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薇
【摘 要】陳鋼與何占豪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根據(jù)民間故事創(chuàng)作的一首單樂章標題協(xié)奏曲,歌劇《卡門》則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由梅里美同名小說改編。兩部音樂作品都是由文學作品(《梁山伯與祝英臺》文學色彩濃厚,故本文將其歸類為文學作品)改編,并以愛情抗爭作為主題。但由于創(chuàng)作背景與文化背景的不同,兩部作品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也有很大不同。本文將從文學作品和音樂作品兩個方面分析祝英臺與卡門的人物形象及其音樂塑造。
【關鍵詞】音樂;文學;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6-0045-02
一、作品背景
(一)創(chuàng)作背景
《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罚┐蠹s起源于晉朝,宗白華先生曾說:“魏晉時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學的,因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泵耖g故事常以特定的時代背景和人情風俗為依托,被釘刻以顯著的時代烙印,所以在魏晉追求精神自由解放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梁?!愤@樣的民間故事不足為奇。民間文化為民間故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基礎,民間故事也是最能對時代精神背景和社會流行風尚做出相應反饋的文學形式。
梅里美的中篇小說《卡門》是其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而這篇小說的誕生緣由與《梁?!酚挟惽ぶ?。隨著資本主義根基逐日穩(wěn)固,迎來了全新的生產(chǎn)力關系形式,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顛覆,拜金主義的浪潮開始一浪高過一浪。作者想要反抗卻找不到出路,于是通過對卡門性格率真、有恩必報、為愛不顧生死的描述,向當時資產(chǎn)階級虛偽的道德文明宣戰(zhàn)。
(二)文化背景
毫無疑問的是,《梁?!泛汀犊ㄩT》這兩部風格迥異的文學作品,植根于有著獨特色彩的兩種文化背景,同時文化背景的差異也塑造出了不同民族在心理建構、個性表達、意識層次、婚姻愛情觀等多方面的差異。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至黃河流域的農(nóng)業(yè)文化,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使得人與自然呈現(xiàn)出緊密和諧的相處模式,這表現(xiàn)為人們個性中依從、被動且略顯內(nèi)向的民族整體心理特征,趨向友好而避免沖突,避免人為干涉自然,反對孤立追求團結一致。在此影響下,各類文學形式都表現(xiàn)出一項共性特征,那就是獨特的主觀視角和豐富的抒情色彩,作者善于通過直抒胸臆表達個人心境。從寫作風格上來看,多注重抒情和寫意的表達方式,且追求空靈的藝術境界,以及神似的文學神韻。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臘文化。古希臘文化是海洋文化,形成了西方民族開放、進取、冒險和追求個性自由的精神。古希臘精神是以謳歌人的現(xiàn)世權利、張揚人的感性追求、擴充人的個體欲望為中心的,主張人不是被動地接受自然,而是征服和改造自然,崇尚人的力量和智慧。這使得大部分西方文學作品更傾向于肯定人作為個體的世俗生活百態(tài)和生命價值意義。
兩種文化的不同,決定了兩部文學作品的不同;人物形象的差異也突出了兩個民族迥異的性格特征,同時也決定了雖同為富有悲劇色彩的文學作品,但各自 ?對愛情的形象表述、對愛情的個體態(tài)度以及捍衛(wèi)愛情的個體行為都天差地別。
二、悲喜情節(jié)
(一)中和之美
