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昌明
【摘 要】校園欺凌是當前破壞校園和諧穩(wěn)定的重大隱患,嚴重干擾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直接危害學生的生命健康,造成學生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創(chuàng)傷,給學生留下長期難以消除的陰影,嚴重影響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校園欺凌;防治策略;平安校園
近年來,校園欺凌問題受到全社會極大關注。針對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頻發(fā),教育部等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對預防和處置校園欺凌做出指導和規(guī)范?;诖?,筆者就全面做好校園欺凌工作做如下策略探究,以期對解決校園欺凌問題提供思考與借鑒。
一、全面促進家庭教育引導,全維度防范化解欺凌行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是最早而且是最深刻的,甚至影響到人一生的發(fā)展。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校園欺凌背后或多或少都會反映出一定的家庭教育問題?!叭魏我粋€孩子的背后都站著一個家庭?!蓖ㄟ^30年的家庭教育研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孫云曉發(fā)現(xiàn),在防治校園欺凌方面,家庭作用比學校重要。首先,家庭內(nèi)部要杜絕暴力,在家庭中應營造溫馨的氛圍。其次,父教缺失的孩子容易存在暴力傾向。有研究指出,在美國,70%以上的罪犯都來自父教缺失的家庭。最后,父母應該引導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家庭來說,防治校園欺凌是一件很具挑戰(zhàn)性的事情。家庭除了要與學校相互配合,更重要的是,每個家庭都需要在一開始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應該欺負別人。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劉成斌建議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學會分析、處理問題、能及時和教師與學校溝通、從健康積極的方向找尋合理、合適的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或監(jiān)護人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尤其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動態(tài)變化,給予孩子一個健康舒心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是預防中小學生欺凌的第一道防線,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在關愛保護和教育引導孩子方面起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切實落實家長監(jiān)護責任,使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增強家長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要依托各級、各類家長學校、兒童之家等指導服務陣地,通過舉辦家長課堂、組織親子實踐活動等,開展相關知識宣傳和專項指導服務,引導家長注重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重視品德教育,處處為孩子做好榜樣。學校要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形成美好心靈和健康人格。學校要指導家長教會孩子應對和處理校園欺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要指導家長與學校建立良性互動聯(lián)系,及時掌握孩子情緒和心理狀況等。要切實加強社會宣傳倡導,發(fā)揮主流媒體、網(wǎng)絡、新媒體平臺等輿論宣傳作用,大力宣傳防范校園欺凌相關知識,宣傳相關法律法規(guī),引導廣大家長和未成年人自覺抵制校園欺凌不良行為,全面提升科學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二、全面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全領域杜絕校園欺凌現(xiàn)象
學校是預防校園欺凌的責任主體,要牢固樹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識,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完善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制度,健全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和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構建防治校園欺凌長效機制。學校要全面落實班主任、科任教師等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要堅持教育為先,定期對中小學生進行學生欺凌防治專題教育,通過一系列德育活動的開展,逐步將“敬畏規(guī)則、尊重法律”的認識輸入學生心中,讓“寬容又不縱容,關愛又要嚴管”的方法為師長熟知。要通過主題班會、班級黑板報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校園欺凌事件的預防知識和處置方式。要充分發(fā)揮心理咨詢室功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重點學生、失獨家庭學生談心談話,呵護學生健康心理。要充分利用班級微信群、QQ群,加強家?;?,通過宣傳的高力度、高密度,打牢廣大師生參與專項行動的思想基礎,確保師生、家長知曉率達100%,從而形成家庭、社會、學校相結合的教育網(wǎng)絡。要堅持預防為主,注重源頭防治,根據(jù)實際情況強化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并通過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認真摸排校園欺凌行為,做到不留死角盲區(qū),真正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對發(fā)現(xiàn)的苗頭性、傾向性欺凌和暴力問題,要及時予以調查處置,把校園暴力扼殺在搖籃中。要努力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重視校園綠化、美化和人文環(huán)境建設。要加強優(yōu)良校風、教風、學風建設,開展內(nèi)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形成團結向上、互助友愛、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激勵學生愛學校、愛教師、愛同學,提高校園整體文明程度,建設無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園。同時,要積極開發(fā)校本德育課程,將德育目標融入各學科課程,促進德育和智育、體育、美育的有機融合,按照自主、多樣、公益原則,指導學生社團建設,支持學生自主管理。要堅持保護為要,大力開展校園幫教活動,加強重點人群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引導,制訂幫教工作規(guī)范,落實對行為偏差學生的跟蹤管理和幫教轉化工作。要強化教育懲戒威懾作用,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學生必須依法依規(guī)采取適當?shù)某C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家長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和警示談話,情節(jié)嚴重的由公安機關參與警示教育。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應登記在案并將其表現(xiàn)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實施科學有效的追蹤輔導。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要充分了解其行為動機和深層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和幫扶,給予其改過的機會。要對遭受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及其家長提供幫助,及時開展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家庭支持,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心理陰影,恢復正常學習生活。
三、全面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治理校園欺凌現(xiàn)象
要重點強化教職員工的師德師風教育,規(guī)范教師從教行為,堅決杜絕毆打、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絕不允許教師及學校其他人員成為校園欺凌事件的參與者,從而促進校園環(huán)境更加健康美好,學生成長環(huán)境更加陽光和諧。一是要廣泛開展學習教育活動。要通過召開政治學習、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教育活動,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規(guī)范學校和教師行為,夯實師德師風建設目標責任。要通過多種形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yè)務學習常態(tài)化、制度化,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與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相結合,激發(fā)廣大教師崇尚師德、愛崗敬業(yè)、終身從教的動力和熱情。要組織教師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等內(nèi)容,增強教師自覺履行教師職責、遵守職業(yè)道德的自覺性,規(guī)范教師行為,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二是要突出工作重點,扎實開展專項整治活動。要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對教育行業(yè)“四亂”等突出問題進行全面檢查。要在各中小學校設立意見箱,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暢通群眾投訴舉報途徑,接受群眾和社會對教師從教行為的監(jiān)督,形成打擊違反師德師風行為高壓態(tài)勢,逐步形成導向明確、標準科學、體系完善的師德考核評價體系,讓師德師風建設有尺度。三是要宣傳先進典型,弘揚師德師風正能量。要廣泛開展師德標兵、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等評選活動,評選師德先進典型,利用多種宣傳載體,廣泛宣傳師德標兵等的模范事跡,傳播師德師風正能量,弘揚師德師風主旋律,樹立風清氣正的教育新風尚。四是要狠抓管理考核,健全工作長效機制。要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構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常規(guī)化、制度化。要全面開展師德考核,建立教師師德檔案,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績效考評、評先選優(yōu)等的重要依據(jù)。對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要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切實起到懲處“極少數(shù)”、教育“大多數(shù)”的目的。
校園欺凌嚴重危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破壞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與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的建設。因此,為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要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反校園欺凌工作任重而道遠,為青少年提供一方凈土、樂土,理應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共同研究的重大課題,值得長久深入地探討與實踐。
參考文獻:
[1]錢鳳琴.預防校園欺凌 守護平安校園[J].軟件:電子版,2019(04).
[2]蒲玉貞.校園欺凌的危害、成因及預防措施[J].甘肅教育,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