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是個災(zāi)難年。瘟疫、地震、洪災(zāi),接連不斷。沒想到,暑假又痛失了一位好友——吉林大學王昊老師!
我和王昊老師本無學術(shù)淵源,是“會友”:遼金元文學會、散曲會、文學地理學會、蘇軾會、杜甫會。他是學界聞人,我是學術(shù)混混。前幾年,同學劉再華兄仙游,雖悲痛之極,但因他是學界達人,悼念者甚多,不欲撰文附貂,現(xiàn)在想來甚為愧疚;孰料好友王昊老師驟然去世,震驚之余,覺王昊老師猶在眼前,徐徐而語,絮絮而談,不得不寫點什么來紀念他。
學界有二王昊,分處安徽與吉林,我私下里稱為南北二王昊。安徽王昊老師嬉笑怒罵,詼諧幽默。我第一次見吉林王昊,誤以為安徽王昊,與其玩笑語,王昊竟不笑;當弄清此為吉林王昊時,我復(fù)言與其同事由同學、李同學素為相識,王昊亦僅“哦—哦—”而已。我雖心中不悅,然由此知其為人實誠,非八面玲瓏逢場作戲者。蓋我僅學界一小混混,平日交游絕跡,埋頭點?,嵭拣濔棧囊远热?而王昊老師年少得志,揚名學界久矣,與我素無交往,彼于我,固應(yīng)宜諾諾然。后多次會中相遇,王昊老師雖學術(shù)建樹甚高,而無一官半職,亦非名刊編輯,晚宴后無前呼后擁,甚為寂寥,乃得與我等小人物散步聊天,而我由此知王昊老師深矣!聊天內(nèi)容均已遺忘,無非當?shù)仫L土人情、學林典故之類。我僻處嶺南,獨學無友,從王昊老師處增廣見聞甚多。然其天資之聰慧、立世之傲骨、治學之勤奮,使人沒世不忘。
他長我僅五六歲,序齒可稱兄,然彼此無學術(shù)淵源,稱“兄”不敬;其學問堪為吾師,故每次見面,我均稱之為“王老師”。王昊老師正是大出成果、出好成果之時,驟然棄世。震驚哀痛之余,竊以為王昊老師有三失誤:一曰未管住嘴,致身體肥胖。二曰獨身,無人照料生活;以他的高大英俊才華橫溢,抱得美人歸當非難事。三曰未按時作息,長期熬夜,摧殘身體而不自知。逝者已矣,長留悲痛于親友,豈非大誤?王老師在天之靈,必以吾言為是。
寫此文時,王昊老師的親友們已為他布置好靈堂。其挽聯(lián)曰:“塵世治學終求真,佛國涅槃境再生”,橫批為“云鶴游天”。我于微信群作一聯(lián)悼王昊老師,其聯(lián)曰:“才兼詩詞文賦,學貫宋遼金元”,橫批為“惜哉斯人”。吾人微言輕,無人響應(yīng)。然我知王昊老師在天之靈,必謂吾聯(lián)深得其心,必以吾聯(lián)恰如其人。
嗚呼哀哉!
尚饗!
作者: 許外芳,華南師范大學城市文化學院教授。著有《論蘇軾的藝術(shù)哲學》等,點校有《何若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