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初中語文迎來了發(fā)展的新契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學生語文能力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初中語文的教學策略影響著初中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所以,在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完善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應(yīng)對教學策略進行有效的把握。鑒于此,主要就初中語文教學進行研究,希望通過努力找出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具體策略;實際教學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作為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閱讀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首先教師要清楚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chǔ)差異,然后找到適合大部分生的教學方法,集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使學生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教師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
合作式學習卻能在教學模式中處于經(jīng)久不衰的地位,一直備受教師的推崇,是有它的優(yōu)勢的。它也漸漸變成了新課改下的一個熱點,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或者兩個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利用教學中的動態(tài)因素即學生主體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還可以通過判定小組團體成績來激起學生的好勝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可以參與其中和提高自身能力,以達到合作學習的高效化,從而提高全體學生成績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三峽》的知識教學時,我會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我會在課上及時把握開展學生合作學習的契機,設(shè)計有趣且有效的討論問題,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能力,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討論時的狀態(tài)來判斷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才能引起學生的討論熱情。學生在討論時通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表達不同的見解來使得成員之間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這樣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的同時,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彌補教師在課上時間難以兼顧到全體學生的不足,從而達到省時高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還有利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拓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良好的合作氛圍中展現(xiàn)自我和增強自信心,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成績的目的。
二、課外閱讀,積累素材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個“抄”字并不是原封不動地抄過來,而是要善于閱讀和素材的積累。閱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寫作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可以積累到寫作需要用到的素材和語言,然后在寫作過程中做到下筆如有神。閱讀是為寫作服務(wù)的,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并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白楊禮贊》這篇課文時,我會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描述白楊的詞句進行摘抄和利用,養(yǎng)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可以在日后的寫作中得心應(yīng)手。所以,閱讀是寫作的前提,“以讀促寫”是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閱讀量的增大和素材的積累,為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關(guān)于積累素材的方法,除了閱讀大量文章之外的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積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人真事,還可以在記錄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慢慢提高。由于作文部分在初中語文試卷中占有很大比重,又屬于語文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所以教師更應(yīng)該花時間去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以寫促讀,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
學生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之前,肯定是先要知道優(yōu)秀的文章是“長什么樣的”,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利用“以寫促讀”的教學策略,本身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圍繞課文內(nèi)容來為學生設(shè)置衣服那個的寫作主題,以讓學生為了在作文寫作的驅(qū)使下,積極主動地進入到課文閱讀中去,總的來說,閱讀是學生直接提升寫作水平的直接途徑,利用寫作也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最佳辦法。
例如,在教授《龜雖壽》時,因為古詩相對于現(xiàn)代文來說具有凝練難懂的特點,而且相對于學生來說年代由于比較久遠,難免會為學生的理解古詩內(nèi)容增加難度,甚至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古詩的畏難心理。所以在進行古詩教學時,我會采取“以寫促讀”的教學策略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在為學生講解完古詩中的重點字詞之后,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者結(jié)合課文注釋的方式來試著對每一句古詩進行翻譯,并在學生自主翻譯之后為學生加以明確。然后為了加深學生對古詩的深入理解,我會讓學生在古詩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來以第一人稱進行故事創(chuàng)作,也就是說,要求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古詩中必須包含古詩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以及古詩背景等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進行故事創(chuàng)作時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詩內(nèi)容和情感,還能讓學生為了讓自己的故事寫得更加引人入勝,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對古詩的深入研究中去。這樣的“以寫促讀”的教學策略,不僅有效的激起了學生對古詩的閱讀興趣,還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形勢的不斷變化,教學策略的選擇在提高學生知識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方面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且隨著課程的改革,教師的教學策略也要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課外閱讀,積累素材,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和增強語文教學的靈活性等,以達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福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5(12):122.
[2]張亞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才智,2015(34):21.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zhèn)中學,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