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指南》語言領域教育建議中指出:幼兒喜歡傾聽理解兒童文學作品,并能隨著作品的開展產(chǎn)生喜悅、擔憂等相應的情緒反應,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緒情感。而繪本,內容基本上以圖片為主,色彩漂亮的圖畫引人注目,能夠幫助幼兒認識、理解常見的情緒狀態(tài),故事主人公的情緒行為表現(xiàn)與調節(jié)方式,不僅為幼兒體驗和感知情緒提供了認知對象,同時也為幼兒將情緒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方式奠定了一定基礎。
關鍵字:繪本教學;幼兒;情緒;管理
一、合理篩選繪本,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在幼兒階段教學中,大多老師喜歡引導孩子閱讀繪本,卻常常忽略從孩子的認知水平、閱讀喜好去考慮,選擇繪本。我認為,在進行小班繪本教學時,學習語言是關鍵。而對于中大班的孩子而言,理解故事內容及道理更加重要。那么,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首先要考慮故事的難易程度,其次要尋找含有豐富信息的繪本圖畫。
一般而言,低幼兒童表達能力不夠強,不會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那么低年級的繪本主要在于引導孩子感受線條、畫面、色彩等,如:《我的情緒小怪獸》這個繪本,就可以通過兩方面來了解它的情緒,第一,通過顏色來了解它的情緒。繪本充滿了顏色的變化,每種情緒在繪本中有其代表的顏色,教師在執(zhí)教時,通過出示ppt讓幼兒觀察小怪獸的表情以及所處的場景,總結出黃色代表快樂、藍色代表傷心、紅色代表生氣、黑色代表害怕、綠色代表平靜……通過豐富的頁面內容及色彩,讓幼兒初步理解繪本內容。第二,通過教師的情緒或者表情帶動。如:教師通過豐富的臉部表情和情緒起伏以及提問:你什么時候會開心?你生氣的時候會怎么做?小怪獸為什么會害怕?怎樣才能讓你不害怕……讓幼兒回憶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孩子們會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爭先恐后說:“出去玩的時候我很開心、爸爸媽媽給我買新玩具的時候我很開心、我和好朋友玩玩具的時候很開心……”“我生氣的時候會跺腳、我生氣的時候會大叫、我生氣的時候會說出來……”“小怪獸看到了很多可怕的東西會害怕,在家里,打開燈或者找爸爸媽媽保護自己就不害怕了……”在繪本教學活動延伸部分,教師通過《我的表情變變變》的游戲,讓幼兒親身體驗,知道情緒有害怕、生氣、開心、傷心、溫暖……教師在繪本閱讀中與孩子展開互動,不僅為幼兒提供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機會,激發(fā)幼兒情緒表達欲望,同時有效鞏固幼兒對情緒的認知,從而達到管理好自己情緒的效果。
在選擇繪本時,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盡量選擇童趣性較強的繪本,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如:繪本《我變成一只噴火龍了》,作者用幽默的手法描寫出了壞情緒的影響。教師和孩子通過探討阿古力生氣的原因,到生氣過程帶來的危害,再到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緒,在討論中引導孩子們學會做情緒的主人,合理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課后,老師將繪本放到閱讀區(qū),每次孩子拿起這本書,讀到會噴火的阿古力絞盡腦汁想辦法熄掉大火的情節(jié)時,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愉快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對付壞脾氣的神奇法寶—又哭又笑,大火熄掉。
繪本讀物形象生動、鮮明的特點在幼兒間接學習與直接學習之間建起有效的橋梁,幼兒在繪本故事的互動中受到繪本象征性圖景的影響,從而會愿意接受繪本蘊含的立場視角和情感態(tài)度。
二、繪本表演,讓幼兒在角色中親身體驗情緒
繪本表演以繪本故事為基礎,通過給孩子們搭建一個表演、展示的平臺,讓幼兒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外顯行為來表現(xiàn)繪本中的主人公。在繪本《蘇菲生氣了》表演中,通過故事中蘇菲的玩具被姐姐搶走一事,讓幼兒全身心的去體驗,變成蘇菲,和蘇菲一起同悲同喜,知道生氣是每個人都有的事情,生氣并不可怕,知道正確的緩解情緒的方法,比如:去看一看美麗的風景,和爸爸媽媽抱一抱,跟好朋友說一說,跑一跑,跳跳舞,聽聽音樂等,幼兒在繪本中體驗到了正確緩解生氣的方法,當身邊的朋友和自己有了生氣的情緒時,可以第一時間去幫助別人調控自己的情緒。經(jīng)過繪本表演后,孩子們對情緒的了解更多了,從一開始模仿生氣的樣子,到后來會跟旁邊的小朋友說如果你再動我頭發(fā)我會生氣的,再到最后的媽媽今天沒有送我來幼兒園我很生氣,但是我想讓老師抱抱我,我就不會生氣了。幼兒的情緒得到了質的變化,他們的情緒經(jīng)歷更加豐富了起來,他們會在一日活動中分享自己的事情……
繪本表演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學會向主人公那樣試著表達,并調整自己的想法、做法。同時也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在“繪”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表達、宣泄情緒
圖畫是兒童的情緒、潛意識的思想和情感的一面鏡子。兒童的美術作品往往會顯現(xiàn)出他們的情緒。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和欣賞一定量的繪本后,幼兒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對于繪本中夸張而有趣的畫面有了一定的影像和感受?;诖?,在一日活動中,我時常鼓勵孩子們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心情,久而久之,每個孩子就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心情日記。餐后,孩子們會坐在一起或記錄或分享自己的心情。
運用繪畫形式,引導孩子把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和內在情緒表達、體驗記錄在紙上,教師可以看到幼兒的情緒和情感發(fā)展,并有針對性的幫助幼兒進行心理早期干預,指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營造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運用恰當?shù)慕逃椒?,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幼兒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有效利用繪本這一途徑,還要結合其它途徑,只有充分發(fā)揮多方教育的作用,才能使我們的孩子成長為身心健康快樂的社會新人。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國教育部
【2】《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國家教育委員會,2016.3.
河南省鞏義市隴?;ㄔ酚變簣@ 袁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