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昌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幾何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幾何教學在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的地位逐漸得到提升。但是迫于升學的壓力,很多教師在開展幾何圖形教學的時候,都是以課本概念講解和題型訓練為主,指導學生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一步步吸收新知識。為此學生體驗不到幾何圖形帶來的美感,無法激發(fā)學生對幾何圖形學習的興趣。本次研究筆者探索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的優(yōu)化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 ?幾何圖形 ?優(yōu)化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4-0060-02
小學數學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一直是處于主干學科的位置,隨著新課標和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提出,小學數學中的幾何圖形教學成為了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不僅要重視幾何圖形教學,同時還應該針對當前教學的弊端,結合新時代教學方式,探索幾何圖形教學新路徑,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學習。讓學生學得扎實,學得輕松,理解得透徹,讓學生真正的投入學習,掌握基本知識,體會學習帶來的無限快樂。
一、當前小學幾何圖形教學的現狀
(一)課堂缺乏趣味性
圖形是對文字理論概念形象化表征,小學生由于心理結構的差異,以及認知發(fā)展能力的有限,所以小學生并不喜歡長時間注視著黑板和文字,他們更加傾向于圖片和動畫。但是在當前幾何圖形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指導學生順利通過考試,在課堂上教師基本上都是通過板書加分析的形式展開講解[1]。
在信息技術模式下的教學,教師也僅僅是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示教材或者練習上的圖片,對于概念的理解大多數教師還是通過板書在黑板演示。整個過程仿佛就是將課本內容搬到黑板和多媒體上,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F在教師上課依賴多媒體教學比較單一,用一節(jié)課的PPT,或者一節(jié)課的動畫模式,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到10分鐘,所以,我們把幾何圖形進行整合、多媒體處理,讓幾何圖形成為引起學生注意力的一大幫手。
(二)學生積極性不高
學生的積極性是學習的催化劑,由于課堂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教學任務重,教學目標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課堂上很少會和學生主動互動。整節(jié)課都是教師獨自一人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只是承擔聽眾的角色[2]。長期以往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逐漸被忽視,學生課堂地位得不到重視,教師自然也就很少和學生交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處于被動地位,這對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非常不利。幾何圖形是小學生難以接受的一塊知識,拿直尺作圖,合理的利用三角板作圖,這是不可或缺的過程,可是干巴巴的作圖過程,我們沒有辦法給學生有血有肉的幾何知識,學生固然學習作圖的興趣不高,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三)學生課外學習效率低下
課外學習是學生對知識強化和鞏固的主要渠道,數學知識不像語文類一些文學科目,憑借著自己的感覺和生活經驗也能夠想象出題目的答案。數學必須要遵守嚴密的邏輯和結構化知識基礎,以及方法的正確使用,才能夠完整地解答出數學題目。但是在當前小學幾何圖形教學現狀中,教師只是對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外練習,讓學生自己在課后完成。小學生處于智力發(fā)展關鍵期,不同學生的智力水平有差異,很多教師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同時也忽視了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幾何知識,把干巴巴的幾何知識不斷地累計、拔高,讓學生經常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學生也不會把課堂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得很累,教得非常尷尬。
(四)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
我在教學過行程中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的意識中車輪就是圓的,無可置疑。但是在一次上課的過程中,一個孩子看著黑板,一直在發(fā)愣,我叫他時,他嚇了一跳。我問他:“你在想什么呢,不好好聽講”,那個孩子低著頭,好一會了他慢慢地說,“老師,車輪為什么不是正方形的呢”?!拔疫€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你的問題很好,老師不會批評你的,但上課要認真聽講,有什么問題要大膽及時地說出來,否則,你會錯過解決問題的好機會的?!焙⒆訚M意地坐下。我們教師一味地講課堂知識,認為學生哪里不懂,哪里容易出問題,可不知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以及對圖形的認識是感性的、最原始的認識,如果教師能夠從他們認識問題的角度出發(fā),那么他們又會得到怎樣的發(fā)展呢,對圖形的理解是不是會進一步深入呢。
在最近的小學數學版本中,對幾何知識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是小學數學不能忽視和丟掉的一部分知識,是為以后幾何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小學數學幾何教學改革的方向,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下面是處理這些問題的優(yōu)化方案,供大家參考:
二、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優(yōu)化途徑分析
(一)信息化媒體下的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教學實踐研究
幾何圖形教學涉及的主要是關于圖形的分析和概括,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自然少不了要向學生展示大量的幾何圖片和生活實物,但是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每一個幾何圖形,這樣會導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如何高效生動地展示圖形成為了幾何圖形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本階段主要是對信息化媒體下的幾何圖形教學進行研究。
