習得的知識轉化為表達輸出的能力。因此,語感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語感培養(yǎng);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7-0232-01
Abstract:Language se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learning of various subjects,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ompared with other learning periods, primary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for students to transform unconscious memory into conscious memory and a golden period for stud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sense to directly learn knowledge and then transform acquired knowledge into the ability to express and output. Therefore, language sense teaching is a crucial link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o this en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Chinese teaching;Language sense cultivation;An effective strategy
1培養(yǎng)小學生語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來說,理解詞匯附帶意義更為重要。也就是說,在生活中,理解有情感、形象、態(tài)度和色彩的語言意義。教師引導學生盡可能地熟悉現(xiàn)實生活,結合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才能更加生動具體地理解語言,達到這個水平的小學生可以說已經(jīng)具有較好的語感水平。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要求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在將一個形象的語言抽象和概念化時,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理解。只是從概念上理解,用理解的意義來解釋,并不利于學生的語言訓練。因此,對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應該是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適應普通人的語言習慣和心理習慣,是一種理解語言能力的文化。語感的理解功能還表現(xiàn)為學生深入分析和理解語文教學中語言意義的能力。能否正確解讀內(nèi)容豐富、語言生動的文本,而不是將其解讀得枯燥乏味,缺乏生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遵循語文學科的特點,基于語文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重視語言的情感和理解。
2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策略
2.1注重言語積累,夯實語感培養(yǎng)的基礎。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睂W生語感的培養(yǎng),來自于語言的積累。學生有了豐富的語言庫存,感覺自然靈敏,對語言材料理解和領悟的能力自然加強,其語感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只有給學生更多的機會積累語言,才能激發(fā)學生真實感情與此產(chǎn)生共鳴,從而得到語感并通過口語或書面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言語積累的形式多樣,誦讀、寫作、想象都是有效的積累途徑。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加深記憶、通過寫作加強運用、通過想象強化自身體驗,其本質都是言語的積累,為之后的言語實踐活動打下基礎。多讀、多寫、多練的訓練模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遺忘規(guī)律,是語文學習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語感培養(yǎng)的內(nèi)在要求。重視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首先就要注重言語積累,學生在積累中自我提高語感,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語感水平。
2.2在閱讀和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寫作和閱讀兩者互相作用和促進,閱讀積累大量語言材料,寫作檢驗積累的成效?!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廣泛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面,拓寬了自己的眼界,深化了自己的思維,達到鍛煉語感的功效。比如:在學習《海底世界》一文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奇妙的海底世界。因為大部分學生沒有親自體驗過,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奇魅力,讓學生“人未動、心已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閱讀會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優(yōu)美細膩的描寫筆觸,之后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將積累的字眼和經(jīng)驗靈活運用,從模仿開始進而形成自己的行文風格,將心中所想變成實實在在的文字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的訓練,再加上教師適時的指導,學生的語感一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2.3在想象和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言文字作品表達的內(nèi)容是有限的,但學生依據(jù)語言文字作品所描述的內(nèi)容,展開的想象是無窮的,學生可以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補充構想出事物的具體形象,使自己對語言的感受進入另一個境地:生動的景物、鮮活的形象、豐富細膩的情感、深邃高妙的哲理。例如:《荷花》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篇生動優(yōu)美、充滿詩趣的散文。課文記述了作者到公園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課文中有這樣的表達:“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對于這兩個句子的理解就要運用想象能力,對句子進行多元化的解讀?!昂扇~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圓形的荷葉比作了大圓盤,抓住了荷葉和圓盤形狀的共同處,但要體會到作者表達上的美感,就要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池塘里滿是圓圓的荷葉,挨挨擠擠地湊在一起,一葉連著一葉,放眼望去是靈動的綠色,綠的有深有淺,充滿了生命力,怪不得作者在看到這樣美麗的荷花景時,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討論和交流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加深對散文的理解。想象是沒有邊際的,教師應適時引導但不應拘束學生的思維,要尊重與包涵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抓住想象說話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言語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宏觀把握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言,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是借助聽說讀寫等言語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語感能力。注重言語的積累并不斷優(yōu)化語言環(huán)境,營造語感培養(yǎng)的氛圍。培養(yǎng)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實踐,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語感理論認識,正確把握學生的語感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語珊.小學語感訓練的思考及做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0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