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沈陽和平金皇后醫(yī)療美容醫(yī)院 (遼寧 沈陽 110005)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水氧治療儀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6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紅藍光照射治療,n=30)與觀察組(水氧治療儀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治療,n=30),對比兩組痤瘡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患者高(P<0.05);觀察組患者的皮損控制時間及癥狀改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較為相似(P>0.05)。結論:在中重度痤瘡患者的治療方案中,將水氧治療儀與紅藍光照射治療進行聯(lián)合應用,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對患者皮損癥狀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痤瘡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疾病,多發(fā)于青少年群體當中,其癥狀主要以面部粉刺、膿皰、丘疹以及結節(jié)等多形性皮損為主,嚴重情況下甚至導致永久性痤瘡疤痕的產生[1],對患者的社交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目前,臨床對于痤瘡等皮膚疾病主要采取分級治療的方式,通過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來達到治愈的目的[2]。在此,本文納入了6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對水氧治療儀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與對比,全文如下。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6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共30例,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齡為(21.5±4.2)歲。而觀察組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齡為(21.4±4.1)歲。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對比均無鮮明差異,P值>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的痤瘡疾病均為Ⅱ級~Ⅳ級的尋常性痤瘡;(2)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1)處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近期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2)同時患有其他皮膚疾病的患者;(3)對本文涉及的藥物及光線存在過敏等禁忌癥的患者;(4)近期已有痤瘡治療史的患者;(5)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異維A酸軟膠囊(國藥準字H2O 113060;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進行口服,0.5mg/kg/d,療程為4周。
對照組患者采取紅藍光照射治療,采用紅藍光治療儀進行紅藍光照射治療,其中紅光光源與皮膚的距離維持在10cm,而藍光光源與皮膚距離維持在25cm,每次的照射時間為20min,每周進行3次,在照射治療中,2種光線照射需間隔錯開進行,其療程為8周。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采用水氧治療儀進行治療,在水氧治療中,患者于潔面后平臥,同時進行包頭處理,采用碘伏對病灶處進行消毒。將30mL的1%克林霉素注射液放入水氧治療儀瓶內,隨后連接氧氣管道并對其氧流量進行調節(jié)。將水氧筆貼近患者皮膚,距離控制在3~5mm左右,通過強壓氧氣與混合液,將噴嘴中噴出的水汽混合顆粒充分作用于患者皮膚的病灶處。水氧治療每周進行1次,療程為8周。在中重度患者的治療中,可將水氧筆在病灶處反復圍繞,以進行充分的注氧與消炎操作,其中對于存在膿皰的患者,可先將其膿皰挑破,初步清潔后,再以水氧筆進行徹底的清洗與消炎。
(1)對比兩組痤瘡患者的治療效果,根據(jù)癥狀的改善程度可分為:治愈(癥狀基本消退)、顯效(皮損癥狀有顯著的改善)、好轉(皮損癥狀有一定好轉,但仍有明顯病灶)、無效(皮損癥狀未緩解或有明顯新疹出現(xiàn))。
(2)兩組痤瘡患者的治療指標對比,主要包括皮損控制時間及癥狀改善時間。
(3)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本次研究中60例痤瘡患者的相關資料全部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文中關于治療效果統(tǒng)計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對比與分析,而治療指標等計量資料則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與分析,若P<0.05,則表示對比數(shù)據(jù)存在較大差異性。
觀察組患者的痤瘡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的皮損控制時間及癥狀改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通過觀察與記錄對比發(fā)現(xiàn),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出現(xiàn)皮膚干燥、潮紅的現(xiàn)象,1例出現(xiàn)口干的情況,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而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出現(xiàn)膚干燥、潮紅的現(xiàn)象,1例存在口干的情況,其發(fā)生率為6.7%,由此可知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較為相似,差異較?。≒>0.05)。
表1. 兩組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表2. 兩組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治療指標(±s)
表2. 兩組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治療指標(±s)
組名 例數(shù)(n) 皮損控制時間(周) 癥狀改善時間(周)對照組 30 2.3±0.5 3.5±0.4 images/BZ_59_1251_920_2268_1076.png
痤瘡的形成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管堵塞以及內分泌激素等因素有關。當人體處于青春期時,各種激素水平的升高往往會導致皮脂分泌過多等情況的出現(xiàn),此外,由于毛囊中的丙酸桿菌對皮脂具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從而極易引起一定程度的炎癥反應,且該炎癥反應會隨著皮膚皮脂及細菌的大量淤積,而趨于嚴重化,進而導致痤瘡的形成。因此,臨床常將減少皮脂淤積、調節(jié)皮脂分泌以及抑制毛囊細菌炎癥反應作為痤瘡的治療原則[3]。
紅藍光照射是針對痤瘡特點,聯(lián)合細菌微生物學(Bacterial microbiology)及射線物理學(Radiation physics)特點而研發(fā)的一種治療方式。其中,紅光可降低皮膚脂質的分泌,從而減少細菌的定植情況,而藍光可被痤瘡丙酸桿菌吸收,從而發(fā)揮其殺菌、消炎的作用,將紅、藍光進行交替循環(huán)照射,對痤瘡等皮膚炎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4]。而水氧治療是一種利用高壓作用改善皮膚癥狀的新型治療方式,可通過噴霧狀水氧分子顆粒與皮膚的充分接觸來進行活膚與治療,一方面利用水霧的大量沖洗來進行皮膚清潔,有效清除毛囊及皮脂腺中的垃圾,同時抑制細菌的繁殖;另一方面,通過克林霉素等抗菌藥物與病灶表面的直接接觸,可對致病菌進行有效清除,達到較好的抗炎效果。此外,氧動力對患者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可有效激活其表皮的代謝機制[5],對痤瘡患者皮損狀況的改善具有積極的臨床作用。
綜上所述,在中重度痤瘡患者的治療方案中,將水氧治療儀與紅藍光照射治療進行聯(lián)合應用,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對患者皮損癥狀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