例如在講授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時,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阿拉丁神燈》這部動畫片里出現的飛毯,讓學生思考這個圖形有什么特征和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相似呢?學生回答:飛毯的上面和下面的長度一樣,它和我們桌子的形狀一樣。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出:剛才同學們說的上面和下面我們利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上下兩個邊長,而這個圖形的名稱叫作長方形,進而引入長方形的概念。隨后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白豆腐的表面,學生通過觀察知道白豆腐的四條邊長都相等,并告訴學生白豆腐的表面是正方形;接著再利用動畫將白豆腐切去一半,讓學生說一說這時候豆腐的表面是什么圖形,學生對比邊的長度知道這時候豆腐表面成了長方形。用PPT課件形象地展示圖形,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還可以用Flash動畫演示圖形的形成以及展開的模樣,讓課堂變得不再是單一的老師講解或者一種多媒體的舞臺,多方面的組合,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不單一,而是多種形式的幾何組合。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以及生活情境,結合分析點撥,導入新知識。例如讓學生認識立體圖形時,可以利用希沃白板的圖形設計,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從想象的幾何圖形到現實的圖形展示,在認識上上了一個臺階,學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識,鞏固舊知識。
(二)“做中學”策略在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做中學”是舉世聞名的教育學家杜威提出來的教育思想,雖然時過上百年,但是該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還是非常實用,仍然還能夠指導當前教學現狀。特別是在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夠僅僅停留在聽和理解上面,還應該滲透到實際操作過程中,在實際操作中展現學生的動手技能,讓學生體驗內化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
例如在講授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jié)知識時,為了讓學生體驗長方體和正方體概念的由來,以及面積計算法則是如何驗證的,筆者給了學生大量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其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積都相等,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也都相等。隨后要求學生根據教師講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利用膠水來制作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并要求精心地做好每一個操作的步奏,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知道原來長方體和正方體是由六個面所構成的,那么面積的計算肯定要涉及六個面。通過讓學生利用材料來制作數學幾何模型,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結合做與學。三角形的高的作圖,在學生作圖的過程中,掌握其技巧,在不斷改變三角形的形狀之下,不斷地作圖,不停地練習,在這過程中,學生逐步領會到了高是三角形頂點到對邊的距離。學習圓的過程讓學生不斷地畫圓,用各種方法去畫圓,學生在畫的過程中知道了圓是定點到定長點的集合。還可以在課外去做一些圓的玩具,滾環(huán)、呼啦圈等等。不管怎樣,做中學,學中做,這是學透小學幾何的良方。
(三)課外活動在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課外活動也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tǒng)的課外活動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將課外活動作為練習講解的過程,或者利用課外活動來講解新知識。失去了課外活動課的本質特征,不利于發(fā)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愛好。教師應該要突出課外活動課的活動性特征,以學生為中心,從實踐活動的角度上探索幾何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講授軸對稱和旋轉相關知識時,軸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正是因為有了軸對稱的存在才能夠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所接觸的物體更加有立體感。同樣旋轉也是一樣的,大多數物體的運動、前進都離不開旋轉,我們每天坐的汽車都是靠車輪的旋轉,才使得車子前進,所以幾何知識和生活聯系密切。筆者在課外活動課上開展了一次課外活動實踐課,要求學生利用軸對稱和旋轉知識來裝飾教室,使得教室成為一個有學術氛圍的環(huán)境。在活動中,大多數學生將剪紙、對稱性標語、對稱性圖案用來作為裝飾教室的材料。也有的學生將自己自制的時鐘作為裝飾教室的材料,利用旋轉知識撥動指針來改變時間。在課外活動打乒乓球的過程中理解乒乓球就是一個對稱的圖形,在反復旋轉的過程中,對稱軸發(fā)生了變化,旋轉方向的不同,球的轉動也不同,所以對方用力就得改變方向和大小,所以小小的球在運動員的手中變得變幻莫測,精彩紛呈。踢足球的過程中了解怎么用力可以踢出弧線球,對稱軸在哪里,怎么改變力的方向、大小來改變對稱軸,提出變幻莫測的高技巧球。通過在課外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之間在快樂中學習,在活動中利用數學幾何知識實現知識的應用。
(四)生活中觀察、體會幾何圖形的美妙和生動
我們的生活就是萬花筒,各種幾何圖形的奇妙組合,形成了我們的精彩世界,在生活的每一個場所,都有數不盡的幾何圖形。例如,在家中房門是長方形的,做飯的鍋是圓,電視機是長方形的,花盆是圓柱體的,扇子是半圓形的。我們的生活就是幾何圖形的世界。只要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思考,我們就能發(fā)現生活中的無數幾何圖形,把生活中的物體解剖、劃分,拿整個世界解釋幾何圖形的世界。擦亮我們的眼睛,去體會生活,找到生活中的幾何圖形,給剛接觸幾何圖形的同學們無盡的學習動力。
三、結語
小學數學幾何教學是小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對圖形的理解能力具有重大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認真探索教學方法,以及合理地應用各種教學技術手段,把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把教學變得輕松、快樂;讓學生學得快樂、扎實;掌握得輕松、透徹。
小學幾何,不是燙手的洋芋,只要認真探索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模式,讓生活進入課堂,讓課堂聯系生活,以學生的主動學習代替教師的說教,教學效果是很明顯的。讓小學數學幾何教學成為課堂改革的開始,把數學的學習帶上一個跨越式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范存智.小學數學幾何部分教學中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2019(19):49.
[2]王旭.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空間概念的方式探尋[J].名師在線,2019(26):73-74.
[3]陳華忠.小學數學“核心問題”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15(12):61-64.
[4]周祝光.立足核心問題 實施概念教學——以《函數的單調性》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6(04):45-48.
[5]周宏燕.基于數學核心問題教學的不良結構問題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