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華 王美霞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期間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的效果。方法:本院內分泌科于2017年1月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隨機選取本科室成立糖尿病小組前收治的80例患者為常規(guī)組,實施后收治的80例患者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結果:經過對所選糖尿病患者調查顯示,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但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更為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與結論: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期間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對改善護理質量有積極效果。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小組;內分泌科;血糖水平;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0196-01
引言:
糖尿病主要是由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異常所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其發(fā)病因素比較復雜,相關學者認為其與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重要關聯【1】?,F階段,糖尿病還無法根治,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長期治療,而治療期間對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對控制血糖水平有積極效果【2】?;诖耍狙芯恳?60例糖尿病患者為調查對象,分析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前后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
本院內分泌科于2017年1月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隨機選取本科室成立糖尿病小組前收治的80例患者為常規(guī)組,實施后收治的80例患者為觀察組,常規(guī)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下限23歲,年齡上限70歲,平均年齡為(45.29±5.20)歲;觀察組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齡下限23歲,年齡上限72歲,平均年齡為(45.31±5.22)歲。比較兩組糖尿病患者基線資料,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在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前,主要對其采用傳統(tǒng)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加強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生活護理、用藥指導以及出院指導等干預。本院分泌內科于2017年1月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護理干預: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組員由本科室護理組成,組長需要定期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其中包括護理技巧、糖尿病知識等。同時護理小組還需要配合臨床醫(y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護理措施具體如下:(1)加強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科學的飲食方案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對此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控制飲食中的總熱量攝入,并減少甜食攝入,叮囑其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盡量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纖維素類食物,同時還應采用少食多餐的飲食方案,維持患者體重變化,對于代謝紊亂者應及時進行糾正;(2)加強對患者實施運動干預,小組成員應根據患者身體狀態(tài)為其進行運動指導,以此提高機體胰島素的敏感性,還能有效控制患者體重。護理小組應為每位患者制定針對性運動計劃表,并對其進行運動方式、強度以及注意事項指導;(3)藥物指導,護理小組應數量掌握各種降糖藥作用、使用劑量、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容易產生的不良反應等,叮囑患者定時、定量服藥,切不可擅自增減藥物,避免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4)并發(fā)癥干預,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并發(fā)癥,例如低血糖、糖尿病足以及高滲性昏迷等,對此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并為患者及家屬介紹并發(fā)癥的正確檢測方式,以此改善其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使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對患者進行評估,量表包括8個領域,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所選兩組糖尿病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質量差異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數據(%)顯示,x2檢驗,計量結果以()表示,t進行檢驗,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以上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但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更為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一種多因素影響的綜合性疾病,由于患者指標因素、發(fā)展程度不同,其臨床癥狀也存在一定差異【3】。糖尿病患者具有病程長、并發(fā)癥多等特點,給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造成巨大困難。根據對相關文獻研究顯示【4】,在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為其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意義。糖尿病小組護理模式屬于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護理措施,此護理模式以小組的形式,對患者病情、身體狀態(tài)、家庭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以此保證臨床護理的針對性、有效性。護理期間,護理小組需要為患者提供專業(yè)性健康教育,以此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度,從而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開展,同時還需要注意相關并發(fā)癥預防工作,從而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本實驗結果表明,在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后所選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其生活質量也得到明顯改善,組間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研究結果與張濤等【5】研究結果接近。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期間采用護理小組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對提高其生活質量有積極效果。由此可見,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值得在糖尿病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曉婷,趙柳,王錄會,李領俠.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3):182+184.
[2] 劉娜娜,許新華,王迎春.專業(yè)護理小組在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74):355-356.
[3] 任文靜,張海霞,田海燕.規(guī)范化管理妊娠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3):167+184.
[4] 李黎,李鈺,陳紅,魯細麗,王楊.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20):149+151.
[5] 張濤.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前后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差異比較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6):12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