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鈺瑩
摘要:本文對雅戈爾運用股權投資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盈余管理展開探討,發(fā)現雅戈爾通過有目的性的會計政策選擇劃分金融資產,控制其交易時間以釋放累積盈余;通過增持股份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與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轉換,以獲得投資收益,增加利潤;通過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分類進行選擇,刻意計入經常性損益,改善利潤結構。
關鍵詞:會計政策選擇;股權投資;盈余管理
一、會計政策選擇的概念
會計政策選擇是指特定主體根據自身目標在可供選擇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并擬訂會計政策的過程。其中,會計政策包括企業(yè)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會計政策選擇有宏觀和微觀之分。宏觀會計政策選擇本質就是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微觀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yè)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的目標,從既定的宏觀會計政策中選擇最適合本企業(yè)使用的具體原則和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過程,并形成企業(yè)的會計政策。
二、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
國內外關于會計政策選擇動機的研究成果比較豐碩,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動機進行了研究。比如有學者從分紅、債務契約等方面進行研究,也有學者從避稅、盈余管理、市場競爭因素、粉飾財務報表、企業(yè)控制權、利益相關群體博弈等方面對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研究。同時,在此基礎上,一些國內的學者還結合我國國情從證券市場的監(jiān)管政策、企業(yè)籌措資金、公司經營水平以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等方面對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展開了討論。
三、雅戈爾公司案例分析
(一)股權投資會計政策選擇及其變更
2014年以前,雅戈爾對于股權投資分三種情況進行會計計量和確認:沒有控制或者重大影響,但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股權投資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量;沒有控制或者重大影響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按長期股權投資中的成本法進行計量;有重大影響的投資,按長期股權投資中的權益法進行計量。
2014年準則修訂后,規(guī)定對沒有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股權投資納入金融工具進行計量,雅戈爾將其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調整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意味著準則修訂后,雅戈爾對沒有控制或者重大影響的股權投資不再區(qū)分其公允價值是否能準確計量,而一律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在這一會計政策選擇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平時持有期間不會對損益產生影響,只會對資產負債表產生影響,但在出售時,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數額要轉入投資收益,這就影響了損益。此外,按照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入投資收益,同時原來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也要相應轉入投資收益,這也影響了損益。而整理雅戈爾公告和年報發(fā)現,僅就該企業(yè)每年出售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言,其數額占總資產的比重雖不高,但卻貢獻了相當一部分利潤。
(二)利用股權投資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盈余管理的途徑
1. 股權投資初始分類的會計政策選擇
雅戈爾有意圖的對股權投資進行了會計政策選擇,通過控制交易時間達到了盈余管理的目的。在初始分類時,選擇將沒有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股權投資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不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這是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如此,雅戈爾就可通過控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交易時點,將其他綜合收益轉換為投資收益,有計劃地將以前期間累積的盈余釋放出來,以操縱利潤。例如,在2014-2019年發(fā)布的公告中,雅戈爾每年都會出售一定數額的浦發(fā)銀行的股份,通過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慢慢釋放盈余,增加利潤。
2. 股權投資轉換的會計政策選擇
通過增資,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成長期股權投資,以此重新選擇會計政策,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雅戈爾在2018年4月10日發(fā)布公告,稱由于其持有的中信股份的公允價值在2017年連續(xù)下跌時間超過12個月,所以對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確認了減值,這一減值導致企業(yè)當年凈利潤減少了33.3億元,同比降低近90%,雅戈爾因此將其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為權益法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另外,從雅戈爾披露的其他公告中可知,該企業(yè)于2018年3月20日委任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吳幼光為中信非執(zhí)行董事,并于2018 年 3 月 29 日增持中信股票1000股,持股比例由 4.99%增至 5.00%。雅戈爾據此認為該股權產生了重大影響,從而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該變更使2018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增加 86.8 億元,同比增長6倍。但若剔除此變更對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則2018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將比上年減少6.2億,同比減少49.72%??梢?,由于股權投資的轉換,選用不同的會計政策,雅戈爾掩蓋了企業(yè)在當季營業(yè)利潤下滑的趨勢,取得了較為好看的財務業(yè)績。
(三)總結
雅戈爾主要是通過對股權投資的會計政策進行選擇來操縱非經常性損益,從而進行盈余管理的。一方面,刻意將股權投資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控制其處置時點,獲得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利用小幅度增持資產等手段,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成長期股權投資,獲得投資收益。同時,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分類進行選擇,刻意將其計入經常性損益,改善利潤的結構。
四、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相關建議
(一)完善會計準則和法規(guī)
企業(yè)有天然的動機選擇有利于自身的會計政策進行核算計量,但會計政策一旦選定便不可隨意變更這一規(guī)定極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yè)對會計政策選擇的操縱性。因此,企業(yè)常謀求其他方式來重新選擇有利于自身的會計政策。在雅戈爾的案例中,通過鉆法律的漏洞,只僅僅多買入1000股股票,將控股權增至5%,就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更為了長期股權投資,而在此前,該企業(yè)一直將其持股份額保持在4.99%。面對這種蓄意的會計操縱手法,監(jiān)管部門應當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和相應法規(guī),以減少企業(yè)盈余管理的操縱空間。
(二)加強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規(guī)范性
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界限和統(tǒng)一的標準來對股權投資的經常性損益和非經常性損益進行劃分,這意味著該會計事項需要依賴會計的職業(yè)判斷。而判斷是人為做出的,會計師的判斷是否準確、客觀、符合會計準則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就是一種可操縱性,這種判斷給不良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空間。對此,從企業(yè)層面來看,企業(yè)應該自覺完善附注中關于損益劃分的披露標準,以增加會計報表的可靠性、真實性;從監(jiān)管層面來看,相關監(jiān)管機構也要加強監(jiān)管,一旦發(fā)現企業(yè)通過非法手段操縱利潤就應嚴加懲處,加大企業(yè)的違法操縱利潤的代價。
(三)加快對新會計準則的實行
企業(yè)會計新準則規(guī)定,除以近期交易為目的的股權類投資外,其他類別的股權投資應確認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其后續(xù)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出售產生的賬面價值與交易價款之間的差額則計入留存收益而非計入損益,這就使企業(yè)不能通過該途徑改變損益、操縱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yè)不良的盈余管理產生了抑制作用。因此,應督促企業(yè)加快對新準則的實行,以規(guī)范股權投資的會計政策選擇。
參考文獻:
[1] (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蕭深等譯.微觀經濟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2]?厲以寧.西方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姚國強.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視角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J].財會學習,2016(7).
[4]?彭勝志,閆盼盼.基于會計估計變更的巨額沖銷盈余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2017(4).
(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