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碧惠
摘要:面臨新高考、新課改,一線教師僅僅傳授學生語言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當代外語教育正進入一個以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標準的新時代。借助英語戲劇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綜合語用能力及思維品質,是可行的。
關鍵詞:英語戲劇表演;閱讀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長期以來,因缺乏母語氛圍和有效的評價機制,我們的英語一直強調的是語言知識的習得,而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強加給他們的“高考試題重難點”,學生不主動學習,學習效率就不高,學科素養(yǎng)和學科思維就難于形成。為改變這現(xiàn)狀,適應新高考,新課標的要求,一線教師亟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校情,生情,設計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活動,英語戲劇表演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一、通過英語戲劇表演,助力學生英語閱讀,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新一輪高中課程標準修訂,把核心素養(yǎng)作為學科教學的基本依據。聶成軍老師在他的著作《當代基礎英語教育教學與研究例論》曾提過,無論是語言能力發(fā)展還是文化意識塑造,在中國現(xiàn)行的語言環(huán)境下,閱讀是實現(xiàn)這些目標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是實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把閱讀和戲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助力學生英語“悅讀”,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戲劇表演前,學生要廣泛閱讀,才能找到合適的“劇本”。學生閱讀不同的“劇本”,也就是在閱讀不同的題材和體裁。這是他們自發(fā)閱讀的腳本。這種閱讀模式不是為了做題,真正是“悅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品味英語語言的魅力,置身于角色中,體會角色的情感,預設故事的結局。從這種主動式體驗式的閱讀所獲取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是被動式閱讀所無法比擬的,久而久之,它會內化成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二、英語戲劇表演有效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讀合適的“劇本”后,學生還需對“劇本”進行操刀改寫。這改寫既要符合作品原有的語言特點,人物身份及性格特點,又要盡量貼近學生的語言水平,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種錘煉。為了更生動地再現(xiàn)角色的形象,學生還要不斷地聽原聲作品,看一些戲劇表演,反復演練,直至能逼真地還原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一場戲劇表演,將閱讀、會話、聽力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三、英語戲劇表演有助于提升學生文化意識
當代外語教育已然進入一個以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標準的新時代。聶成軍老師在他的著作《當代基礎英語教育教學與研究例論》曾寫過,“通過中西文化的對比以及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自信,逐漸形成跨文化意識和國際英語交際能力以及用英語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真正達到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學生進行英語戲劇表演是對英語文化、英語語言進行深入感知和切身的體驗。英語學習不再是枯燥的課堂操練,而是置身于戲劇情境中,借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自信真實的語言表達,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親身演出,一種快樂的學習體驗。
《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杰出作品,多年來暢銷不衰。這武俠小說般驚心動魄,緊張曲折、充滿懸疑的故事情節(jié)及天衣無縫的復仇計劃,讓學生十分著迷。于是他們從中挑選了一段故事情節(jié),選定了卡爾坎瓦蒂少爺、基督山伯爵、維爾福夫人等角色,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把英文版的世界名著通過自身的理解和演繹,真實地展示在同學面前。這樣的一場戲劇表演,學生既學習了語言,也體驗了西方文化的魅力,對作品的感悟也更深。
四、英語戲劇表演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形成
良好的思維品質對英語學習具有推動和促進作用。對戲劇文本的挑選就是學生思維品質中批判性思維的一種體現(xiàn)。對戲劇文本的編寫改寫則折射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思想性。學生在戲劇表演中對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能力就是他們的敏捷性和靈活性的體現(xiàn)。在準備一場戲劇表演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學生能夠多方面、多渠道地尋求解決方法,這需要他們的協(xié)作力,同理心和責任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自主組合,借助戲劇表演這樣的一種語言文化氛圍,一起合作實踐、交流探索,借此他們的自學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實踐探究能力、語言交際能力都不斷形成,不斷增強。
戲劇表演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自己改寫英語劇本,根據角色的形象特征和語言風格來選定角色。表演《仲夏夜之夢》這部劇,我們的學生就這樣分配他們的角色。吳錦貞(12班)扮演:赫米婭,王俊濤(12班):萊賽德,范金艷(3班):仙后,王捷(6班):狄米崔斯,舒閩鑫(12班):仙王,余雅瑜(2班):海倫娜,何自川(4班):父親,廖軒(7班):旁白,陳錦都(8班):帕克。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探究能力,他們能取長補短,通力合作,借助這樣的一場戲互相學習,從而使自身的實踐能力、交流能力、探索能力不斷得到鍛煉。
總而言之,戲劇表演集文學性、表演性和教育性于一身,給學生帶來極具藝術感染力和審美價值的閱讀體驗與親身感受,帶他們領略豐富的中西語言及文化內涵,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很大裨益。
注:本文為2018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戲劇文本閱讀和智慧生成的教學探究”(MJYKT2018-065)的階段性成果;2019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基于經典作品深度閱讀的中學英語戲劇表演教學實踐研究( MYKT2019-231)”的階段性成果;2019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FJJKCCJ19-113)”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5(16).
[2]聶成軍著.當代基礎英語教育教學與研究例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3]宮文勝.用戲劇的方式教英語[J].江蘇教育,2015(45).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