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暉
春分前后,與一場細雨相逢。
春雨總是輕輕悄悄的——潤物無聲。我總喜歡傾心聽雨、看雨。仿佛能懂它的心事。雨,是天使的眼淚。雨,是蒼穹的淚水。雨,是仙女撒下的花瓣。雨,是神奇魔幻的藥水,可以變幻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對于家鄉(xiāng)木壘來說,2020年的第一場春雨,是在春分的前一天早晨降臨的。只是不知這場淅瀝瀝的春雨是在夜的哪一刻開始下的。早上,零零星星的雨點敲打著窗玻璃,叫醒了睡意朦朧的我。一種潮濕的清新之氣撲面而來,我特有的直覺告訴我,春雨掀窗而至了。
走在上班的路上,我的步履匆匆。那春雨是否也在急匆匆地趕路呀!我想,它在尋一個落腳的地方。它早已朦朧了江南,早已穿過斜長的雨巷,與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會面。而現(xiàn)在,它終于來到了遙遠的西北,我的家鄉(xiāng)……
雨,或疏或密,或急或緩地敲打著地面。雨,滋潤著世間的生靈。雨,也敲打,拷問著每個靈魂。雨,滋潤著萬物,“沙沙沙,沙沙沙……”
朝陽沖破云霧,晴朗朗地出來了。照耀著一方凈土……地面上積了很多水,明亮得如一面鏡子。這個倍受煎熬的春天,能走在上班的路上真好。蕩漾著春風,沐浴著春雨,讓人喜出望外。
美無處不在。
我有時也悵望天空,但我從未思考過,生命的存在與失去,或許因為我總覺得我年輕體壯。這個春天我第一次真正感覺到人類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與無助。也真正切切地感覺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
疫情當前,鐘南山、李蘭娟,白衣天使、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不可計數(shù)的人們日夜奮戰(zhàn),堅守“疫線”,不顧個人的安危,呵護我們的生命,呵護蒼生。疫情無國界,人間有真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排在第一位。我為我生在中國而驕傲,我為我生在中國而自豪。我的國,讓老百姓安心,讓老百姓放心。我愛我的國,—個強大的國,一個安定的國,一個繁榮昌盛的國,一個大愛無疆的國,一個迎難而上,無所畏懼的國。
都說“六月的天,娃娃的臉……”可今天的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任性得讓人哭笑不得。
這第一場春雨,就這樣急匆匆地來又急匆匆地去了。陽光暖暖地灑在濕潤的泥土地上。山朗潤起來了。枝頭似乎搖曳著裊裊的綠意……
一切都是新的,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母親告訴我南疆的杏花已開……可在北疆的春天里,有風、有雨,還有雪……看不見花草的影子。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漾著春風。
在春天里,萬事萬物,瞬間便會煥然一新。“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桃紅柳綠,春風舞,姹紫嫣紅又一春……
春已蹁躚而至。一半綠意朦朧,一半姹紫嫣紅。在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我自然又想起了一首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p>
春分日后,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就從南方飛回來了。那剪刀似的尾巴,剪著春風,剪著細雨。剪著桃紅柳綠,剪著多彩的夢……春分日后,下雨時天空就要打雷,并伴有閃電……
春分剛過兩天,第三天,第二場春雨就接踵而至。
一年之計在于春。為春季復學而加班的我,在沉沉夜色中,推開了樓門,一陣潮濕的風襲來。
“啊,下雨了,怎么回家呢?”我心里嘀咕著。
院子里,地面上也已經(jīng)水洼一片。在霓虹燈的照耀下,明晃晃地,空曠的大街猶如一片海洋。
這景象便是今年的第二場春雨。我是一個從來都不關心天氣預報的人。風什么時候刮起來,雨什么時候下起來的,竟全然不知。這世界,該來的就來。不來的牽掛惦念也無用。
杜甫的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睂懟盍舜河甑奶攸c。今天的這場雨比起第一場雨,一點羞澀也沒有。倒像是夏雨一樣,酣暢淋漓!就像這疫情的春日,誰不想放飛自己?
我喜歡漫步雨中,讓雨點敲打著我恬靜的心境,那種感覺很美妙。似乎一切都很淡然,身心很輕很輕……讓人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整個身心都被雨滋潤著,仿佛能聽到生命拔節(jié)的聲音……
我也喜歡聽雨。雨打芭蕉點點愁也好?;蚵犛昵么蛑?,雨爬上屋脊,那滴滴噠噠,叮叮咚咚的聲音,像急驟的鼓點,又美妙的如小夜曲,還如呢喃的細語……總之,雨是大地的微笑。下雨,花瓣為紙,雨為筆。美得不可方物。
終于回到家了。要不是有車的老師捎一程,我現(xiàn)在還在雨中“漫步”呢。躺在沙發(fā)上,靜靜地聽雨?!稗Z隆,轟隆隆……”春雷在滾動。我用心感受著綿綿春雨,春雷陣陣。感恩所有遇見,感念所有春風化雨。
此刻春雨已打濕我的心。半百人生,酸甜苦辣??晌冶M情享受了親情、友情,享受著人世間的每一次關愛……也享受著大自然饋贈的一切……
次日醒來,陽光明亮。
——選自《西部散文選刊》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