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珊慧,張莉珊,林 山,曾 勉
(中山大學1.附屬第一醫(yī)院內(nèi)科重癥監(jiān)護室;2.呼吸病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080)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高死亡率疾病,其臨床特點為短期進展的呼吸困難、低氧血癥(PaO2/FIO2≤300 mmHg)及滲透性肺水腫[1-2],其發(fā)病機制復雜,而肺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是ARDS 發(fā)生的重要事件[3]。間充質(zhì)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及自我更新能力的成體干細胞,是組織工程及再生醫(yī)學的種子細胞。研究發(fā)現(xiàn),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可通過其旁分泌途徑減輕脂多糖(LPS)誘導的急性肺損傷[4-5]。生長激素釋放肽(ghrelin)是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受體的內(nèi)源性配體,研究顯示其參與調(diào)節(jié)食物攝入、能量代謝、肌肉萎縮、骨代謝以及細胞增殖與凋亡等病理生理過程[6-7],近年來研究指出,ghrelin 對MSCs 存在某些調(diào)控作用,如Abda?nipour 等[8]發(fā)現(xiàn)ghrelin 可顯著促進MSCs 的增殖活力,Han等[9]指出ghrelin可通過激活PI3K/AKT通路減輕MSCs 的凋亡,增強其在缺氧狀態(tài)下的存活能力,提高其對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效果。這種ghrelin對MSCs調(diào)控作用是否同樣也能夠增強其對急性肺損傷(acutelunginjury,ALI)的治療效果,具體的作用機制是什么?這些問題目前尚未清楚,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在ghrelin 預處理BMSCs 來源的上清液中培養(yǎng)的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遷移及凋亡情況探討ghrelin 預處理后BMSCs 對內(nèi)皮細胞的作用,為治療ALI/ARDS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1.1.1 實驗動物 3 周齡,SPF 級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平均體質(zhì)量50 g),由中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粵)2016-0029,本實驗經(jīng)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實驗過程對動物處理符合動物倫理學要求。
1.1.2 實驗試劑 低糖DMEM培養(yǎng)基(c11885500bt)、高糖DMEM培養(yǎng)基(c11995500bt)、胎牛血清(Gibco公司,美國)、青霉素?鏈霉素雙抗(Thermo Fisher)、2.5 g/L EDTA 胰酶(Thermo Fisher)、CCK8 細胞增殖毒性檢測試劑盒(東仁(DOJINDO),CK04)、Ghrelin?human(Tocris)、脂多糖(來源于大腸桿菌0127:B8,貨號L3129,Sigma?Aldrich 公司)、流式表面分子抗體:Anti?Mouse/Rat CD29(eBioscience)、Anti?Mouse/Rat CD90.1(eBioscience)、FITC Mouse Anti?Rat CD45(BD Pharmingen);Annexin V?FITC/PI 雙染細胞凋亡試劑盒(BD Pharmingen)、Anti?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Anti?Bax 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Anti?caspase3(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Anti?β?catenin 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SDS?PAGE凝膠配制試劑盒(Beyotime)、RIPA 裂解液(強)、PMSF 試劑(Beyotime)、NuPAGE LDS Sample Buffer(4×)上樣緩沖液(Thermo Fisher)、電泳液(自配)、轉(zhuǎn)膜液(自配)、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自配)、TBST 緩沖液(自配)、含2%牛血清白蛋白PBS 溶液(PBA,自配)、PVDF 膜(0.45 μm,Merck millipore 公司)、特超敏ECL 化學發(fā)光試劑盒(Beyotime)。
1.1.3 實驗儀器 超凈工作臺,CO2培養(yǎng)箱(Ther?mo Fisher)、低溫高速離心機(Eppendorf 公司)、化學發(fā)光成像分析系統(tǒng)(ImageQuant Las4000mini)、流式細胞儀(CytoFLEX,BECHMAN COULTER)、全自動倒置熒光顯微鏡(Leica DMi8)、酶標儀(Sunrise)、電泳儀(Bio?Rad)、轉(zhuǎn)膜裝置。
