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作出一定程度的教學調整,《戲曲人物》是小學美術六年級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一課,在這一課中學生將有機會接觸戲曲這一我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教學設置的調整,豐富相關戲曲內容的教學,幫助學生在戲曲的學習中有效的認知這一傳統(tǒng)文化內容。
關鍵詞:小學美術;戲曲人物;課堂教學;水墨畫教學;策略研究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融入是當前小學學科教學變革的趨勢,小學美術作為小學階段實現(xiàn)學生美育的重要學科,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有著較為長遠的影響。在《戲曲人物》這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認識作為我國悠久文化之一的戲曲,并讓學生從戲曲中所包含的音樂、美術元素加以深入理解。接下來,筆者就實現(xiàn)《戲曲人物》這一課有效教學開展的方法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可以對廣大同仁的教學有所借鑒。
一、結合戲曲特點,構建有效導入
為了讓學生實現(xiàn)對戲曲的有效認識,培養(yǎng)學生對戲曲的喜愛之情,教師需要先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從教學導入的構建入手,作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在過去的教學中,部分美術教師不重視教學導入的設置,這使得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并不高,而在當前,為了實現(xiàn)教學導入效果的發(fā)揮,教師需要對教學導入的教學設計進行調整,聯(lián)系戲曲內容的特點,設置具有較強趣味性的教學導入。由于戲曲是一種綜合了動作展現(xiàn)、聲音展現(xiàn)、色彩展現(xiàn)的傳統(tǒng)藝術,其所表達的內容很多,相應的教師在設計教學導入時,就需要想辦法將戲曲的特點展現(xiàn)融入進去。
例如,在教學實際中,為了實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教師就可以做出以下準備:1、搜集中國戲曲的幾大劇種,并根據劇種的不同對其相關的特色進行搜集;2、搜集京劇中的臉譜圖片,并真針對性地搜集一些臉譜發(fā)展的歷史材料;3、搜集一些電影、紀錄片材料。在完成相關教學內容的準備后,教師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先針對戲曲這一文化藝術形式進行提問,讓學生說說他們對戲曲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為學生敘述京劇、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豫劇等不同的戲曲分類。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就可以得到集中,其學習興趣也得到了調動。
二、利用媒體工具,作出有效展示
教學展示是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途徑,對于《戲曲人物》這一課的教學而言,為了帶給學生教好的學習體驗,教師需要想辦法做好教學展示,讓學生實現(xiàn)相關內容的有效認知。在過去,美術教師缺乏進行有效教學展示的途徑,其所進行的教學展示大多依托于一些美術繪本和讀物,但這一展現(xiàn)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學資源的制約。而在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工具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資源支持和有效展示功能構建相應的教學展示環(huán)節(jié)。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課下就需要能做出針對性的檢索,并設計切合教學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案。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展示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京劇的臉譜,讓學生嘗試著根據自己的理解猜測各種不同的臉譜所象征的含義。在其中,教師就能逐漸上學生明確在京劇中白臉、紅臉、黑臉所象征的含義。又比如,為了讓學生嘗試著體悟戲曲的魅力,教師就能針對性地展現(xiàn)戲曲服裝與生、旦、凈、丑四種角色,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喜好。
三、開展水墨畫教學,引導學生繪畫
繪畫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構成內容,通過繪畫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使用畫筆描繪戲曲人物動作、神態(tài)等特征的方法,實現(xiàn)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水墨畫就是一種適宜在美術教學中開展的教學內容,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展現(xiàn),也在狹義上被譽為國畫。通過水墨畫繪畫教學的融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容就可以得到更加豐富的展現(xiàn),學生也可以更好地認識戲曲內容。而為了確保水墨畫教學可以在教學中有效地實施,教師需要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便做出一定的準備。在繪畫教學素材的準備上,教師應提前搜集一些使用水墨畫繪制戲曲人物的步驟視頻或美術材料,便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接觀察使用水墨畫繪圖描繪戲曲人物神態(tài)的方法。這樣一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現(xiàn)戲曲人物的水墨畫繪制過程,教授學生如何用中國畫筆墨技法來表現(xiàn)戲曲人物,引領學生感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然,為了教學的豐富度,教師同樣可以為學生展現(xiàn)其他的繪畫形式,讓學生加以體會。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為學生進行水墨畫相關內容的講解,為學生拓展性地展現(xiàn)“琴棋書畫”的內容,并讓學生明確其中的“畫”在一定程度上所指的就是水墨畫。在完成這一教學展示后,教師就能再為學生展示關良的戲曲人物畫作品,讓學生觀察水墨畫在戲曲人物描繪方面的展現(xiàn),,引導學生加以認知。當學生的興趣得到調動,且對水墨畫形成較為清晰的認知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利用水墨畫繪制戲曲人物形象的教學,在其中引領學生對水墨畫的繪制流程與注意事項進行了解與掌握,讓學生感受戲曲人物的描繪方法,體會夸張、變形的藝術效果。
四、開展學生活動,促進學生參與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相應地,在進行《戲曲人物》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嘗試著構建一些學生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能力。在前文已經提到,水墨畫繪畫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戲曲內容。而單純的繪畫教學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有效發(fā)展學生能力,為了做出調整,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情況構建以水墨畫繪制為主題的小組活動,在其中為學生展示一些描繪了戲曲人物形象的水墨畫作,并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對象嘗試繪畫。在這一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開始前,教師需要能結合學生繪畫活動的預設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為確保小組劃分得科學合理,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重點考慮起來。這樣一來,在教師完成了水墨畫的基本繪畫教學后,教師就可以號召學生參與繪畫活動,讓學生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戲曲人物嘗試著繪制。
五、引領學生評鑒,培養(yǎng)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美術教學的核心內容,而在開展《戲曲人物》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也需要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起來,設置一個有效的學生評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針對戲曲內容的鑒賞中獲得審美能力的發(fā)展與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在課下先做出準備,搜集一些戲曲相關的資源,并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在完成資源的整合后,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審美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設計,構建一個合理且有效的審美鑒賞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一些戲曲片段的展現(xiàn)與影評人的評語,引導學生認識戲曲的評價標準。在其過程中,教師要能讓學生明確,中國戲曲在長期的演出歷史沿革中,已經逐漸形成了程式化的戲曲人物角色造型,而對戲曲進行審美鑒賞,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在學生明確這一點后,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戲曲片段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對其解析分析,嘗試著說出自己的評價與感悟。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審美能力就可以逐步得到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戲曲人物》這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調整凸顯戲曲這一傳統(tǒng)文化內容,為了實現(xiàn)有效教學調整,教師可以從教學導入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可以從媒體展示入手,給予學生全面且完成的戲曲認知,還可以從評價鑒賞入手,引導學生學習對戲曲這一藝術形式的評鑒賞析。如果可以有效地做到這幾點,相信教師就可以較為合理地實現(xiàn)《戲曲人物》這一課內容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趙永亮.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J].科普童話,2018(34):81.
[2]孫會榮.小學美術如何開展有效教學[J].中華少年,2016(09):209-210.
廣西橫縣橫州鎮(zhèn)城東小學 黃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