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翠環(huán) 張艷維
摘要:高校物理化學課程以物理和化學兩大學科為基礎,是高?;ゎ惤逃龢O其重要的基礎課程。物理化學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動力學和熱力學兩大部分,通過物理化學理論定義及實踐實驗,進而探索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由此構成化學的理論基礎。目前在高校物理化學教學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可根據課程特點從優(yōu)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改革,重點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性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物理化學;教學方法;探索;雨課堂
物理化學課程是化工類專業(yè)基礎課程,具有概念抽象、公式繁亂、理論性強等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疲于背概念、推公式,難以抓住學習的重難點,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框架。因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分掌握學習方法和課程內容,已經成為物理化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嘗試通過物理化學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期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
講授式與啟發(fā)式相結合
物理化學教學應符合當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是物理化學學科的課程目標,因此需要對物理化學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首先需要修改優(yōu)化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能體現出物理化學課程的基礎性、廣泛性以及系統性,同時需要對教學內容具有深刻的把握,教學時要體現出課程的前瞻性、實踐性;其次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及教學要求進行教學內容的取舍,進一步深化授課內容,借助相關資料將與物理化學教學內容相關的研究成果及方法結合到相關章節(jié)進行講授,注重實際科研工作和理論的結合;最后在教學中要注重條理性,注意對各部分內容的梳理與整合,通過總結或考試等方法對學習內容進行及時復習,查漏補缺,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歸納整理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框架,為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只由教師講解對于學生學習并無益處,不僅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啟發(fā)式與講授式相結合的方法能夠較好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通過教師的講授和積極引導,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轉化,另外通過提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互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常用的啟發(fā)式教學有目標啟發(fā)式、情景啟發(fā)式、提問啟發(fā)式、示范啟發(fā)式等。例如,教師可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問炸彈在一剛性封閉絕熱的體系內爆炸后,體系的溫度和內能將如何變化?之后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進而引出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實質——能量守恒原理。
案例式與討論式相結合
案例式與討論式結合教學的特點是上課前要準備獨特且具有代表性的素材案例,在授課時向同學提出案例問題,引導學生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深入剖析,調動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開拓思路促進知識的遷移。例如,在學習熱力學第二定律時,可向學生舉例自然界中水自高處向低處流動,從而引導學生討論用函數高度判斷水流的方向和限度,也可舉例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引導學生討論用函數溫度作為判斷熱傳遞的方向和溫度,通過這些例子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規(guī)律,既可以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能夠引導學生建立起個人的思維邏輯方式,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
“雨課堂”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化、交互性等彌補了傳統教學單一呆板的缺點,但過多依賴于多媒體教學也存在許多弊端。例如,干擾因素較多引起學生注意力分散和視覺疲勞、降低教師的教學能力、弱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等,最終會導致教學效果與教學預期背道而馳,因此應順應形勢將智慧教學軟件“雨課堂”與多媒體教學科學有效的結合,可以達到相輔相成、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各自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效率。另外,3D技術也可運用于物理化學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直觀的了解物理化學變化及微觀結構變化過程,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同時得到發(fā)展。
綜上所述,物理化學是化工類專業(yè)重要基礎課程,為學生后續(xù)的專業(yè)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教學者應注重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深度思考和大膽創(chuàng)新,將教學內容及方式的改革切實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以提高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達成度。
參考文獻
[1]楊菊香,劉振,任宏江.物理化學概念教學策略[J].廣東化工,2018(21).
[2]張云峰,劉文龍,張崟,劉達玉,王衛(wèi).“物理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2018(14).
[3]郭小慧,卑占宇,羅曉冰.現代啟發(fā)式教學思想在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6).
[4]張慶堂.問題教學法在工科物理化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
[5]李志軍.案例式教學在物理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
(作者單位:安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