1.2.1 大鼠BMSCs 的提取與培養(yǎng) 本實驗沿用之前課題組采用的全骨髓貼壁分離法[10]提取大鼠BMSCs。取3 周齡SD 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處死后將大鼠放進75%乙醇浸泡5 min,在超凈工作臺內(nèi)用高壓滅菌過的手術(shù)器械分離脛骨、股骨,用無菌PBS 沖洗骨髓至發(fā)白,將骨髓懸液收集至15 mL離心管,300×g離心5 min,棄去上清,用含10%胎牛血清低糖DMEM 完全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沉淀,吹打混勻后轉(zhuǎn)移至25 cm2細胞培養(yǎng)瓶中,置于37℃,5%體積分數(shù)CO2飽和濕度培養(yǎng)箱中,24 h 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漂浮圓形細胞,為大鼠骨髓中的血紅細胞,換液,去除漂浮的血細胞,此后2~3 d 換1 次液,直至細胞融合80%~90%,可進行傳代。
1.2.2 大鼠BMSCs 的流式鑒定 胰酶消化BMSCs(P3),300×g離心5 min,棄上清液,預冷PBA 1 mL洗滌細胞一次,加入100 μL PBA重懸細胞,用槍頭輕輕吹打混勻,4℃避光孵育30 min,然后用預冷PBA 離心洗滌兩次,以除去未結(jié)合的多余抗體成分,最后用100 μL PBA 重懸細胞,吹打混勻,置于流式管中,上機檢測(測量終濃度1×106/100 μL)。
本實驗采用人EA.hy926 細胞(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與人肺腺癌細胞A549 融合細胞)作為替代模擬肺泡內(nèi)皮細胞,EA.hy926 細胞從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獲取,具有內(nèi)皮細胞的生物學特性,用含100 mL/L 胎牛血清高糖DMEM 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置于37 ℃,5%體積分數(shù)CO2飽和濕度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取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第3代BMSCs,待細胞貼壁后分別加入高、中、低濃度ghrelin(100、10、1、0 nmol/L),24 h 后換為無血清低糖DMEM 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 后取上清液,離心后取上清備用。
內(nèi)皮細胞(EA.hy926)以2 000/孔接種于96 孔板中,待細胞貼壁后棄去原培養(yǎng)基,加入各組BMSCs 上清液100 μL 培養(yǎng)24 h,每孔加入10 μL CCK8 溶液,37 ℃孵育2 h 后于酶標儀450 nm 處測量吸光度(OD 值)。
在六孔板背面用marker 筆每隔0.5~1 cm 畫一橫線,取各組對數(shù)生長期EA.hy926 細胞接種于六孔板,待六孔板細胞長至約90%融合后,用200 μL無菌槍頭,垂直于橫線畫線,每孔至少穿過5 條線,劃痕完成后,用無菌PBS 洗細胞3 次,洗去不貼壁細胞,使劃線后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最后加入1 mL 各組BMSCs 上清液,細胞放入37 ℃,體積分數(shù)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然后在0 h,24 h 顯微鏡下觀察并測量劃痕之間的面積,并拍照,結(jié)果使用Image J 軟件分析。
EA.hy926 接種于六孔板,待細胞長至70~80%融合后,加入1 mL 各組BMSCs 上清液,同時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凋亡,培養(yǎng)24 h 后進行后續(xù)處理分析。
1.7.1 流式細胞計數(shù)分析凋亡細胞數(shù)量 上述各組細胞加不含EDTA 胰酶消化后,300 ×g離心5 min,用預冷PBS緩沖液洗滌細胞一次,然后加入300 μL 的1X binding buffer 懸浮細胞,再加入5 μL的Annexin V?FITC 避光,室溫孵育15 min,上機前5 min 再加入5 μL 的PI(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染色,然后用CytoFLEX 流式細胞儀分析早期及晚期凋亡情況。
1.7.2 western blot分析各組蛋白的表達情況 上述各組細胞用強RIPA 裂解液裂解后,4 ℃14 000×g離心10 min,取上清,用BCA 法測定各組蛋白濃度,加入上樣緩沖液后于95 ℃變性15 min;每孔蛋白上樣量取30 μg,10%SDS?PAGE 凝膠電泳后進行轉(zhuǎn)膜,轉(zhuǎn)膜完成后用2%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溶液封閉PVDF 膜1 h,TBST緩沖液洗滌3 次,每次5 min,分別加GAPDH(1∶1 000)、Bax(1∶1 000)、caspase3(1∶1 000)、β?catenin(1∶1 000)一抗4 度孵育過夜,TBST 緩沖液洗滌3 次,每次10 min,加二抗(1∶5 000)室溫孵育1 h,TBST 緩沖液洗滌3 次,加ECL 發(fā)光液顯影,蛋白條帶結(jié)果使用image J 軟件分析。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5.0 作統(tǒng)計學分析,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多組比較,當數(shù)據(jù)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時,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當數(shù)據(jù)呈非正態(tài)分布或方差不齊時,則采用Kruskal Wallis H 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 法。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利用全骨髓貼壁法提取BMSCs,多次傳代提純以后懸浮細胞大大減少,鏡下可見P3 BMSCs 貼壁生長,形態(tài)均勻一致,呈紡錘形(圖1),流式抗體鑒定BMSCs 表面分子可見,細胞高表達CD29(99.78%±0.19%)、CD90(98.92%±0.94%)表面抗原,而低表達造血干細胞相關(guān)的表面抗原CD45(4.92%±0.20%),符合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可用于后續(xù)實驗(圖2)。
