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秋
段吉雄
門口那棵蒼老遒勁的老槐樹稍稍扭動一下身軀,泛著金光的葉子翻起筋斗緩緩著地。山崗上,田野里,大片大片的農(nóng)作物仿佛開始燃燒,紅得熱烈,紫得氤氳,黃得耀眼,這些顏色混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巨大的油畫。青紗帳里,果實壓彎站了一個夏季的莖稈,也把農(nóng)人的肩膀壓得瓷瓷實實,就連夢都變得沉甸甸的。
收秋先是從芝麻開始。當(dāng)墨綠的植株被太陽醬成鵝黃色的時候,枝干上小房子一樣的莢也飽滿起來。當(dāng)然,這些芝麻莢也變了色。它們沿著枝干呈錯落狀分布在兩邊,莊重而又威嚴(yán)。有風(fēng)從山崗掠過,兩排芝麻莢欠了欠身,氣沉丹田,醞釀起威武的號子。
農(nóng)人粗壯的大手攥住幾根芝麻稈,輕輕一提,它們頓時被拔出土層。盡管根部帶著一坨土坷垃,但很顯然,滿懷心事的芝麻莢占了上風(fēng),把整株枝干都拖倒在地。先別急,讓那些帶著濕氣的土坷垃在太陽下晾一晾,陽光和勁道的風(fēng)會把濕氣帶走,然后再用鋤頭輕輕一叩,泥塊就會立即散落開來。芝麻莢里也有早熟的,它們耐不住寂寞,搶在收獲之前就咧開了嘴,露出里面飽滿的芝麻籽,簇擁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外面炙熱的陽光、急促的風(fēng),還有千萬個和自家一模一樣的“房子”。農(nóng)人彎下腰來,嘴對著咧開的芝麻莢輕輕一吸,油滑的芝麻籽便鉆進口里。牙齒輕合,醇烈的香味彌漫開來??┲┲ǎ来材雺褐ヂ榈穆曇粢魂囈魂図樦鶐颓么蛑r(nóng)人的耳膜,成了他們掂量秋季收成好壞的鼓點。油漬從嘴角溢出,亮晃晃的。在和路人搭訕時,明亮的咀嚼聲和晃眼的油漬成了他們外露的資本。大家都是莊稼把式,一眼便看出了門道。
你這塊地收成不錯??!
還行,還行。
這個季節(jié),正是農(nóng)人們一年中最得意的時刻,怎么得意都不過分,誰都不會計較。
秋天的時候,山崗上一個個芝麻垛像士兵一樣,威嚴(yán)肅穆,英氣逼人,它們俯覽著整個田野,一遍又一遍地詢問著過往的大雁何時啟程。陽光里,芝麻莢炸裂的聲音像是鏗鏘的鼓點,咧開的嘴巴把本就豐饒的大地裝扮得有些俏皮。忙碌的農(nóng)人們直起腰,眼光瞅過來,看到這一個個喜慶的笑臉,一身的酸脹和疲憊就淹沒在這喜悅之中。
山腳下的玉米地也按捺不住了。一身綠色的戎裝漸漸褪去,換成與季節(jié)相符的金黃色。大概它們覺得這樣便于隱藏,只是腰間飽滿的玉米棒子暴露了它們的心事。亮燦燦的玉米粒偶露崢嶸,在陽光下,一道道金光從田野里迸出,發(fā)出珠玉般誘人的顏色。
月影依稀的時候,玉米葉上有一層細細的露水,白天奓起的葉子此時溫順多了。有細碎的腳步踩著月光走過來,農(nóng)人們一身銀色,肩上、背上扛著擔(dān)子或者背簍,身后照例跟著一頭老牛或者幾只睡眼惺忪的山羊。
玉米地遠看影影綽綽,只有到跟前才看得清楚,安置好牛羊,農(nóng)人們便開始掰玉米。那些玉米棒子倔強地仰著頭,女人背著背簍穿行在玉米林里,抓住玉米棒的中間,朝下使勁一掰,“咔嚓”一聲脆響,喚醒整個田野;再順勢一扭,碩大的玉米棒就徹底脫離母體。棲息在玉米稈上的小鳥嚇得一個趔趄,拍打著翅膀迅速逃走。玉米林里,響聲大作,熟睡的兔子、田鼠和野雞倉惶起身,不時撞擊著玉米稈,嘩嘩嘩響聲一片,引得地邊的老牛和山羊都怔住了,支起耳朵,辨別著聲音的來源。農(nóng)人們沒工夫理會這些,手上并沒有停下來。女人把掰下的玉米朝腦后一丟,像長了眼似的,玉米翻滾著飛進背簍。
太陽終于還是跳了出來,田野里昨天還直挺的玉米稈已經(jīng)全部匍匐在地,一行一行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地中間的玉米棒子像小山一樣,細看還有細霧在周圍環(huán)繞。女人用背簍,男子用挑擔(dān),開始把這些玉米往家里搬??┲┲ǖ谋鈸?dān)聲和吱呀吱呀的背簍聲流淌在晨靄里,這是秋季里悅耳的聲調(diào)。