由于中國地域遼闊,政局相對穩(wěn)定,故形成了持中貴和的政治思想,屬于一種保守型的文化。所以中國苦戲往往是悲喜交加、較為溫和的,不像西方悲劇那樣,主角擁有一往無前的意志力量。在結局上會有沖突的和解,削弱悲劇色彩,將劇中血淋淋的悲劇事實轉(zhuǎn)化為祥和景象,講求中和之美?!读鹤!肪褪沁@樣一部典型的中國古典悲劇。
《梁?!分忻鑼懙氖亲S⑴_女扮男裝,遠去求學,途中邂逅書生梁山伯,從此兩人同窗共讀,形影不離。同窗三年,梁山伯不知祝英臺是個女子,這種“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的橋段充滿著喜劇色彩。
當梁山伯得知“九妹”就是“九爺”時,他內(nèi)心喜悅無比;祝父把祝英臺許給馬文才,這時他的悲憤與之前的喜悅形成了鮮明對比,希望瞬間崩塌,加強了悲劇色彩。
梁山伯悲痛不已,最終思念成疾,英年早逝。祝英臺被迫出嫁,出嫁途中她特意繞道前去梁墓祭奠,在祝英臺的哀慟感應下,狂風四起,墳墓裂開,祝英臺也縱身躍入其中,最后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作蝴蝶,在人間翩躚飛舞。這種虛化的結尾,避免了生死的拷問,維護梁祝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形象,用外在的力量——幻化成蝴蝶,代表他們的愛情得到了永生。整個故事由喜到悲,再由悲到喜。
(二)悲劇精神
比才創(chuàng)作的歌劇《卡門》,以悲劇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展開,以卡門的死亡收尾,整部歌劇中悲情作為線索貫穿了全劇。這種獨特的悲劇意識根源于西方文明,“崇尚個性和自由,富于冒險和開拓,講求力量和技術;具有批判精神、懷疑態(tài)度和否定勇氣”。主角用生命去斗爭,結局是沖突的白熱化。
小說分為四章,主要圍繞吉普賽姑娘卡門展開,唐·何塞是故事的敘述者同時也是故事的男主角,他被年輕美艷的卡門引誘,墜入愛河,與她一同走私,致使他被軍隊開除,他認為自己因卡門失去了擁有的一切,并對卡門展現(xiàn)出極強的控制欲。在卡門移情別戀后,唐·何塞因愛生恨刺死了卡門。
《卡門》以現(xiàn)實主義獨特的表述手法進行了故事呈現(xiàn),陰暗的命運主題貫穿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最終以卡門拼死捍衛(wèi)自身尊嚴作為故事結尾。在那個男性主導社會統(tǒng)治的時代里,梅里美另辟蹊徑,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女性世界,他筆下女性角色的個人光彩遠遠超過男性。
三、人物形象
兩部富有悲劇色彩的文學作品都以女性角色作為主角,雖然文化背景與創(chuàng)作背景都不相同,但作品都傳達出了女性對自由的向往和男女平等的權利要求。
(一)祝英臺人物形象分析
《梁?!分校S⑴_表現(xiàn)出了自己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她不想接受命運,一輩子困在深閨小院中,她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熱切的期盼,并十分具有反叛精神地女扮男裝去書堂學習。這體現(xiàn)了當時的女子處于附庸地位,不僅被壓迫,連求知的權利也被剝奪。而祝英臺的“游學”體現(xiàn)了古代女子對平等的渴望。
一反男追女的傳統(tǒng)愛情套路,在梁祝的故事里,祝英臺顯得更加主動,在戲曲唱段《十八相送》中,祝英臺面對戀人時的情真意切讓人無不為之動容。在得知被父親許配給馬家后,祝英臺強烈反抗,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并表示自己的終身大事要自己做主。在故事結尾,祝英臺以死捍衛(wèi)理想與愛情,體現(xiàn)了女子對婚戀自由、愛情自由的無限向往與對封建壓迫的徹底反對,把故事的悲劇性推至頂峰。
(二)卡門人物形象分析
不同于封建社會和封建制度的因素,卡門的生存環(huán)境和她過于極端、追求自由的性格才是造成她悲劇命運的導火索,但卡門在劇終時不惜用死自證,始終忠于自己的個性,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
作者筆下的卡門是這樣一個形象:“她衣著樸素,也許還很寒酸,一身黑衣服,像大部分女工晚間穿的一樣。有身份的女人只有早上才穿黑衣服,晚上全是法國式打扮?!笨ㄩT一出場就奠定了其作為社會底層角色的人物基調(diào),生存于社會的底層,逆來順受必定會帶來悲慘的生活。但卡門選擇了反抗,而且這種反抗并不是相對保守的被動防御,而是絕對積極的主動出擊,凸顯出了卡門的反抗意識和叛逆精神。
