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
摘 要:小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便是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尤其在數學教學中,盡可能實現與實際生活的結合,保持課堂的輕松愉快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養(yǎng)成學生獨立思維,利用現代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方式實現高效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農村小學數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引言
受現代化發(fā)展影響,信息技術被作為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介質。在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我們應不斷對其加以應用創(chuàng)新,并在此基礎上滿足時代發(fā)展需求,時刻緊跟時代發(fā)展節(jié)奏。伴隨我國現代化發(fā)展進程的加快,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完成自身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現代化教學模式的轉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教學理念,同時不斷培養(yǎng)并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
1 互動交流活思維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但是,在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互動活動時,教師不僅是活動的引導者,還是活動的參與者。例如,數學教師在教學三角形相關的知識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螞蟻搬食物回家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螞蟻走哪條路線能夠快速地回家”。學生通過分組交流討論能夠盡快地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另外,數學教師在進行圖形方面的教學時可以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探究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自己已經畫出的立體圖形,然后適當地引導學生探究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如果遇到了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時,教師不應該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應該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其分析和理解題意。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2 引入微課教學
微課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應用的產物,它的出現和運用豐富了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增強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微課,指導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其數學綜合能力。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練、目的明確等特點,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且學生學習微課也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利用微課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制訂學習目標任務,促使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提高學習成效。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下載相關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微課視頻中可呈現超市結賬、人體測溫、學生測量身高等圖片,引入小數的學習,并要求學生思考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當學生對小數有一定認識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地讀寫小數,并學習小數比較、加減等重點知識??茖W、合理的微課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數據分析和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yǎng)。
3 明確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為教學奠定基礎
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教學制度也在日益完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了“核心素養(yǎng)”的新教學理念,一時間在國內各個名校和教育界普及開來。因為小學生接受新鮮事物較快,正處于對事物的認知和對真理的探索階段,因此小學時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品德、發(fā)展自身個性、提升自我綜合素質便是教育的關鍵所在。而數學教學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讓學生在授課過程中盡量吸收數學理論知識、積極思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消化課堂內容、合理分析,在此過程中提高、發(fā)揮自身“核心素養(yǎng)”,開發(fā)大腦,培養(yǎng)嚴謹的邏輯思維,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素材,迎合了現代化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讓知識在學生眼中看來不再枯燥抽象,在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的同時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在課堂方案上下功夫,緊緊圍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指引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強化“核心素養(yǎng)”意識。
4 培養(yǎng)學生數學估算能力以及數學意識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數學意識,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靈活性和抽象性,同時相對較為深刻和客觀,對于小學生來講,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生數學素養(yǎng),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通過采取趣味性較強的數學資料或者是多媒體工具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抽象枯燥知識變得具體形象化。同時要通過有趣幽默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知識,還應當設置一些和所教授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問題解決方式。另外,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現問題,促使學生數學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提高,與此同時,還應當將數學知識教學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系起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根本目標就是需要促使數學和生活相互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運用數學方式方法解決現實生活當中的問題,幫助學生活學活用。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估算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和概念,增強學生對于數量以及事物的判斷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
結語
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教育部門加強了對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必須要正確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鼓勵學生有效應用數學技巧進行思考與計算,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水平,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馨.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基于小學數學課堂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
[2]董江春.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原則與策略[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9,(3).
[3]國喜蓮.融合信息技術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J].林區(qū)教學,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