院子的角落,春天隨手丟下的幾粒苦瓜籽和絲瓜籽,經(jīng)過一個夏季的生長,現(xiàn)在變得蓬勃。形態(tài)各異的瓜果或躺,或吊,或奮力朝上,忙碌的季節(jié),農(nóng)人們顧不上照顧,它們倒也不爭,只默默發(fā)育。哪一天農(nóng)人把鍋燒熱后,才想起沒有下飯菜,緊走兩步,摘下幾個還帶著花兒的絲瓜炒了,才發(fā)現(xiàn)此時的絲瓜秋味十足,味道除了鮮美,還有一種特有的勁道。
月光下的農(nóng)家院子,玉米、芝麻、黃豆、南瓜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農(nóng)人們干脆就坐在玉米堆上,一邊把那層層金黃的外殼剝?nèi)?,一邊討論著村里各家的收成,還盤算著清空的地里明年種些什么。小孩兒們被大人安排來幫忙,但他們偏又坐不住,才剝了幾個,便就抓起一把芝麻往嘴里塞。村莊沉浸在這熱氣騰騰的喧鬧聲中。
刺啦,刺啦。剝玉米殼的聲音繼續(xù)在村子上空飄蕩,伴著這明亮的響聲,村莊正孕育著一個殷實又燦爛的夢。
(選自2019年10月23日《人民日報》)
一、物與人交融。場面描寫中擬人之物與農(nóng)人的交融不僅在外層,更在心靈的契合。那“耐不住寂寞”的早熟芝麻,“搶在收獲之前就咧開了嘴”,迎接“莊稼把式”的“輕輕一吸”,那“牙床碾壓芝麻的聲音”,共同敲響秋季好收成的“鼓點”;“早熟芝麻”還會“熱烈地討論著外面炙熱的陽光、急促的風(fēng)……”,這是在盼農(nóng)人之盼,希望自身早點飽滿成熟,成為農(nóng)人豐收喜悅“外在的標(biāo)本”……在這物人交融、泥土味十足的場面里,芝麻已經(jīng)成為與農(nóng)人心心相印的親密一家、生命伴侶,意境悠遠。
二、動與靜諧合?!霸掠耙老 敝校衩住叭~上有一層細細的露水”,比白天“溫順多了”,這是一種靜謐的美;待農(nóng)人進入玉米地,場面描寫由靜轉(zhuǎn)動:農(nóng)人的“掰”“扭”“丟”,玉米的“翻滾”,側(cè)面描寫中小鳥等動物的“拍打翅膀”“倉惶撞擊”,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咔嚓”“嘩嘩嘩”等聲響,描畫出一幅形聲兼?zhèn)?、動感十足的熱鬧場景,趣味與詩意彌漫其中。
三、文與意共生。文因意美,意由文生,是很高的作文境界。文中農(nóng)人“品嘗”芝麻籽的場面描寫:“油漬從嘴角溢出,亮晃晃的。在和路人搭訕時,明亮的咀嚼聲和晃眼的油漬成了他們外露的資本?!本渲袆釉~“溢出”和疊詞“亮晃晃”,暗示芝麻籽之飽滿多油;形容詞“明亮”修飾“咀嚼聲”,運用通感修辭,化聽覺為視覺;用“晃眼”形容“油漬”,用夸張手法表現(xiàn)了農(nóng)人由內(nèi)而外的豐收喜悅;接下來的插入語“還行,還行”則在重復(fù)中將農(nóng)人的幸福感直接道出,逼真而傳神。個性化的文意共生筆法,使場面描寫趣味橫生。
江南四季歌
如東中學(xué) 許劍峰
從童年少年走來,一首江南四季歌在我的心中孕育、譜曲、吟唱。
江南,三月?;t柳綠,春天的腳步敲響我的心門。路旁的小溪,唱著潺潺的歌。白瓣綠葉的野花,抖落塵埃,迎風(fēng)起舞。朝陽躍出,湖面上浮起一層淡淡的水霧。早起的人們跨過鋪滿短木的小吊橋,老人點燃一斗煙,吞云吐霧,小憩片刻。“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笔堑?,江南的紙鳶飛得早,飛得歡。終于盼來了星期天,兒童們跑著跳著,忙著放線引飛,七彩板鷂美妙的鳴響在空中飄蕩……望著這群“手牽一線,放飛一春”的稚趣兒童,我贊嘆:好一幅充滿活力的初春畫!
