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強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冬春季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其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主要通過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或接觸被污染的用具傳播,高熱、全身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是流感典型的臨床癥狀[1-3]。兒童、老年人以及合并心、肺基礎疾病的流感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易并發(fā)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而導致死亡[4-7]。流感起病急驟,進展快,需要及早用藥,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本文分析2018至2019年本地區(qū)流感特征和流感患者血常規(guī)變化,為流感防控提供臨床依據。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就診的疑似流感患者2684例,男1548例,女1136例;年齡12d~95歲,其中0~6個月組155例,7~12個月組 136例,1~3歲組 732例,4~6歲組 546例,7~18歲組363例,19~65歲組431例,≥66歲組321例。參照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制定流感診斷標準[8]?;颊呔哂幸韵铝鞲信R床表現:發(fā)熱(體溫>38℃)、咽痛、干咳、頭痛、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且具有≥1種病原學檢測結果陽性:⑴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⑵流感病毒分離培養(yǎng)陽性;⑶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流感病毒特異性IgG抗體水平≥4倍升高。
1.2 方法 (1)儀器與試劑:上海之江核酸提取試劑(磁珠柱法)及甲、乙型流感病毒核酸聯合測定試劑盒、Roche Cobas Z 480熒光定量PCR儀、XN-1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Sysmex)及配套試劑。(2)核酸檢測:使用專用的流感病毒采樣管,用采樣頭擦拭患者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后壁,標本采集后4℃保存,于24h內進行核酸檢測。使用一步法RT-PCR與Taqman技術結合,采用甲、乙型流感病毒特異性引物探針,實現對甲、乙型流感病毒RNA核酸片段的熒光PCR分型檢測。(3)血常規(guī)檢測:所有患者在入院時采集靜脈血3~5ml,使用XN-1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和質控品檢測血常規(guī)。所有操作均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與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核酸檢測結果 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511例,陽性率為19.0%,其中甲型流感陽性352例(13.1%),乙型流感陽性159例(5.9%)。甲型流感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9.372,P<0.001),以2019年2月陽性率最高(39.1%);乙型流感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8.142,P<0.001),以2018年1月最高(20.7%)。見圖1。
圖1 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流感陽性率變化曲線
2.2 各年齡組甲、乙型流感陽性率比較 各年齡組甲、乙型流感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919,P<0.001;χ2=22.000,P<0.001),≥ 66歲組患者甲型流感陽性率最高(19.0%),4~6歲組患者乙型流感陽性率最高(9.7%),見圖2。
圖2 各年齡組甲、乙型流感陽性率
2.3 各年齡組不同性別患者甲型流感陽性率比較 男性患者各年齡組間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296,P=0.006),以≥66歲組陽性率最高(13.4%);女性患者各年齡組間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56,P=0.004),以19~65歲組陽性率最高(7.2%)。見圖3。
圖3 各年齡組甲型流感陽性率
2.4 各年齡組不同性別患者乙型流感陽性率比較 男性患者各年齡組間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18,P=0.004),4~6歲 組 陽 性 率 最 高(5.3%)。女性患者各年齡組間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371,P=0.110),見圖4。
圖4 各年齡組乙型流感陽性率
2.5 甲、乙型流感血常規(guī)比較 甲、乙型流感患者白細胞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001,P=0.011),甲、乙型流感患者淋巴細胞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229,P=0.003),見表1、2。
表2 甲、乙型流感淋巴細胞比較[n(%)]
2.6 各年齡組流感患者血常規(guī)比較 各年齡組間白細胞變化有顯著性差異,63.4%的流感患者表現為白細胞正常,見表3。
表3 各年齡組流感患者血常規(guī)比較(n)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可通過空氣中含病毒的飛沫、易感者和感染者接觸或接觸被污染的用具傳播。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流感主要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流感病毒易發(fā)生變異,傳染性強,防控難度大,歷史上在全球已經暴發(fā)多次大規(guī)模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致病性也較強,但病毒不易變異,相對穩(wěn)定,大規(guī)模流行幾率小。研究流感流行病學特征,對于流感防控具有重要意義[9]。流感病毒由于變異性強,每年病毒優(yōu)勢株不盡相同,這導致每年流感流行特征會有差異[10],本地區(qū)2018年度和2019年度冬春季流感流行特征具有明顯差異性,2018年度冬春季甲、乙型流感發(fā)病時段相同,甲型流感陽性率略高于乙型流感;2019年度冬春季早期流感以甲型流感為主,后期以乙型流感為主,且甲型流感陽性率顯著高于乙型流感。
嬰幼兒和老年人是流感的高發(fā)人群,本資料中,甲型流感以≥66歲組老年患者陽性率最高(19.0%),乙型流感以4~6歲組兒童陽性率最高(9.7%)。中青年齡段人群同樣是流感的易感群體,19~65歲中青年患者甲型流感陽性率15.5%、乙型流感陽性率4.9%,甲型流感女性患者中,19~65歲組陽性率最高(7.2%),因此,在冬春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所有年齡段個體均應做好充足防護,如出現流感樣癥狀應及時就診。
流感起病急驟,有發(fā)熱、畏寒、頭痛、四肢酸痛等癥狀,這與普通感冒相似,如早期不能得到正確治療,可能會導致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1],快速診斷是治愈流感的關鍵[12]。血常規(guī)檢查經濟、快速,是診斷流感重要的輔助手段。本資料結果顯示,乙型流感比甲型流感白細胞降低更顯著,甲型流感比乙型流感淋巴細胞降低更顯著,這與黃曉燕等[13]、袁潔等[14]關于兒童甲、乙型流感血常規(guī)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不一致,這種差異是否與年齡相關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驗證。各年齡組患者間白細胞變化有差異,但多數流感患者(63.4%)早期表現為白細胞正常,這有助于臨床早期鑒別診斷流感。
綜上所述,在冬春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患者出現流感樣癥狀且血常規(guī)白細胞正常應高度懷疑流感,及早抗流感治療,并采集咽拭子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