同時卡門作為一個沒有基本文化素養(yǎng)、與法國上層貴族社會相距甚遠的吉普賽姑娘,有著很強的民族性格特征。吉普賽作為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群體,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無拘無束,在卡門的身上,這一點就表現(xiàn)為對自由的無上追求。
所以當卡門發(fā)現(xiàn)那份屬于自己的愛情竟妨礙了自己視為珍寶的自由時,她毫不猶豫地做出了選擇:舍棄愛情,追求自由。而唐·何塞由于占有欲作祟,無法接受卡門的選擇,最終導致悲劇的產(chǎn)生。
四、人物形象的音樂塑造
(一)祝英臺的音樂塑造
在整首樂曲中,展開部對祝英臺這一音樂形象的塑造尤為顯著,在“抗婚”主題,用小提琴獨奏,以戲曲散板的形式表現(xiàn)了祝英臺違背父親的意愿,抗婚不嫁后的惶恐不安,小提琴獨奏表現(xiàn)出了祝英臺極其痛苦的內(nèi)心情緒。接著在“樓臺會”部分,用大提琴與小提琴的配合,描繪出梁山伯得知祝英臺身份以及得知祝英臺婚訊的情景。大提琴以飽滿低沉的音色塑造出梁山伯的形象,而小提琴明亮柔和則代表了祝英臺,此時兩種樂器一呼一應、一問一答,仿佛描繪出兩人互訴衷腸的情節(jié),B徽調(diào)的音樂纏綿悱惻、憂傷哀怨,仿佛預示了故事悲傷的結局。
在“哭靈投墳”中,小提琴似哭腔一般的演奏,把祝英臺在梁山伯墓前的悲切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小提琴借鑒了民族樂器的演奏方法,精妙刻畫出祝英臺在哭墳時從小聲啜泣到泣不成聲的場景,這時整個樂曲悲傷的氛圍被推向最高點,為最后的再現(xiàn)部“化蝶”主題做了情感鋪墊。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作蝴蝶,在人間翩躚飛舞,幻化的蝴蝶代表了他們愛情的永生,用虛化的結尾,為這個悲傷的故事賦予了一絲美好的愿景。
(二)卡門的音樂塑造
從《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開始,卡門不羈的藝術形象就在歌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首詠嘆調(diào)里,比才用變化半音、多變的音樂節(jié)奏和律動性極強的旋律,把卡門自由熱情、肆意妄為又飄忽不定的性格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首樂曲以西班牙探戈舞曲為基礎,為樂曲增添了一份異國情調(diào),并將那個時代特有的浪漫主義特點和卡門隨心所欲、熱愛自由的性格生動地體現(xiàn)了出來。
《塞維利亞老城墻旁邊》中充斥著半音階的旋律音型,調(diào)性變幻不定,整個音樂洋溢著吉普賽民族風情。歌詞中,卡門唱到“獨自一人多么寂寞,要成雙成對才快樂”。旋律中,用跳音體現(xiàn)她散漫的特點。所以從歌詞和旋律兩方面,都體現(xiàn)了卡門熱烈的渴望與對唐·何塞的大膽暗示。在前兩個舞曲中,卡門熱情奔放、自由不羈的性格已經(jīng)得到了初步的塑造。而在《吉普賽女郎之歌》中,力度強弱的變化和調(diào)性的轉(zhuǎn)變,又形象地塑造出了卡門堅毅的性格特點。
五、小結
《梁祝》與《卡門》雖然同為以女性為主角的愛情悲劇,都描述了女性在社會壓迫下,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和追求,但由于文化氛圍和審美意向的差異,使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天差地別,也顯示出了兩部作品各自的獨特魅力。音樂與文學這兩個“姊妹藝術”是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它們雖然在性質(zhì)和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是作曲家或文學家,用來抒發(fā)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李葉楠.梁祝故事與古典悲劇美學中的“以悲為美”[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3(01):105-109.
[3]武文華.“梁?!币魳放c文學的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