江南,六月。夕陽灑下一片金黃。夏,來了。荷塘里的芙蕖開了個遍,淡淡的清香籠罩著水面。淤泥里孕育的蓮藕,在靜夜里悄悄地豐潤起來。采蓮姑娘坐著木船兒,晃動著小槳,哼著那來自西洲的詞句?!八萦螐闹?,宛在水中央……”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聽著那柔軟的曲調(diào),身心也跟著輕松起來。
江南,八月。一樹的木樨黃,撐起了中秋之夜。楓葉紅了兩回,應(yīng)和著蘆葦蕩里的鷓鴣啼鳴。墨黑的夜幕,捧出了一輪圓月,打量著一個個寧靜的院落。夜深了,婦人手搖團扇,驅(qū)趕那令人厭煩的嗡嗡之聲;嬰兒慢慢睡去,徒留一支隨風(fēng)而轉(zhuǎn)的紙風(fēng)車;采蓮的姑娘折斷壯碩的蓮藕,從竹簍里抖出蹦跳的魚蝦,像魔術(shù)師揭掉遮布一般,轉(zhuǎn)眼間亮出一桌豐盛的菜肴。歡聲笑語里,沒有“斷腸人在天涯”的牽掛,有的是新農(nóng)村人的滿足。看著她們,誰都會消除“此事古難全”一類的惆悵,去致敬艱苦奮斗的歲月,描繪勞動致富的愿景。
江南,臘月。大雁南飛,不再留戀那一片晴空。銀裝素裹的寒冬為下一個暖春墊下了福澤的床褥。江南的雪來得遲,來得慢。等雪的滋味很像在等情人,搔首躑躅,盼得葉落,盼得霜降,甚至盼到了河面上靜悄悄的冰層。終于,一個個潔白的小精靈從天而降,紛紛揚揚地飄著、旋著、舞著。農(nóng)人舒展笑臉,開始構(gòu)筑來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豐收夢;調(diào)皮的孩子們伸出手來,去捉那一朵又一朵的飛絮,去探索那奇妙的六角。江南的雪來得慢,卻去得疾。于是,屋檐下掛著的冰凌,可以敲下來比長短,可以握著當(dāng)寶劍耍玩;池塘里薄薄的冰片,取一塊,用稻草穿了,便成了孩子口中的“冰糖”。此情此景,怎一個“樂”字了得!
踏著時光流逝的節(jié)拍,我吟唱這首江南四季歌,定會有更動聽的音符,更優(yōu)美的旋律。
仿作借鑒了范文筆法,把江南四季的場面描寫得富有鄉(xiāng)野趣味和詩情畫意。“小溪”“野花”“霧靄”與“小憩片刻”的老人、放風(fēng)箏的兒童交融于生機盎然的春景圖里;臘月里河面上“冰層”的靜態(tài)與雪的飄舞、孩子們“捉”“敲”“穿”等動態(tài)相得益彰,妙趣橫生;描寫中秋夜,以“魔術(shù)師”比喻采蓮姑娘、運用“沒有……有的是”這一對比句式,兩次活用古詩詞名句,在文意共生中凸顯新農(nóng)民的幸福感、新農(nóng)村的詩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