圖1 光鏡下大鼠BMSCs(P3)形態(tài)(40×)Fig.1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rat BMSCs in vitro(40×)
圖2 BMSCs 表面標志物表達情況Fig.2 Expression of Surface markers in BMSCs
本實驗采用CCK8 法檢測內(nèi)皮細胞的活力,如圖3 所示,與無血清處理組相比,BMSCs 上清可以增強內(nèi)皮細胞活力,而相較于未給予ghrelin預處理的BMSCs,100 nmol/L ghrelin 預處理BMSCs能促進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劃痕實驗結(jié)果(圖4)顯示,對照組及各實驗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而言,與無血清處理組(33.87±1.94)%相比,BMSCs(54.37±3.52)%、1 nmol/L ghrelin+BMSCs(60.37±5.95)%、10 nmol/L ghrelin+BMSCs(69.83±3.67)%、100 nmol/L ghrelin+BMSCs(73.70±2.10)%組24 h面積修復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與BMSCs處理組相比,10、100 nmol/L ghrelin 預處理BMSCs組內(nèi)皮細胞遷移能力增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 nmol/L ghrelin 預處理BMSCs組與100 nmol/L ghrelin 預處理BMSCs 組24 h 面積修復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圖3 CCK8 檢測內(nèi)皮細胞活力Fig.3 Analysis of cell viability of endothelial cells by cell counting kit?8
流式細胞術(shù)是一種常見的檢測細胞凋亡情況的手段,利用AnnexinV 及PI 雙染法標記凋亡細胞,可以直觀地了解細胞凋亡比例。結(jié)果如圖5所示,空白對照組總凋亡率為(6.60±1.07)%,加入脂多糖誘導損傷后總凋亡率為(49.91±1.66)%,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脂多糖(LPS)可以誘導內(nèi)皮細胞凋亡。與損傷組相比,BMSCs+LPS 組(41.11±1.83)%、1 nmol/L ghrelin+BMSCs+LPS 組(40.64±1.52)%、10 nmol/L ghrelin+BMSCs+LPS 組(38.92±2.26)%及100 nmol/L ghre?lin+BMSCs+LPS 組(34.51±3.51)%總凋亡率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BMSCs 可以減輕LPS 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凋亡程度。而與BM?SCs+LPS 組相比,只有100 nmol/L ghrelin+BM?SCs+LPS 組細胞凋亡率明顯降低(P<0.05),提示高濃度ghrelin 預處理后的BMSCs 能更明顯地降低LPS 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凋亡水平。
Western blot 實驗結(jié)果(圖6)表明,LPS 處理后內(nèi)皮細胞凋亡蛋白Bax 及caspase 3 和β?catenin 的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0.05),而100 nmol/L ghrelin預處理BMSCs 能夠顯著降低上述蛋白的表達水平(P<0.05)。
圖4 內(nèi)皮細胞遷移能力Fig.4 Migration ability of endothelial cells
圖5 流式細胞術(shù)分析內(nèi)皮細胞凋亡率Fig.5 Analysis of endothelial cells′apoptosis rates with flow?cytometry
目前ARDS 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大約為35%~46%,而其治療手段主要依靠抗感染及對癥治療,缺少針對發(fā)病機制的治療方法[11]。各種致病因子對肺泡上皮細胞及肺泡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導致的“血?氣屏障”被破壞是ARDS 發(fā)生的關(guān)鍵,由LPS 或TNF?α、IL?1 等促炎因子介導的免疫細胞應(yīng)答紊亂,進而促炎/抗炎反應(yīng)失衡、瀑布式炎癥反應(yīng)發(fā)生,炎癥反應(yīng)過程所產(chǎn)生的活性氧、蛋白酶及細胞因子等可以破壞肺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完整性與通透性,導致凝血狀態(tài)異常及微血栓形成[12-13],因此抑制肺泡內(nèi)皮細胞凋亡及炎癥反應(yīng)是治療ARDS 的一個研究方向。BMSCs 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易于獲得的多能干細胞,其分泌的一些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及生物活性因子能夠起到減輕炎癥反應(yīng)、修復損傷組織及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14-15],目前已經(jīng)有許多研究報道了間充質(zhì)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或者細胞培養(yǎng)上清對ARDS 肺泡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治療價值[16-18],我們的實驗結(jié)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將來源于BMSCs 的上清液與內(nèi)皮細胞共培養(yǎng)可以增強內(nèi)皮細胞活力及遷移能力,并減輕脂多糖誘導的細胞凋亡。
