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婦產(chǎn)科,遼寧 朝陽 122000)
陰道炎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若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導致疾病進行性發(fā)展,對患者生殖系統(tǒng)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并發(fā)多種并發(fā)癥[1]。有關資料顯示,支原體、真菌、衣原體、病毒及滴蟲等是導致陰道炎的主要因素[2]。臨床需根據(jù)具體病原體開展相應治療,以利于盡快減輕患者臨床癥狀,確保良好的治療效果[3]。當前,甲硝唑、制霉菌素聯(lián)合陰道灌洗是臨床常用于治療陰道炎的方法,且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诖?,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硝唑、制霉菌素聯(lián)合陰道灌洗治療陰道炎患者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60例陰道炎患者,依據(jù)平行對照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0例。對照組年齡22~59歲,平均(33.26±1.79)歲;病程10~32 d,平均(16.12±2.65)d;念珠菌陰道炎46例,滴蟲性陰道炎34例;學歷:小學15例,初中23例,高中27例,大專及以上15例。觀察組年齡23~61歲,平均(33.43±1.82)歲;病程10~34 d,平均(16.25±2.58)d;念珠菌陰道炎48例,滴蟲性陰道炎32例;學歷:小學13例,初中24例,高中26例,大專及以上1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了解研究內容,并簽署書面同意書;②具備正常溝通、表達和理解能力;③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④符合《婦產(chǎn)科學》(第8版)中陰道炎的診斷標準,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毛滴蟲感染、芽孢和假絲菌體感染。排除標準:①既往有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灌洗藥物過敏史;②合并心、腎、肝等臟器功能不全;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④神志意識模糊;⑤近6個月內存在陰道沖洗治療和抗感染治療;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⑦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障礙;⑧因個人因素拒絕參與本研究,或中途選擇退出。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甲硝唑與制霉菌素藥物治療。用碘伏棉球常規(guī)消毒外陰、陰道,研磨制霉菌素片(山東魯抗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915,規(guī)格10萬U×100片)為粉末狀,放置于陰道穹隆部位,每日1次。甲硝唑片(華東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388,規(guī)格0.2 g×100片)口服,每次0.4 g,每日2次,接受為期3 d的治療。如果患者伴有念珠菌陰道炎,予以氟康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4,規(guī)格0.15 g)口服,每次150 mg,每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陰道灌洗治療。用碘伏棉球常規(guī)消毒外陰和陰道口,采用EWT-130A臭氧婦科治療儀進行治療,向患者陰道內部放置一次性治療頭,根據(jù)患者病情調整沖洗強度,灌洗時間約10 min。結束灌洗后,陰道給藥和口服用藥,劑量及方法同對照組。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1個月為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4]。治愈: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提示陰性,白帶異常、外陰燒灼感及外陰瘙癢等臨床病癥均消失;顯效:與治療前相比,癥狀積分改善超過75%,臨床病癥減輕顯著,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提示陰性;有效:與治療前相比,癥狀積分改善30%~75%,臨床病癥基本減輕,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提示為陽性;無效:不符合以上判定指標。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具體病癥包括白帶異常、外陰燒灼感及外陰瘙癢,各項總分3分,得分越高表明病癥越明顯[5]。記錄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統(tǒng)計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皮疹、惡心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癥狀積分評分、癥狀緩解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行t檢驗;治療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對照組治愈32例,顯效15例,有效15例,無效1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50%;觀察組治愈38例,顯效19例,有效18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是93.7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581,P=0.003)。
2.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白帶異常、外陰燒灼感及外陰瘙癢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白帶異常、外陰燒灼感及外陰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癥狀緩解時間為(1.65±0.27)d,對照組為(2.85±0.34)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721,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比較(分,)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發(fā)生皮疹2例,惡心3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6.25%;觀察組發(fā)生皮疹1例,惡心2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3.75%。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851,P=0.356)。
對于健康女性而言,其陰道組織結構和陰道內環(huán)境可對病原體的入侵進行防御。在陰道口關閉時,陰道前壁與陰道后壁緊密貼合,同時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導致陰道上皮細胞發(fā)生表層角化和增生,進而調節(jié)陰道內環(huán)境的酸堿度平衡,以利于對病原體的繁殖進行有效抑制[6]。若陰道自然防御功能受到損傷,則會導致病原體向陰道內入侵,造成陰道內環(huán)境被破壞,甚至導致陰道炎。陰道炎的誘發(fā)因素有很多,包括支原體、真菌、衣原體、滴蟲及病毒等[7]?,F(xiàn)階段,臨床治療陰道炎主要以藥物為主。制霉菌素和甲硝唑均屬于抗菌藥物,抗菌效果明顯,且其氧化性較強,能夠在短時間內使細菌及病毒內部的葡萄糖氧化酶氧化分解,進而使葡萄糖氧化分解減少,達到破壞細菌和病毒結構的目的[8]。臭氧可與病毒及細菌直接作用,使其核糖核酸和細胞器被破壞,并將核糖類和DNA等大分子聚合物分解,從某種程度上對病毒及細菌的繁殖、新陳代謝等過程造成影響,最終達到抑制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繁殖的目的。有研究結果顯示,臭氧彌散性較強,能夠從多個角度與病灶接觸,達到徹底滅菌的效果[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甲硝唑、制霉菌素聯(lián)合陰道灌洗治療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且在治療后,觀察組白帶異常、外陰燒灼感及外陰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由此可見,甲硝唑、制霉菌素聯(lián)合陰道灌洗治療可使患者臨床病癥減輕,確保良好的治療效果。甲硝唑屬于廣譜抗菌藥物,可抵抗消化鏈球菌、脆弱擬桿菌、消化球菌、梭形桿菌、真桿菌等病菌;同時,甲硝唑可殺滅滴蟲和阿米巴原蟲,在非特異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和老年性陰道炎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制霉菌素是一種多烯類抗真菌藥物,其抑菌活性較高,可有效結合真菌細胞膜上的甾醇,利用改善細胞膜通透性等方法實現(xiàn)抗真菌的目的,而且對毛霉、皮炎芽生菌、小孢子菌和莢膜組織漿胞菌等的敏感性較強。有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臭氧治療陰道炎能夠及早將病毒、細菌等殺滅,這是因為臭氧彌漫性較強,可對各個病灶作用,進而改善陰道內環(huán)境,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聯(lián)合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灌洗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甲硝唑、制霉菌素聯(lián)合陰道灌洗治療陰道炎患者的效果顯著,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