圖6 免疫印跡法檢測內(nèi)皮細胞蛋白表達情況Fig.6 Analysis of protein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with western blot
ghrelin—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受體的內(nèi)源性配體,與肺損傷修復及炎癥反應(yīng)密切相關(guān)。我們課題組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ghrelin 通過降低肺泡巨噬細胞[19]及肺泡上皮細胞[20]凋亡減輕膿毒癥肺損傷。Ye 等[21-22]發(fā)現(xiàn),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受體(GHSR)在BMSCs 上高表達,ghrelin 通過與GHSR 結(jié)合激活ERK1/2通路促進BMSCs 增殖、成骨分化及成軟骨分化,也有研究指出,ghrelin 預處理MSCs 能夠增強其對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效果[9],因此,ghrelin可能通過結(jié)合BMSCs 上的GSHR 改變了BMSCs 的某些生物特性,從而影響了BMSCs 的治療效果。本實驗利用梯度濃度ghrelin 預處理BMSCs 來源上清液與內(nèi)皮細胞共培養(yǎng),探索其對內(nèi)皮細胞增殖、遷移及凋亡的影響,結(jié)果提示高濃度(100 nmol/L)ghrelin 預處理能夠增強BMSCs 促進內(nèi)皮細胞增殖、遷移以及抗脂多糖誘導細胞凋亡的能力。由此我們猜測,ghrelin 預處理BMSCs 可能促進其分泌某些生物因子,從而改善內(nèi)皮細胞的功能,但具體是什么成分起到了作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Wnt/β?catenin 通路調(diào)控細胞增殖與凋亡、炎癥及免疫反應(yīng)[23-24],是機體生長發(fā)育的重要信號通路之一。β?連環(huán)蛋白(β?catenin)是Wnt/β?catenin途徑的關(guān)鍵轉(zhuǎn)錄共激活因子,研究發(fā)現(xiàn)其參與胚胎肺發(fā)育[25],肺組織損傷修復[26],肺纖維化[27]等肺部病理生理過程。為了進一步探索ghrelin預處理BMSCs 減輕LPS 誘導內(nèi)皮細胞凋亡的具體機制,我們對內(nèi)皮細胞β?catenin 蛋白水平進行了檢測。本實驗結(jié)果顯示,LPS 處理后內(nèi)皮細胞β?catenin 蛋白表達上調(diào),而100 nmol/L ghrelin 預處理BMSCs 能夠下調(diào)內(nèi)皮細胞中β?catenin 蛋白的表達水平,同時細胞凋亡蛋白Bax、caspase 3 表達降低,流式細胞術(shù)結(jié)果也證實ghrelin 預處理BM?SCs 可使內(nèi)皮細胞凋亡率下降。Villar 等[28]研究指出Wnt/β?catenin 通路在膿毒癥誘導肺損傷早期即激活,參與肺損傷后的異常修復及肺纖維化過程。實際上,Wnt/β?catenin 通路在調(diào)控細胞凋亡及炎癥反應(yīng)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β?catenin蛋白在細胞凋亡時表達上調(diào),下調(diào)β?catenin 蛋白表達及抑制Wnt/β?catenin 通路激活可以減輕細胞凋亡以及降低細胞中促炎因子IL?6,IL?8,TNF?α等表達水平,減輕LPS 誘導的炎癥反應(yīng)[29-30]。我們的結(jié)果也顯示ghrelin 預處理BMSCs 減輕了脂多糖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損傷,同時下調(diào)了β?catenin蛋白的表達,與上述研究一致。因此,我們認為ghrelin 預處理BMSCs 可能通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來減輕LPS 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凋亡。
綜上,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ghrelin 預處理BMSCs上清液能增強肺泡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活力及遷移能力,改善脂多糖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凋亡,其中減輕脂多糖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凋亡作用可能與下調(diào)β?catenin 表達、抑制Wnt/β?catenin 通路激活有關(guān),但具體是BMSCs 上清液的何種成分,具體如何調(diào)控Wnt/β?catenin 通路的上游分子如p?GSK3β、GSK3β及下游靶基因Axin2,Cyclin D1 和Cyclin E1等,后續(xù)實驗將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